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济宁报道

日前,济宁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济宁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明确了加快推进济宁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

统筹综合发展、完善规划体系

围绕城市化建设、产业布局调整以及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新要求,以《济宁港总体规划(2035年)》为依据,衔接内河水运相关规划,形成内河水运高质量发展规划体系。研究确定航道功能,全面提升重要支流航道规划等级,形成干支成网、连线成面的航道网络布局。(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和旅游局)

升级航道网络、补齐发展短板

以京杭运河主航道为骨干,全面推进全市航道网建设,完成京杭运河主航道“三改二”、下级湖湖西航道改造升级工程,实施上级湖湖西航道升级改造、京杭运河济宁至东平湖段改造提升工程,主航道实现二级通航。推进白马河、洙水河、老万福河、新万福河、郓城新河等重要支流航道建设,提升内河水运通达能力。扩大船闸枢纽通过能力,完成微山三线船闸建设,推进任城复线船闸、梁山复线船闸建设,实现京杭运河主航道双线船闸通航。依托济宁五个锚泊区,建设2—3个功能齐全的水上服务区,补齐通航水域服务短板。(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有关县市区)

加强航道养护、提升管理水平

结合济宁内河水运发展实际,细化基于内河航道特征和管理需求的建设尺度、维护标准、内河航道及公共锚地建设、养护、运营、管理等具体事项。强化航道船闸日常维护,做好已达规划等级航道的养护测量、护岸维护、养护疏浚、清障扫床等日常维护工作。加强航道船闸专项养护,建立航道船闸专项养护滚动项目库并定期维护,探索建立航道船闸养护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体系,提升航道船闸养护水平。按照《交通运输领域市与县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济政办发〔2021〕6号)要求,市级可结合财力情况,给予地区重要航道建设适当支持。(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

构建港口集群、发展运河物流

结合《济宁港总体规划(2035年)》,进一步明确港口功能定位,合理布局煤炭、焦炭、集装箱、件杂、建材、粮食等作业区。系统布局内河多式联运港口,鼓励发展“铁水联运(集装箱)+港口+产业+园区”模式港口,实现内河水运与其他运输方式顺畅衔接。完成梁山港、龙拱港、太平港绿色化、智能化、标准化、现代化示范港口建设,建成梁山、任城、邹城、嘉祥、微山、经开区等多式联运码头,引导新建港口集中布置、连片开发,形成规模效应,带动和促进临港产业集聚发展。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有效整合港口资源,推动低效零散码头向重点港区集聚,依法依规逐步整合非多式联运、非集装箱运输的港口,实现区域港口规模化发展。优化运输结构调整,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快太平作业区、跃进沟作业区、祥城北作业区等疏港铁路专用线以及梁山、任城、邹城、嘉祥、微山、经开区等疏港道路建设,推动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局、有关县市区)发挥港口物流枢纽作用,加快推进运河物流多式联运,以港口集群促进临港产业集群,推进“港产城”融合发展。(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打造现代航运、提升服务水平

全力推动船舶运力结构调整,持续推进船型标准化,重点推广适应京杭运河特点的船型标准。推进港航企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鼓励发展年货运量1000万吨以上的企业。鼓励集装箱港口、航运企业与沿运、沿江、沿海港口、航运企业开展合作,继续开通集装箱运输航线,着力提升水路集装箱运输比例。优化多式联运服务模式,推动完善航运交易中心、电子口岸等功能平台建设,促进多式联运信息共享,推进航运电子货运单和铁路、公路货运单对接,实现多种运输方式间的运输信息无缝对接。促进内河水上客运与旅游、文化、城市的融合发展,推动水上客运旅游化、舒适化,提升客运服务品质。(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化和旅游局、济宁海关)

推广节能技术、建设绿色港航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落实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措施,将资源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理念贯穿内河水运规划、设计、施工、养护和运营全过程。在航道建设和运行中,全面落实环境保护措施,推进绿色航道建设。积极研究应用先进施工技术,鼓励采用生态影响较小的航道整治技术和施工工艺。推进水上服务区和生态护岸等建设,在有条件的航道推广建设集航运通道、绿化通道、景观通道、人文通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绿色生态人文航道。推进港口装备技术升级改造,提高大宗散货作业清洁化水平。鼓励港口作业机械和运输车辆优先使用电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强化船舶污染管理,稳步推进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的新改建;推动船舶防污设备配置,严格执行船舶排放标准。推进港口码头岸电设施改造,大力提升船舶靠港岸电使用率,实现锚泊区岸电全覆盖。(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交通运输局)

实施科技兴港、助力智慧港航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济宁港航智慧运营大数据平台等综合性信息化平台建设,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港航业的应用推广,打造智慧港航。充分利用5G、北斗定位、电子标签、无人驾驶等技术,完善港口基础数据智能感知和采集体系。推进智能化、自动化码头建设,完成梁山港智慧港口建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开展大型港作机械自动化改造,鼓励建设集装箱、大宗散货码头智能调度、智能装卸、精准计量等系统,提高作业服务效率。加强自动化船闸、智能调度等智能化管控技术研究应用,建设数字化航道,建成集“政务服务、综合监管、应急指挥、业务管理、决策分析、公众服务、智能调度、污染监控”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港航平台,实现对现有港口作业、船闸运行、设施养护、应急响应等管理模式的全面升级。实施京杭运河主航道智慧航道建设工程,打造京杭运河济宁段“水上高速”。(责任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市科技局、市大数据中心、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济宁港航集团)

弘扬运河文化,打造运河航运文化长廊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打造生态带、旅游带,将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制度及技术手段融入运河航运发展全过程、全领域,并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推动传统内河航运向更绿色高效的方面转型升级。以沿线古镇、枢纽为节点,发挥内河航运旅游优势,依托航道、锚泊区、船闸等港航基础设施,传播运河文化,将京杭大运河济宁段建成生态、高效、智慧、人文的绿色现代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典范。(责任单位:市文化和旅游局、市交通运输局)

加强安全监管,打造平安港航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机制,保障内河水路运输安全。县级以上政府要加快水上搜救指挥平台信息化建设,推进应急管理、交通运输、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渔业和气象等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提升预测预防预警能力,实现水上突发事件的全面感知、动态监测、智能预警、科学决策和快速处置。加强水上搜救机构建设,建设市、县两级内河水上搜救中心,建立完善巡航救助一体化管理机制,配备高标准、高质量的公务执法船、专业救助船和救助装备,在任城区、邹城市、微山县、鱼台县、嘉祥县、梁山县等县(市、区)建设搜救和防污染应急物资储备库,建立水上专兼职搜救队伍,按照交通运输领域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等相关规定,将应承担的水上搜救保障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责任单位: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市应急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大数据中心、市气象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