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南通市崇川區僑聯以黨委政府的中心任務和僑界羣衆的現實需求爲指引,重點謀劃,積極探索,按照互融共享的理念,努力構建優勢互補、功能疊加的僑聯工作平臺體系,有效激發了僑聯組織的活力。

組織互融,延伸僑的臂膀

“舞蹈,時裝,朗讀及智能手機運用四門課中,我最喜歡的是每週二的智能手機應用課。沒有智能手機,生活很單調啊,現在我每天跟孩子們視頻,生活也不覺得寂寞。人老了,思想不能老。在這裏,我不僅學到了新知識,也結交了新朋友。”談起今年新城橋街道聯合街道僑友藝術團開辦的“家門口”老年大學,93歲的空巢僑眷明華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崇川區僑聯以社團品牌活動項目建設爲抓手,積極推進1+N(1個基層僑聯組織+N個涉僑社團)工作模式。通過項目指導、資金扶持、實踐交流、形象展示等,鼓勵僑界社團在擴大對外交流、引領僑界文化、服務社區建設、參與社會治理中爭當先鋒。累計扶持社團活動項目經費50多萬元,30家僑界社團組織中有7家建立黨支部。學田街道知心奶奶羣體成員在海外探親期間幫助鄰居義務照顧孩子,爲當地孔子學院提供“弟子規”教學素材,將心靈服務送到海外;新城橋街道僑友藝術團承接的巾幗挽霞志願服務項目作爲全國“四個100”先進典型獲中宣部、中央文明辦表彰,事蹟被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翻譯成63種語言,遠播異域;虹橋街道“開心鎖”民調小組多年來用真心、熱心、誠心服務社區居民和僑眷,成爲和諧鄰里的潤滑劑;和平橋街道六橋文化社,積極參與歷史街區保護與更新,收集街區紅色記憶、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等,串聯起歸僑僑眷對文化根脈的追尋印跡。

陣地互融,倍增僑的效應

“看到媽媽今年能親自走上二樓去參加街道僑之家的活動,真是太高興了!感謝黨和僑聯對僑屬的關心愛護和幫助,讓我媽媽在僑聯這個大家庭中倍感溫暖和愉快!”這是一位海外僑胞看到年近九旬的母親參加虹橋街道“迎國慶、頌黨恩、敘中秋”僑界演講會的照片時,發來的一段文字。在當天的演講會上,5位歸僑僑眷追憶父輩業績、傳承先輩精神,回顧崢嶸歲月、講述成長經歷,用一個個生動事蹟、一段段成長故事,讚美頌揚中國共產黨人的奮鬥精神,深情傾訴對黨的堅定信仰和感恩之情,讓全體與會者受到深深感染。

崇川區僑聯以“同心僑”黨建服務品牌建設爲推動,積極推進一家、一網、一基地建設。依託南通赤子情華僑圖書館共建崇川區僑胞之家,推進建立段昭南南通百戲藝術館、開展華僑圖書館館藏品展、舉辦國慶徵文和經典誦讀等活動;指導街道依託轄區黨羣活動中心、文化載體資源、僑資企業和涉僑社團共建共享“僑胞之家”實體陣地13家,將思想引領、文化交流、維護僑益等工作融入日常;挖掘唐閘、寺街優質地方文化資源,協調指導2家單位申報獲評江蘇省華僑文化交流基地,開展“僑心向黨——紅色地標”打卡活動,把同心僑黨建服務品牌宣傳與紅色文化、張謇文化、華僑文化宣傳有機融合;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開闢“奮進新徵程僑心永向黨”、“百年風華”、“僑法宣傳”等網上宣傳專欄,強化網上僑聯內容供給,宣傳僑界動態、傳播僑界聲音、展示僑界形象。學田街道僑之家開闢“知心奶奶”談心室、僑眷文化工作室、楠芝菊紅娘工作站等特色陣地,和平橋街道僑胞之家建立每月一“僑.悅”主題聯誼機制,任港街道僑胞之家開展四季行活動等,爲轄區僑界羣衆營造了家的良好氛圍。

力量互融,拓展僑的服務

“重型車輛交通事故造成的後果嚴重,我們考慮能否通過技術手段幫助解決這些安全隱患。通過市場和技術調研,以及政府相關部門的技術指導和數據交換,我們成功研發出了國內首款區域綜合治理APP。”由新歸僑、區僑聯兼職副主席杲先鋒創辦的江蘇鴻鵠科技有限公司與相關單位共同研發的“萬運通”重型車輛管理平臺全面上線運營,爲全市重型車輛運行有效監管發揮了積極作用。

崇川區僑聯以全區高質量發展大比武爲激勵,積極構建工作聯動機制。聯合區有關部門和僑商企業,積極推進區華僑公益服務中心、僑商會和海歸青年人才工作站建設,通過加強走訪調研、外出考察交流、搭建共享中心、開展銀企對接、組織參加創新創業大賽等,切實做好僑商企業服務工作,爲新僑企業提供註冊、法律、財稅、金融等服務;參加市、區政協專題協商,圍繞《在雙循環中發揮新僑作用》、《加強海外聯絡聯誼 助力“強富美高”新崇川建設》等議題進行協商發言,爲廣泛引導和有效服務僑界羣衆助力崇川高質量發展搭建平臺、建言獻策。(圖文:崇川區僑聯)

責編:葉壯、王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