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度的全國運動會競技項目比賽於9月26日晚全部結束。儘管從上屆天津全運會開始,官方就不再列出獎牌榜,但各參賽單位仍然有自己的金牌、獎牌統計,大家都會對自己所屬省市的競技體育成績做一個盤點。最終山東、廣東、浙江三省分別以58、54、44金的成績排在金牌榜前三位,北京獲得21金,僅列第11位。

本屆成績

金牌數僅爲獲第四的江蘇的一半

山東、廣東取得如此佳績,靠的是在諸多項目上擁有強大而全面的實力,靠的是擁有不少能力突出的國內體育明星。浙江躋身前三,依仗的則是所向披靡的游泳軍團,正所謂"中國游泳看浙江",這三個代表團排列金牌榜前三位實至名歸。而江蘇、上海等傳統體育強省、市在金牌榜上的排位與往屆全運會相比變化不大,他們分別以42金和36金位列第四、五位。遼寧在26日晚憑藉男籃、摔跤等項目上的出色表現,最終以22金躋身前十,算是保住了昔日體育大省的一絲顏面。

北京體育代表團最終的成績爲金牌21枚、銀牌14枚、銅牌15枚,總計50枚獎牌,排在第11位,這是北京代表團參加全運會以來的最差戰績,其金牌總數僅爲獲得第四的江蘇代表團的一半,更不要提與前三名代表團相比。

誠然,論人口或者說選材基數,北京不能同廣東、山東這些人口大省相提並論,但與獲得36枚金牌、91枚獎牌的上海相比,也被甩下很遠。而且,北京體育代表團在全運會歷史上第一次在獎牌榜上被湖北、湖南、福建和四川超越,這不能不引起相關體育管理部門的重視。

金牌分佈

跳水、乒乓球等優勢項目可圈可點

綜觀全運會歷史,前四屆是北京代表團成績最佳的時期,北京兩次列第三,兩次獲第二。其後的若干屆全運會,隨着經濟的發展,競技體育運動在各地的普及和開展,北京的競技體育在全運會上的排名呈現逐步下降的趨勢。北京代表團從第四到第七的排名都曾拿過,最低排名是第八屆全運會的第七,第五、六屆全運會則分別排在第4位。在上屆天津全運會上,北京代表團排獎牌榜第5位。

這期間,北京和上海兩大直轄市在進行競爭時也是有輸有贏,實力不相上下。而在陝西全運會上,北京的競技體育實力、水平和影響力大幅退步,這已是不爭的事實。

具體分析北京代表團所獲的全部獎牌,其實在幾個傳統優勢項目中,北京選手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的,基本延續了以往的勢頭。比如北京在跳水、花遊、乒乓球、跆拳道、柔道、體操等項目上,大多是憑藉自己單獨的力量贏得了金牌,而且不少項目都是拿到了複數的金牌,支撐起了北京團的金牌架構。此外,在諸如射箭、自行車、舉重、游泳、空手道等個別項目上也拿到了第一名。

其餘金牌,北京團則是憑藉着本屆全運會上特殊的"奧運聯合隊"政策受益,但除了楊釗煊的網球、張家齊的跳水等還能看出是對"聯合隊"的奪金起到了決定作用,在女籃、女足、女子八人單槳有舵手等集體項目中,北京隊各有潘臻琦、王妍雯、苗甜一人位列其中,這些項目依靠的是團隊、集體的力量,北京在這些項目上完全不具備優勢,如果單獨組隊,很難去爭奪獎牌。而且在這些集體項目中,廣東、上海、山東等省、市單位分別有兩三人以上的隊員入選,按照規定可以獲得兩枚金牌,其團隊優勢和在隊中所起的作用更加明顯。

