原標題:是創新還是資本狂歡?巨頭爭相下注的“元宇宙”,離落地還有多遠?

21世紀經濟報道特約記者胡慧茵報道 “元宇宙”概念引發資本市場一陣狂歡。只是,這陣風能否持續下去?

近段時間,打着“元宇宙”概念的公司漸漸有了“降溫”的跡象。9月22日,元宇宙概念股持續走低,遊戲公司中青寶(300052.SZ)跌近12%,寶通科技(300031.SZ)、超圖軟件(300036.SZ)、湯姆貓(300459.SZ)等紛紛跟跌。

另一邊,巨頭企業仍繼續下注“豪賭”。9月23日,美國社交網絡巨頭Facebook宣佈,目前負責虛擬現實和其他消費電子產品業務的高管安德魯·伯斯沃斯(Andrew Bosworth)將擔任公司首席技術官。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表示,這一調動將會推動Facebook公司創建元宇宙的項目。除了Facebook,蘋果也在注資AR和VR。據悉,蘋果首款AR/VR 頭顯最早將於2022年發佈,目前蘋果也已經完成了三款AR/VR芯片的物理設計工作。

受到元宇宙概念的推動,遊戲和AR/VR等與之相關的子產業賽道備受關注。在9月22日舉辦的2021國際消費電子大會上,看到科技聯合創始人、首席運營官蔡樹煥也提到“元宇宙”,他認爲元宇宙就是讓人能夠跨越時間、空間,並幫助人在現實和虛擬之間進行沉浸式交互的一個工具。 

隨後,他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時表示,“元宇宙“概念的興起確實能吸引資本的關注,對整個產業鏈有利,但以此就來判斷“元宇宙”熱潮能推動行業級應用的真正運用,目前看來還爲時尚早。

從VR、AR到“元宇宙”,我們距離“元宇宙”究竟還有多遠?

資本下注“元宇宙”

“元宇宙”風潮興起,與之相關的企業接連斬獲融資。 

這股熱潮源於3月,一家名爲Roblox的遊戲公司上市。緊接着,3 月底,遊戲平臺 Rec Room完成了新一輪總額達1億美元的融資;4 月中旬,Epic Games 融資 10 億美元用於元宇宙相關業務開發,創下元宇宙賽道最高融資紀錄。 

這股“元宇宙”之風也吹到了中國國內。據天眼查數據顯示,2021年至今,中國已新增超3300家VR相關企業,平均每天新增超12家。其中在4月新增VR相關企業數量最多,超530家。

源源不斷的融資足以體現外界對“元宇宙”概念的追捧。而事實上,早在這之前,科技巨頭們就已經着手研發VR、AR等技術,推進“元宇宙”的基建。

以美國社交網絡巨頭Facebook爲例,2014 年它以 20 億美元收購Oculus,目前Oculus是全球銷量第一的VR設備,同時Facebook也投資了諸多VR遊戲、內容公司。

到了8月,Facebook繼續加碼VR和AR領域,推出了一款名爲 Horizon Workrooms的VR會議辦公軟件,爲團隊提供跨VR、網頁端的虛擬空間,用戶通過其VR設備Oculus Quest 2進入到一個虛擬會議室裏展開協同工作。扎克伯格認爲,若Facebook能取得VR與AR領域的主導地位,將使其未來減少對蘋果等其他硬件製造商的依賴,並且認爲這會成爲下一個大型計算平臺。

同樣大舉下注“元宇宙”賽道的科技巨頭還有微軟和蘋果。

5月,微軟曾表示自己擁有一系列人工智能(AI)和混合現實(MR)工具,幫助公司開始開發“元宇宙應用”,並表示要努力打造“企業元宇宙”。而蘋果則專注於AR。從2015年起,蘋果就開始佈局有關AR和VR的各種專利和技術。2020年5月,蘋果收購VR了估值約1億美元的直播創業公司NextVR,後者估值,這是蘋果首次在VR內容領域的併購事件;另外在8月,外界傳聞蘋果收購了VR創企Spaces,這家公司曾開發VR線下體驗及VR視頻會議平臺。

據陀螺研究院的數據,2020年全球VR/AR產業融資併購規模總額爲244億元,較2019年規模增長了15%;融資併購事件數量爲220起,較2019年增長11%。資本的競相湧入“元宇宙”,讓AR/VR等相關產業再次站上“風口”。

“‘元宇宙’確實會吸引資本的關注,這對整個產業鏈也是有利的,”蔡樹煥在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談到如今AR/VR產業的發展時表示,“元宇宙”這個概念能火多久是無從判斷的,而從整個產業的趨勢和出貨量來看,目前行業正處於一個逐漸復甦的階段,但要想實現真正的復甦,估計還要經歷兩到三年的時間。

