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記者 臧小景

最近,由國家統計局提供的《經濟社會發展統計圖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況》在2021年第18期《求是》雜誌上公佈。我國超大城市增至7個,特大城市增至14個。其中,鄭州入選特大城市。消息一出,迅速成爲大家熱議的焦點。

劃分丨中國特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 1000萬以下

特大城市,是劃分城市規模的分類之一。此前,根據住建部於2020年底最新公佈的《2019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鄭州以城區人口規模670.41萬人排在全國第十二位,躋身特大城市行列。相比《2019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此次有5個城市新進入特大城市行列,分別是佛山、長沙、哈爾濱、昆明和大連。

大河網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各國國情不同,聯合國通常將10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劃定爲特大城市。2014年11月,中國國務院發佈《關於調整城市規模劃分標準的通知》,其中規定: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爲特大城市。根據此次最新統計,鄭州城區人口534萬,因此被列爲特大城市。

城區和常住人口如何定義?城區主要指在市轄區和不設區的市,區、市政府駐地的實際建設連接到的居民委員會所轄區域和其他區域。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鄉鎮街道,且戶口在本鄉鎮街道或戶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鄉鎮街道,且離開戶口登記地所在的鄉鎮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戶口在本鄉鎮街道,且外出不滿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學習的人。

原因丨“十三五”時期發展取得重大成就 多領域均位居全省第一

鄭州爲何能吸引大量人口聚集在此?當然,這與鄭州近年來放寬落戶條件、大力發展“招才引智”工作密切相關。

大河網記者梳理發現,鄭州“十三五”時期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也是吸引人口的重要一環。經過五年發展,鄭州綜合實力顯著增強,進入中國城市綜合經濟競爭力20強;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型,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確定了“東強、南動、西美、北靜、中優、外聯”的城市發展佈局;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基本建成;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全市森林覆蓋率由33%提高到35%……

另外,根據近日2021版河南社會治理髮展報告顯示,鄭州在疫情防控、數字政府建設、營商環境、人力資源水平、創新能力等方面均位居全省第一,這也是人口聚集鄭州的重要原因。

對比丨14個特大城市 鄭州總人口居首 綜合排名第12位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來看,在全國14個特大城市之中,鄭州排名在第12位。總人口1260萬人,其中城區人口534萬人。大河網記者對比其他特大城市發現,雖然總人口居首,但是城區人口低於武漢、西安、長沙等城市。這背後的影響因素有哪些?如何改善這個問題?

9月24日,中原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耿明齋告訴大河網記者,這個跟每個城市的統計方式有很大關係,國家統計局明確城區人口指城區常住人口,而城區是指在市轄區和不設區的市,區、市政府駐地的實際建設連接到的居民委員會所轄區域和其他區域,不包括鎮區和鄉村。

耿明齋分析,這一數據的背後,反映鄭州的城市化需要進一步推進,同時區劃調整步伐也需加快。近幾年來,西安、濟南、合肥等不少城市都通過區劃調整擴大了城市範圍,也增加了城區人口,而在這方面鄭州滯後一些。

耿明齋表示,撤縣(市)設區是鄭州發展道路上必走的一步。撤縣(市)設區後,不僅僅是城區範圍的擴大,也有利於進一步推進城市化,城市基礎設施和城市公共服務體系也能真正實現一體化發展。

網友丨點贊支持!期待鄭州在更多領域發力取得新突破

網友北川光明:鄭州成爲國家特大城市,值得點贊。

網友運動健康09:恭喜恭喜,有機會一定去鄭州看看。

網友Alice貓寧:拼搏在外的鄭州人喜聞樂見家鄉的的崛起,希望鄭州發展得越來越好!

網友五百個月亮:城市需要有包容性,希望鄭州出臺更好的政策,承辦多所一流的學校,提高教育水平,招攬人才、留住人才。

觀點丨鄭州將在社會治理方面面臨着新的形勢和更高要求

城市作爲人口聚集的“人造系統”,城市規模越大,在空間、經濟、社會和組織等方面越呈現出極化效應和正負兩面性,如經濟層面集聚效應和分化效應、空間層面的規模效應和碎片化、社會層面的異質性和風險性等。

鄭州大學社會治理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樊紅敏認爲,社會風險複雜性、關聯性在特大城市更爲突出,鄭州作爲特大城市,在社會治理方面面臨着新的形勢和更高的要求。

對此,樊紅敏建議,鄭州要大力加強文化軟實力建設,將鄭州精神和中原文化滲透到城市建設中,如鄭州獨特的二七紅色文化、商都文化、禪宗文化、黃河文化、綠城文化等融入城市建設中,將城市人文精神滋潤到每個市民,打造亮麗的鄭州名片,通過軟實力建設推動鄭州高質量發展和國家中心城市建設。

“要以社區發展治理創新爲切入點,建設鄭州市民幸福家園。基於當前鄭州市基層治理的現實挑戰,立足地域特色、城市發展實際和社區基礎,圍繞街道體制改革、社區綠色環境建設、社區服務精細化、社區治理智慧化等,創造性地落實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方略,推動鄭州社區治理髮展走在時代前沿,打造基層治理創新發展的鄭州品牌。”樊紅敏說。

樊紅敏表示,今後鄭州還要從設施韌性、生態韌性、組織韌性、制度韌性等多個層面提升城市韌性能力、城市應對風險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編輯:郭同歡審覈 :新聞總值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