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晚,由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策划、江苏大剧院出品、南京民族乐团联合出品、黎星工作室联合制作,南京民族乐团、广东现代舞团参演的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于歌剧厅首演。

跨越时代 传统文化的当代再现

文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十四五”艺术创作规划》中指出,应“创作推出一批展现中华民族历史地位和影响力,阐发中华文化富于历史性、跨文化性的永恒魅力和当代精神气韵的优秀作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近几年,在江苏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在江苏文投集团的领导下,江苏大剧院一直致力于打造原创艺术精品,并屡屡收获国内外观众的认可与好评。江苏大剧院此次以民族舞剧的形式将文学经典《红楼梦》搬上舞台,是着力贯彻省委宣传部关于要求推出一批兼具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江苏特质的文艺精品的具体尝试。民族舞剧《红楼梦》正是江苏大剧院打造的又一部诚意之作,为“江苏原创”的文艺品牌再添新彩。作者曹雪芹与金陵之地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更使得《红楼梦》在南京的创排具有了得天独厚的意义。

民族舞剧《红楼梦》不遗余力传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在秉承尊重原著的原则之时,又由年轻且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创新追求的优秀艺术家为其注入独特的现代意义。这既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也是从青年一代艺术家的视角对民族文学经典的重新演绎。在这里,观众能够欣赏到现代艺术与古典风貌的和谐相融,体会到主创对女性、对生命的深切关怀。

红楼一梦 斑斓各异掷地有声

当晚,舞剧在如梦似幻的氛围中展开,《红楼梦》的故事也由“黛玉入府”拉开序幕。烟雾缭绕,太虚幻境中,一句句判词以灯光的形式不断“发射”在白色纱幔上,姑娘们一袭白衣如云穿梭,虚实难辨;一桌二椅,宝黛钗一隅“含酸”、三人共舞;僵化的官服在舞台上沉重摆放,似是人与权的纠葛;团圆过后,金色大幕从天而降,亭台楼阁分崩离析,大厦将倾,十二钗如花的面庞风流云散;满地鲜花着锦,十二钗纵情舞动,是在埋葬青春,亦或是埋葬命运……归彼大荒,宝玉一席红衣在舞台上穿过。

纵观全场,观众们的心情也随着剧情而起伏,既有刘姥姥进大观园时的嬉笑逗乐,又有黛玉葬花的百转忧伤。

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将我们都拉回到了繁荣的金陵城,那个充满情感纠葛、世事复杂的大观园。

青春集结 金陵十二钗花香四溢

此次民族舞剧《红楼梦》由青年舞蹈艺术家、导演黎星和青年导演、演员李超执导。主演班底以中国舞蹈界新生代的杰出代表为核心:黎星、李艳超、李倩、胡婕、张娅姝、王闵瑞、窦率方、罗昱文、苟婵婵、冯敬雅、王金格、秦丹妮、王钰、周丽君、陈晓婉、姜爱东、罗颖、张楚晨、于建伟、常宏基、杜岩等,极具人气。

民族舞剧导演、贾宝玉的扮演者黎星说:“当演员碰见了贾宝玉这个角色,还是会有欲望和贪念的。希望能通过《红楼梦》得到成长”,林黛玉扮演者李艳超表示:“作为‘久经舞台’的演员,我觉得在现在的年纪遇到《红楼梦》是非常好的时候,因为红楼是一部非常经典、艺术瑰宝级的文学作品,所以当演员在比较成熟的时期遇上它,是一件非常难得和幸运的事。”

这些正值青春、风华正茂的年轻舞者,再造了“大观园”青春王国的奇迹,使舞剧《红楼梦》成为一部群星璀璨、呈现精良的匠心之作。

致敬经典 忠实还原原著精神

多年以来,《红楼梦》被多次改编,不断被搬上荧幕和舞台。此次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严格以《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本内容为基准,讲述钟鸣鼎食之家的兴盛与倾覆,展示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

舞剧导演黎星、李超向观众介绍:整部舞剧在各个环节均下了很大功夫。舞剧情节上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精选“黛玉进贾府”、“元妃省亲”、“黛玉葬花”、“焚稿断痴情”等重要桥段;叙事上采取传统章回体小说特色,十二舞段各有题名,各自独立又可串联成篇;视觉编排上取经于清代古画的美学特质,旨在展现端庄古雅的舞蹈群像;舞美布置与造型设计多处运用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古典符号,最大限度地忠于原著,每一样服饰、布景的形象与色彩但凡原文赋予了描写,就一定遵循原笔原意。

最重要的是,在人物刻画上,本次民族舞剧《红楼梦》完整承袭了原著主旨,将女性与花的生命联系起来,使鲜花的意象贯穿全剧,并且在每一位女性角色的造型和服装——尤其是云肩设计中体现。以花的绽放与凋零比喻离合悲欢,将厚重的情感融汇于一处,充分渗透了原著的人性美与悲剧美。

据悉,首演后,全国巡演城市也即将公布,与全国观众共享东方审美、东方韵味、东方智慧。江苏大剧院总经理廖屹表示:“优质的剧目即将登台,我们既要‘江苏制造’在江苏这片文艺沃土上开花结果,更要让它走出去,在华夏大地乃至全球各地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通讯员 陈楚楚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孔小平

摄影:江苏大剧院 宋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