作爲AR/VR產業發展過程的見證者,蔡樹煥在談到如今這波熱潮時顯得淡然。他向記者指出,當一個概念出現時,外界往往會給予過高的期望,但事實上,要想實現這個“期望”,需要產業各個環節的配合,並要求每一個環節都趨向完善。 

早在2016年間,VR產業也曾有過一波火熱的浪潮。但當時由於軟硬件適配等一系列因素的不成熟、不完善,在2016年下半年,投資VR產業資本就開始逐漸冷卻,當時還處於起步期的VR產業也經歷了一輪大洗牌。

蔡樹煥坦言,在2017年至2018年,整個AR/VR行業能拿到的融資非常少,可以說是處在行業的“絕望之谷”。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其實產業鏈的環節,包括芯片、顯示效果、處理能力等都在穩步發展。“若是偏向工業或商業的VR產業這兩年會發展得更成熟。但對於面向C端的,如消費電子產品還是需要3-4年去發展。”

元宇宙落地遠景

所謂的元宇宙(Metaverse),是指與現實相連接的虛擬平行世界,藉由VR等交互設備帶來身臨其境的沉浸感。遊戲公司、AR/VR產業鏈等,都是元宇宙的子集。

近日,蘋果CEO庫克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相比起“元宇宙”,他更願意稱之爲AR(增強現實),元宇宙更像是AR的另一種新叫法。同時,庫克稱會遠離這些流行詞彙,但對於這些新奇的事物表示很興奮,相信會帶給世界更多好處。

在近期的發佈會上,雖然蘋果只公佈了AR Maps、Object Capture和RealityKit 2等AR新功能,沒有相關硬件設備的影子,這不禁讓外界感到失望。即便如此,蘋果還是被視作Facebook在VR領域的強勁對手。據瞭解,蘋果有計劃在2022年發佈首款穿戴式頭顯設備,跟Facebook的Oculus Quest很相似。不過Oculus Quest只是一款VR頭顯,而蘋果開發的是VR和AR一體的頭顯設備,這款產品將直接與Facebook、HTC等公司競爭。

相較於蘋果,Facebook在AR智能頭戴等設備領域的進展更爲迅速。2020年10月,Facebook推出VR/AR頭盔Oculus Quest 2。目前,它的用戶約爲200萬人。這意味着,VR/AR頭盔的市場規模仍然很小。這與扎克伯格在2017年承諾讓10億人使用Oculus頭盔的目標相差甚遠。

近期,Facebook還推出了智能眼鏡,而這也並不是正在開發的唯一硬件設備。多份報告聲稱Facebook正在開發一款具有內置蜂窩連接和可拆卸顯示屏的智能手錶。

“在未來的元宇宙世界,可能是視覺傳感器和各種傳感器無處不在,通過超級終端去進行感知和交互。”蔡樹煥向記者介紹他眼中的元宇宙場景。

當前,AR/VR產業鏈的硬件和軟件技術仍在進步。但更重要的是,“元宇宙”的實現還需要得到廣大的用戶基礎,而且顯然還沒達到。目前,虛擬現實還只能算是小衆領域。蔡樹煥認爲,元宇宙肯定是未來,但以近3-5年來說,這個概念還太“重”,並沒有足夠多的人去參與和運用。

正因如此,看到科技提出了“輕VR”一詞。“在元宇宙之前,更重要的是讓更多的人去感知這種沉浸式、交互式的技術路徑,這就是所謂的‘輕VR’,”蔡樹煥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通過這種方式,大家就會參與拍攝和記錄,建構、保留素材,“等到元宇宙來的時候,這些東西將成爲很珍貴的素材。”

熱潮之下,“元宇宙”的發展前景備受關注。據IDC預測,2020年至2024年期間全球虛擬現實產業規模年均增長率將達54%。隨着新技術的不斷開發,虛擬現實“元宇宙”相關產業或將迎來爆發。“元宇宙”最主要的硬件承載設備VR頭顯也迎來了行業發展機遇。根據IDC的最新報告,今年第一季度全球的VR頭顯設備出貨量同比增長了52%,五年內全球VR設備出貨量的年均增速有望超過40%。

可以肯定的是,在技術演進和人類需求的共同推動下,元宇宙場景的實現,還只是時間問題。蔡樹煥也向記者表達了對未來產業落地的願景,“希望堅持到元宇宙來的那一天,我們還能是元宇宙入口的重要玩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