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郑德鑫昆明报道)9月24日,“COP15春城之邀”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系列新闻发布会,昆明、玉溪、楚雄专场新闻发布会在昆明召开。昆明市生物多样性状况总体为“物种较丰富,生态系统类型较多,局部地区生物多样性高度丰富”。在持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力度后,昆明市造林绿化成效显著提升。

会上昆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刘永禄介绍,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全球GDP的一半以上(约合44万亿美元)部分或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贡献。当前,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昆明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守好生物多样性宝库,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持续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督执法力度,着力提高生物多样性管理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

昆明市历来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2017年成立昆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聘请驻昆植物、动物、生态、林学等专业人员成立了昆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委员会,为昆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提供决策咨询。印发《昆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十三五”实施方案》(昆政发〔2017〕39号),指导“十三五”期间昆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工作。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印发《关于组织做好年度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工作的通知》,积极做好全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昆明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自然生态系统相对丰富,共有9个植被类型,20个植被亚型,56个群系,118个群丛,分别占云南植被类型的75%,占云南植被亚型的59%,占云南群系的33%,占云南群丛的56%。昆明市生物多样性状况总体为“物种较丰富,生态系统类型较多,局部地区生物多样性高度丰富”。

出台保护政策和划定保护区域,成立保护机构后,昆明市造林绿化成效显著,生态本底不断夯实。一是2020年全市森林面积达到1660.37万亩,占国土面积63.68%。在“十三五”期间,森林覆盖率增长了3.86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增长了11%,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实现“双增长”。二是扎实推进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全市1136万亩天然林和5.85万株古树名木得到有效管护。三是实施了林业科技创新工程,开展优良乡土树种种质资源研究、石漠化治理等一批生态绿化科技攻坚,一些石漠化片区、干热河谷区域的生态植被得到了有效修复。例如昆明市东川区作为金沙江支流干热河谷的主要分布区域,2016年森林覆盖率仅为31.09%,2020年达到40.55%,年均增长2.36个百分点,生态质量和绿化景观得到大幅提升。开展就地、迁地保护。依托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市持续开展滇池土著鱼、极小种群物种培育增殖工作。2016年以来,持续开展鲢鳙鱼、滇池高背鲫鱼、滇池金线兜等放流工作,累计向滇池投放各类鱼种6000多万尾。富民枳这种原本在地球上已野生绝灭的濒危植物,通过人工栽培育苗,现已在富民基地成活6390株,实现了物种的原生地野外回归,有望实现自我繁殖,彻底摆脱濒危状态。

下一步,昆明市将持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力度,抓好COP15大会保障工作,准备好COP15生物多样性展览展示,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国家级森林乡村为契机,着力抓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