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今天天氣那麼好,真是雙喜臨門!”談家橋路155弄居民張阿姨的臉上堆滿了笑容,內心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伴隨着矗立在街邊的腳手架以及剷車、灑水車的轟鳴聲,靜安區共和新路街道轄區談家橋成套改造項目地塊的舊房拆除工程,正緊鑼密鼓地進行着。隨着談家橋成套改造項目的610戶居民於近日全部完成簽約,這片擁有約70年曆史的舊區即將褪去昔日“老、破、小”的面貌,迎來新生。改造後的地塊將新建起1幢8層多層建築,3幢21-29層高層建築。張阿姨說,自己作爲610戶中的一戶,真的太高興了,老鄰居們彼此相約,3年之後再相聚。

圖說:靜安區共和新路街道轄區談家橋成套改造項目地塊的舊房拆除工程,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街道供圖(下同)

據介紹,談家橋地塊由談家橋路121弄,談家橋路155弄、157弄兩個小區組成,佔地面積約114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4508平方米,共有上世紀50年代建成的非成套住宅17幢,居民610戶。小區房屋因年久失修,結構破損、屋頂漏水、雨水倒灌等問題日趨嚴重。同時,物業力量(均爲系統直管公房)和公建配套缺乏,無處停車、廚衛共用等問題也日益凸顯,居民要求改造的呼聲非常強烈。

居民徐阿姨在談家橋住了40年,如今終於告別了“倒痰盂罐”的生活。“真的是盼望着盼望着,就盼來了呀。我在這裏住了40年,兒子如今也40歲了,一米九的人還在倒痰盂罐,‘勿來賽’呀!”徐阿姨開玩笑說,等舊改完成再搬回來的時候,家裏的痰盂罐還要特別收藏起來,留作紀念。

同樣盼望着早點搬回來的還有居民朱阿姨,“我家大概22平方米,但以後分給我的有六十多平方米!以前五家人一起共用廚房間,以後我們就有自己獨立的廚房了!”朱阿姨說,眼看着住了幾十年的房子被拆除,心裏有一絲難過,但一想到3年之後的新生活,“還是激動!可以說,是心潮澎湃!”

事實上,此次談家橋地塊成套改造工作涉及面廣、要求高,有許多“先天不足”:一是設計、施工難度大。由於地塊佔地面積小,建築物密集,地下有市級污水總管線,周邊均是居民小區。設計方案要在滿足原址回遷的基礎上,照顧到地下設施、周邊小區光照、車輛進出、配套教育設施達標等多個方面。二是地塊內居民情況複雜。存在老年居民、生活困難居民多,另有不少居民將房屋出租、居住在外區難以聯繫的情況。三是房型情況複雜。戶均使用面積只有十幾平方米,私自違章搭建、擴建情況屢見不鮮。許多居民表示,大家願意改造、期盼改造,但是面對這麼多“攔路虎”,不少人對改造工作缺乏信心。

然而,舊區改造事關千家萬戶,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做好舊改工作,就是要實實在在解決好老百姓的急難愁盼問題。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對此高度重視,在區委、區政府支持下,把談家橋成套改造工作列爲街道實事工程,並向居民承諾,克服一切困難,下定決心讓談家橋成套改造工作早日啓動、順利生效。

圖說:老鄰居們來到現場察看,彼此相約3年之後再相聚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20年12月25日,談家橋成套改造項目啓動方案公示,今年1月20日正式簽約首日簽約率達98.2%,滿足生效條件,並於9月7日最終簽約率達100%,期間共經歷了231天。目前,項目所有居民已順利搬離,預計於9月底實現原有建築全部拆平,4季度新建建築開工,力爭實現“當年啓動,當年生效,當年開工”。

談家橋居民楊阿姨退休前曾是一名居委幹部。在此次舊改意願徵詢工作中,楊阿姨加入了居民志願者隊伍,“剛開始辛苦是肯定的,因爲有的人家,家庭之間總歸有點想法、有點要求。但現在是‘原拆原還’,這是好的沒話說了,這裏地段又比較好,通過做做工作,大家都能接受,都能支持。”楊阿姨還回憶說,退休前自己還在崗的時候,居民們就盼望着早點拆,這是居民幾十年的願望,這次終於實現了。

據悉,改造後的小區將增配社區商業、居委會、社區文體設施及日間照料中心,並增加公共綠地總量,不僅會充分改善公共空間和環境品質,還將大幅提升公共服務設施供給服務能力。預計全體居民可在3年後回搬入住新房。

來到舊房拆除現場的,還有一位20年前早已搬離談家橋的老居民湯阿姨,“我是受我們家老人所託過來看看的。家裏老人一直住在談家橋,雖然身體不便不能親自過來,但是老人家記掛着這裏,說要在三年後,再回來談家橋安度晚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