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東海域完成對美國從阿富汗撤軍的支援任務後,美國航母“里根”號時隔三個月後終於重回太平洋。美國《星條旗報》24日稱,“里根”號當天已經進入中國南海,並將在南海進行艦載機起降、海上打擊、反潛等戰術訓練。

美國“福布斯”網站曾總結稱,每當美國航母戰鬥羣進出南海時,解放軍總是會大規模出動艦機在臺灣西南方向海空域“迎接”。因爲這裏緊鄰連接南海與菲律賓海的巴士海峽,也是進出第一島鏈的海上要道。

果然,美國航母進入南海之際,解放軍艦機已經在這裏“準備好了”。

臺灣中時電子報24日稱,臺軍方人士透露,1艘解放軍導彈護衛艦23日凌晨出現在臺灣花蓮東部海域往南航行,隨即進入巴士海峽。24日同一時間,又有1艘解放軍導彈護衛艦出現綠島東方海域,往南航行進入巴士海峽。報道稱,解放軍護衛艦連續兩天出現在臺灣東南海域“引起關注”。

老司機認爲,雖然臺軍信誓旦旦地宣稱已出動艦機和雷達密切跟蹤進入巴士海峽的解放軍護衛艦,但顯然後者針對的目標並非是臺灣。

臺灣“風傳媒”網站24日提供了另一條線索。報道稱,臺灣空軍23日晚間宣稱,當天下午有5架解放軍“侵擾臺灣西南防空識別區”,加上當天上午出動的19架,總計24架,創造了臺灣“國防部”公佈統計以來第三高的記錄。

臺灣“國防部”發佈的信息顯示,23日轟-6等戰機的飛行軌跡遠抵巴士海峽

但與此前的情況有所不同的,雖然所有解放軍軍機均自大陸東南沿海一帶進入臺“西南防空識別區”範圍,但其中殲-16、殲-11戰鬥機僅短暫停留便折返脫離,較無特殊之處,而餘下的運-8反潛機、運-8遠幹機、轟-6轟炸機的飛行路徑持續自南面的巴士海峽,而後轉抵臺灣“東南防空識別區”,然後再循類似航線飛返。

報道稱,過去僅單一機型“脫隊”至臺灣附近空域的慣例相比,如今三型機種“同時入侵”的態勢明顯更爲複雜,針對性亦更強。臺媒認爲,此前解放軍出動戰鬥機、轟炸機和各種輔助機型大規模進入臺灣西南空域,“多與模擬對美艦實施炸射攻擊有關”,其中戰鬥機負責爲轟炸機提供護航。而此次解放軍戰鬥機提前與轟炸機分離,改由反潛機及電子戰飛機協同,“不排除當時鄰接巴士海峽和西太平洋處有美艦活動,解放軍帶着練兵思維應處”。

綜合臺灣方面的各種信息判斷,23日在巴士海峽附近很可能有美軍艦艇活動,因此解放軍相繼出動護衛艦和轟-6轟炸機進行跟蹤監視甚至“模擬攻擊”。

到底通過巴士海峽的是會誰呢?

臺灣《自由時報》24日稱,大陸將從25日開始在南海軍演,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共7艘軍艦分別從4個方向朝南海移動。

報道稱,三亞海事局當天發佈航行警告,9月25日中午12時至26日中午12時,將在南海指定海域進行軍事訓練;廣東海事局發佈的航行警告稱,25日起至28日每日清晨8點至晚間8點,在南海其他指定海域實施射擊訓練。

除了美國“里根”號航母外,“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羣也朝南海前進。

很可能,在巴士海峽受到解放軍“歡迎”的就是“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羣。

報道稱,澳大利亞的“堪培拉”號兩棲攻擊艦等數艘艦艇從越南金蘭港駛入南海,英國“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也預計從關島出發前往南海,參加“2021五國金禧”軍演。

如果再進一步分析,巴士海峽是“里根”號航母返回駐日美海軍基地橫須賀港的主要通道,解放軍艦機最近接連在這裏亮相,未必不是提前預演對美國航母的“歡迎儀式”。

美國“福布斯”網站就總結稱,“每當美國航母進入南海,中國轟炸機羣就起飛”。例如6月15日, “里根”號航母打擊羣駛入南海,隨後解放軍包括兩架運-8巡邏機、兩架空警-500預警機、四架轟-6轟炸機、20架殲-11和殲-16戰鬥機,飛過臺灣以南空域。9月5日。“卡爾·文森”號進入南海。同一天,中國出動一架運-8巡邏機、四架轟-6轟炸機、14架殲-16和蘇-30戰鬥機,在臺灣南部展開巡邏。

對於有意在南海“搞事”的“里根”號航母而言,解放軍的這種預先警告顯然很有必要。《星條旗報》稱,美國海軍在新聞稿中清晰地表示,“里根”號航母將在南海進行艦載機起降、海上打擊、反潛等戰術訓練。該航母打擊羣指揮官威爾·彭寧頓少將宣稱,“當我們返回南海時,我們期待着利用最近獲得的經驗,致力於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盟友關係”。“里根”號航母發言人也直言,“當我們繼續在南海執行任務的同時,我們將保持警惕,隨時準備響應號召。”

這裏提到是“號召”是指什麼?報道稱,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約翰·阿奎利諾上將不久前在新聞發佈會上說,“在涉及印太地區和臺灣的問題上,美國已經準備好應對‘任何可能發生的緊急情況’,包括武裝衝突。”

《自由時報》稱,在未來幾天內,很可能在南海看到兩艘美國航母共同巡邏,甚至不排除與英國航母組成更罕見的三航母戰鬥羣。“上次在南海海域看到三艘航母軍演,還是在2017年”。

老司機覺得,解放軍的確有必要展示力量,在這些橫傲的美軍腦袋上澆一盆冷水,讓他們清醒一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