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觀博 通訊員 王坤 曹現華 德州報道

14年前,孟祥斌在浙江金華縱身一躍,捨己救人,用輝煌的隕落挽回一位女青年生命,感動世人;

14年後,在孟祥斌的家鄉德州市齊河縣,兩位青年跳入漆黑排水溝,再度上演了一段勇救落水者的佳話。

這次跳水救人的趙虎和徐興清是齊河縣的兩位平凡百姓,卻像他們那位傳奇的老鄉孟祥斌一樣做出不平凡的英雄壯舉。“祥斌精神”何以傳承生生不息?面對落水兒童,他們奮不顧身挽救生命,用行動傳承精神,足以證明“祥斌精神烙在一代代齊河人心中!”

事件回顧:面對落水兒童,他們縱身一躍

“救命啊,救救我家孩子!”9月14日下午5時30分許,正在自己工廠門口的趙虎突然聽到了幾聲慌亂的求救聲,他迅速跑了過去,只見一名女子正大聲哭喊着。得知一名3歲兒童不慎落水後,趙虎急忙從落水口望下去尋找男童身影。由於排水溝裏的污水很是湍急,擔心孩子被衝得更遠,趙虎一口氣向下遊跑了20米,撬開一塊水泥蓋板,想都沒想就跳了下去。

趙虎(右)與徐興清(左)回憶救援現場

雖然趙虎會游泳,但排水溝下面的情況仍出乎他的意料。排水溝裏漆黑一片,他叫人去工廠拿來手電筒,在排水溝上方幫忙打着光,仍視野不佳;水很深,直接沒過了趙虎的頭頂,水底是淤泥,一不小心就容易陷進去。另外,排水溝空氣流動性較差,趙虎感到呼吸困難,不一會兒就開始頭暈。他咬了咬牙繼續堅持,在污水中摸索着。

此時,接孩子放學路過的徐興清從男童落水口跳了下去,與趙虎兩人一個從東向西,一個從西向東“雙面夾擊”。水越來越深,沒走幾步,水就到了徐興清的嘴巴處,不會游泳的他嗆了幾口臭水,只能仰着臉,在黑暗中尋找着男童的身影……終於,在距離落水處七八米的地方找到了男童。

兩人合力將男童託舉上岸後,已經沒有了任何力氣,只能靠別人把自己拉回岸上。趙虎剛上來就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徐興清直接躺在了地上,一直躺了三四分鐘,卻全然不知自己的胳膊、膝蓋、大腿等部分已被劃傷。

救人英雄:被“祥斌精神”深深感染

衆所周知,劉橋鎮正是2007年感動中國人物、捨己救人模範軍官孟祥斌的家鄉。趙虎和徐興清兩位的義舉是偶然,還是一種文化必然?

9月24日,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瞭解到,家住桑園趙村的趙虎,距離祥斌精神教育基地展廳僅300米,而家住劉橋鎮孟店村的徐興清與孟祥斌更是實打實的老鄉。

趙虎爲人忠厚老實,在桑園趙村經營着石材生意,日子過得還算不錯。在村裏捐款、獻愛心之舉時常發生。“我有時還會到祥斌精神教育基地展廳參觀,感受祥斌精神,他的事蹟早已熟記於心了。”趙虎望着不遠處的展廳說道。

兩位素不相識的男子因一場救援成了好兄弟

“孟祥斌捨己救人事件發生時,那年我18歲,正是樹立世界觀、價值觀的關鍵時刻。”說到這,徐興清眼中露出些許堅定,“從那之後,我便被這種精神深深感染。”

“當時什麼也沒想,什麼也來不及想,稍有猶豫孩子的生命可能就沒了。現在想想還覺得後怕,可我當時也顧不了這麼多了,就一心想着救孩子。”在公司擔任安全員的徐興清回憶起當時救人的情形,仍然心有餘悸。

精神傳承:“祥斌精神”烙在一代代心中

面對記者採訪,徐興清一個勁兒地說:“我就是一名普通的村民,只是做了一件我應該做的事而已。”

據徐興清介紹,兩年前他曾在距離救人現場四五百米遠處開過一家快餐餐館,一日三餐每到飯點,一些流浪乞討人員經常到店裏。“有三位流浪漢成了餐館的常客,年齡最大的有着87歲高齡,我就把他們當爺爺看待。”就這樣,他每天都在做着善事。寒冬中,他成了這幾位流浪老人在這個城市裏的依靠。

餐館因疫情關閉後,徐興清那顆善心也沒閒着,報名參加了劉橋鎮志願服務隊,平日放假會去服務隊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志願服務,“自己家也有老人,自己最後也會成爲老人,我能做一點兒是一點兒吧。”徐興清雖不善言談,但說得很是實在。

兩人被授予“德州市見義勇爲先進分子”榮譽稱號

14年來,“祥斌精神”薪火相續、砥礪傳承,已經發展成爲一種蔚爲大觀的大義齊河品牌,形成了一種紅色文化的軟實力。在“祥斌精神”的感召下,一大批像孟祥斌這樣的英雄模範紛紛湧現。他們用行動詮釋着“祥斌精神”,發揚革命傳統,前赴後繼,薪火相傳,沉澱爲齊河精神層面的正能量,形成了“英雄引領風尚、好人層出不窮”的大義齊河現象,“大義齊河”已經成爲全市乃至全省閃亮的地域道德名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