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9月28日電 沿着G312國道往東行駛,會路過一條名爲花烏段的路,這裏地處新疆天山北坡經濟帶腹心,資源豐富,土地肥沃,路旁就是石河子143團的棉花田。石河子距離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大約150公里,被人們稱作“戈壁明珠”,曾入選全國“幸福百縣榜”。

張建新正在棉花田裏跟遊客介紹棉花的種植和採摘(陳改 攝)

石河子143團的棉花地(陳改 攝)

9月是石河子豐收的季節,這裏300多萬畝棉田即將迎來採摘期。一望無際的棉花白絨絨的,在夕陽下顯得格外喜人,張建新的50畝棉田就坐落在這裏。

“今年棉花收成特別好呀,價格也讓人樂開了花。”張建新撿起地上掉落的一朵棉花,笑着說道。

張建新今年56歲,生在新疆,長在新疆。他和老伴承包了約50畝棉花地,一年裏有40天的時間待在田裏。據張建新介紹,自從採用了專家推薦的新品種和機械化生產後,棉花的產量和價格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過去,每到收穫季節,農戶都要彎着腰撿拾棉花,僱人的成本也很高,在棉田裏勞作四五十天才能收完50畝地。棉花收購價格也不高,50畝地的收入只有一兩萬。

如今,這裏的棉花從種植、澆水、打藥到採摘已經全部實現機械化。播種用上了北斗導航技術,採摘也引入了無人駕駛的技術,大大解放了勞動力。張建新說,本地九家農機戶可以覆蓋整個鄉鎮,幾乎用不到人工,兩三個小時便能採摘完50畝,每畝地年產400多公斤。

張建新的棉田每畝可以獲得1400元到1500元的利潤。棉花價格較低時,政府會給農戶發放補貼,整體收入比較穩定。50畝地一年可以有七八萬的淨收入。

石河子143團棉田即將迎來採摘季(陳改攝)

農戶李娜正在教遊客正確採摘棉花的方法(陳改攝)

冬季農閒時,農業科技專家會來傳授種植知識,推介優良棉花品種。大家還可以參加各種興趣班,學習烘焙等技術。

不少農戶會利用農閒時間乾點零活或好好休息,張建新說,今年農閒時他打算出去旅遊。“現在日子好呀,養老都有保障。”

2020年11月,石河子被評爲“雙擁模範城”。時間退回清朝乾隆年間,這裏剛剛形成村落。之後,民衆因戰亂逃往外地,解放前只有少部分人散居在此從事牧業生產。50年代,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下屬兵團先後進入石河子墾荒。1956年,五萬河南人作爲第一批支邊青年來到新疆,其中來到石河子的有近兩萬人,這些人裏就有張建新的父親。

“我是兵二代呀,父親是轉業軍人,最早來的時候是帶着18個兵在二區十四連開荒。”

張建新的父親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河南人,在參加完抗美援朝後,於1956年轉業來到新疆支邊,隨後便在這裏娶妻生子。與他同批來的還有湖北、上海和江蘇等地的人,他們也和張建新的父親一樣,在這裏安家立業。

“張建新”這個名字是父親取的,包含“建設美麗新疆”的美好心願。據張建新介紹,和他同齡的夥伴大多都是此類名字,例如“建軍”“建疆”“爲民”“爲國”等等。

遊客正在棉田裏體驗棉花采摘(陳改攝)

在張建新的棉田對面有一位農戶大姐正在查看棉田,她身着一件粉色外套,戴着白色遮陽帽,圍着一條帶有蘋果圖案的頭巾。從棉田裏摘下一朵飽滿的棉花,她熱情地遞給身旁的遊客觀看。等到遊客拍完照後,她又小心翼翼地把棉花塞回了花莖,輕輕地按了一下,“放回去機器還能再收呢。”

他們都是石河子發展的見證者,也是黨和國家政策的受益者。他們細心地打理着棉花地,珍惜每一次播種和採摘,真心愛護着這片土地。

張建新有一兒一女,兒子和兒媳都是兵團的職工,目前在石河子軍墾汽車城從事二手汽車交易工作。女兒離家遠點,在烏魯木齊工作。“丫頭還沒結婚,年輕就要多出去闖闖嘛。”

張建新的父親作爲第一代支邊青年,是石河子的開墾者。他接過父親的重擔,成爲石河子的“兵二代”,而他的兒孫也會接棒成爲“兵三代”、“兵四代”,繼續守護、建設着這篇土地。

李家志、陳改、王佳琳、郭姝璇對此文有貢獻。 【責任編輯:劉世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