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以更大力度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

近期,習近平主席在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峯會上發表視頻致辭時強調,中國將繼續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爲中小企業下一步發展指明瞭方向。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指具備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優勢的中小企業。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對於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下一步,銀行機構要引導更多中小企業聚焦專精特新優勢謀發展,持續提升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水平,支持更多中小企業發展成爲“小巨人”企業。

金融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首先是要幫助中小微企業持續成長,尤其是要加大對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企業的關注和扶持力度,進一步做大“小巨人”企業增量。

自2018年工信部開始評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至今,三批企業名單共計4762家企業成爲國家級“小巨人”。“十四五”期間,中央財政還計劃安排100億元以上獎補資金,再培育1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更多中小企業成長爲“小巨人”企業,銀行業金融機構必須要以敏銳的眼光發掘潛在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尊重中小企業發展規律,持續探索具有特色化、差異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大信貸支持力度,讓更多有發展潛力的中小企業在金融“活水”灌溉下發展壯大。

技術創新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底色和“靈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專注於細分市場,在各自產品領域逐漸形成創新優勢,爲大企業、大項目提供關鍵零部件、元器件和配套產品。工信部的數據顯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平均研發強度6.4%,平均擁有發明專利近12項,其中,近170家企業產品填補國內空白,超過70%的企業設有企業技術中心或企業工程中心。

助力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科技成果轉化和關鍵技術研發,金融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從科創企業的特點來看,其既有一般小微企業的輕資產、高風險、信息透明度不足等共性問題,還存在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前景不確定、行業整體技術進步快等特點,這就導致銀行機構往往難以精準把握行業發展趨勢、難以喫透企業的專業領域,由此削弱了銀行機構向科創企業貸款的意願。破除銀行與科創企業之間的信息“壁壘”,需要銀行機構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建立專屬的團隊、產品、風控和激勵機制,在信貸決策過程中充分考量企業的成長性、研發能力、核心技術等因素,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幫助更多企業成爲創新發源地。

有關統計顯示,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九成集中在製造業領域。以首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爲例,248家企業涉及製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5個行業門類中的通用設備、專用設備、汽車等51個領域,95.16%的企業集中在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等7個細分行業佔比達60.89%。數量多、門類廣、經營靈活的衆多製造業中小企業,爲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發展高端製造、智能製造,幫助更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成爲製造業中的佼佼者,金融需要提供更大助力。製造業企業對資金需求的特點之一是貸款需求量大、用款週期長,銀行機構應創新中長期信貸產品,滿足中小製造業企業需求。同時,還應突出重點,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強化對先進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尤其是要大力滿足製造業企業發展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產品方面的融資需求,提高對具有核心技術、成長性強的科創型企業的服務水平。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補鏈強鏈的“生力軍”,其長期深耕細分市場,處於產業鏈供應鏈的關鍵環節,與產業鏈上下游協作配套能力強,是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關鍵環節,更是推動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力量。

用金融手段補鏈強鏈,助力鏈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茁壯成長,銀行業應從供應鏈產業鏈整體出發,順着供應鏈產業鏈的真實交易脈絡,把金融“活水”沿網鏈精準滴灌到鏈條企業,滿足產業鏈上中小微企業的“小、頻、急”融資需求,惠及產業鏈上多層市場主體, 推動鏈上中小微企業加快向“單項冠軍”企業發展。同時,還應提升產業鏈整體金融服務水平,促進金融機構、核心企業、政府部門、第三方專業機構等各方加強信息共享,動態把握中小微企業的經營狀況,建立金融機構與實體企業之間更加穩定緊密的關係。

目前,我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正處於高速成長階段,金融機構要更好發揮助推作用,幫助企業解決成長中的融資問題,推動其加快向“單項冠軍”企業、領航企業發展,爲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