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民營銀行突圍之路在何方?

證券時報記者 謝忠翔 劉筱攸

管理層頻繁換血、股東治理問題突出、業務接連被罰等一系列亂象,是民營銀行在擴張途中遭遇監管政策收緊、業務拓展受限的尷尬寫照。

對於民營銀行而言,由於成立時間較短、網點少、客戶基礎薄弱等限制性因素,因此藉助互聯網渠道是一條迅速擴張的捷徑。然而,由於互聯網存貸業務背後蘊藏較大風險,監管部門也逐步收縮此領域的政策空間。

去年12月,隨着螞蟻集團率先下架互聯網存款產品,京東金融等多家金融科技巨頭紛紛快速跟進。隨後,今年1月銀保監會聯合央行發佈通知,互聯網存款新規正式落地,地方法人異地攬儲盲目擴張隨之被叫停,依賴線上渠道展業的民營銀行也進入了清理存量的階段。

記者注意到,自互聯網存款新規出臺之後,民營銀行陸續將相關業務轉移至自有平臺。脫離第三方平臺這一攬儲利器之後,有互聯網基因的民營銀行與非互聯網銀行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大。

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曾通過頭部互聯網金融平臺大量攬儲的華通銀行和富民銀行均有不同程度的“縮表”,華通銀行總資產較年初減少58.1億元,下降25.7%,富民銀行總資產則較年初下降0.63%。

在監管新規之下,是否取得具備全國展業資格的互聯網銀行資質,成爲決定民營銀行發展的重要因素。

截至目前,監管部門已經明確微衆銀行、網商銀行、新網銀行和億聯銀行4家民營銀行的互聯網資質,這些銀行具備的大流量平臺入口是其他民營銀行無法比擬的。而除了取得資質的這4家民營銀行,其餘15家銀行的業務所受監管更適用於城商行模式,這其中就包括不得在民營銀行註冊地以外開展攬儲業務。

面對存款流失、業務規模縮減的壓力,部分銀行將攬儲行爲轉向“地下”,存款產品的付息方式也開始變得花樣百出。例如,此前有多家民營銀行旗下的存款產品仍可通過該銀行註冊地以外的號碼和用戶所購買。另外,有一些民營銀行還通過購買存款獲得“金豆”等積分形式,讓客戶通過兌換獲得購物卡、話費充值卡或提升存款利息等權益,吸引和提高了客戶黏性。

目前,對於民營銀行的異地展業邊界,市場頗有爭議。有研究人士指出,當前互聯網存款新規處於按照“一行一策”和“平穩過渡”的原則逐步整改落實之中,至於異地展業問題,很多民營銀行一直在與監管進行溝通。

下一步,如何進一步發揮創新意識,在合法合規的前提下創新金融產品,仍是民營銀行亟待考慮的問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