尷尬現狀

游泳僅獲兩金 田徑顆粒無收

在全運會體能基礎大項田徑和游泳這兩個金牌大項上,有將近90枚金牌,而北京隊僅在女子蛙泳兩個項目中依靠於靜瑤拼出來兩金,在田徑賽場則是顆粒無收。進入新世紀以來,北京游泳在全運會上的最佳表現就是2009年的山東全運會,當時憑藉着張琳、陳祚、張宇以及女將劉京的出色表現,北京泳軍拿下了4金5銀2銅的優異成績,而隨着幾位京籍老將的退役,浙江游泳的強勢崛起,到了2013年遼寧全運會,北京游泳金牌數爲零。2017年天津全運會上,憑藉着首次參賽的於靜瑤在蘇浙京聯隊女子4×100米混合泳項目上獲得的第一,北京游泳隊總算是有一金入賬,而且當時於靜瑤還僅僅是在預賽中出場,決賽裏並未登場。

又一個四年,幸虧有於靜瑤的快速成長,拼下了上海新秀唐錢婷和浙江名將葉詩文,但在其他項目上,經常是連決賽的前八名中都看不到北京選手的影子。

北京田徑的退步更爲明顯。2013年遼寧全運會,北京體育管理人士在田徑比賽結束之後曾總結出了讓北京田徑人自豪的一段話:"北京體育健兒在本屆全運會上跑得最快、跳得最高、飛得最遠。"這是指張培萌拿下了男子100米決賽冠軍,王宇拿到了男子跳高第一,李金哲獲得了男子跳遠金牌。北京田徑健兒在三大項目上一舉奪得了田賽、徑賽最具分量的金牌,彼時是何等的風光。而到了陝西田徑賽場的決賽時,罕有北京選手的身影,爭取金牌更是無從談起。

在本屆全運會最後一天游泳比賽結束後,剛剛打破了女子50米自由泳亞洲紀錄的廣東選手劉湘豪邁地說,"廣東田徑看添哥,廣東遊泳有湘姐。"這話令旁人只有羨慕的份兒。

危機不斷

三大球項目成績滑落,戰績不佳

最後說說三大球。雖然球類項目金牌不多,但是集體項目更能提振士氣,更能展現團隊精神,而北京體育代表團的三大球項目在全運會上留給大家的美好記憶卻並不多。1983年全運會男籃決賽,以徐元生、馮維、袁超、劉建立、閔鹿蕾等組成的北京隊以弱勝強,擊敗國手雲集的八一隊;2013年全運會男排決賽北京隊經過5局苦戰,挽救多個賽點最終奪冠的場面至今讓人津津樂道,但三大球北京隊近40年來在全運會上的優異表現卻屈指可數。

在上屆天津全運會上,北京隊還拿下了男排亞軍,女排首次登上領獎臺獲得銅牌。而到了陝西,除了"小男排"即U20男排拼到了一個第三之外,其餘皆無建樹。北京女足獲得第四、北京女籃獲得第五已是各自在近幾屆全運會上的最佳戰績,而北京男排已滑落到第七、北京女排更是根本沒有獲得決賽圈資格。男足近來的全運會不設成年組比賽,北京U20隊也只以第八收場,並不具備爭牌的實力。這就是北京三大球在全運會上的現狀,當然也基本反映了北京這些大球項目近年來在聯賽中的地位。

總體而言,北京競技體育的綜合實力近來有所下降,這是不爭的事實。全運會上各省、市在獎牌榜上的排名就是競技體育實力的綜合反映。除遼寧、北京名次下降之外,廣東、山東、浙江、江蘇、上海這些省、市在陝西全運會上都取得了與其地位相匹配的成績。北京代表團的成績和獎牌榜位置與天津全運會時相比下降了6個位次,可以說已經是處於中游。北京體育的決策者們需要有危機意識,讓競技體育重新成爲一張城市名片,肩負着重大的使命和責任。打造全國"體育之都"不能僅僅停留在設想和口號上。

本報西安專電/記者  劉艾林  統籌/汪浩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