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解读来啦!下阶段货币政策怎么走?央行这次会议,传递了什么信号?

来源:金融时报

日前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1年第三季度(总第94次)例会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相较于二季度例会“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基本面判断,本次会议指出,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严峻复杂,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这一判断延续了此前7月30日政治局会议的判断。此外,本次会议还首次提出“要加强国内外经济形势‘边际变化’的研判分析”。

对此,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分析师王静文谈到,经济恢复不稳固主要体现在发展动能上。上半年出口和房地产仍是增长的主要支撑,但制造业投资、基建投资和居民消费的两年平均增速均未恢复到疫情之前的增长水平。而且,汛情、疫情都对经济恢复造成了干扰。不均衡主要体现在经济结构上,比如上游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加大中下游中小微企业经营压力。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从已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可以看到,受局部疫情反复、地产调控加码及能耗双控等因素影响,7月和8月消费、投资、工业生产增速等经济指标持续下滑。尽管当前就业数据仍然稳定,但监管层已注意到宏观数据的“边际变化”,继续部署稳增长。

本次会议强调“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一表述曾经在2020年一季度、二季度的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新闻稿中出现。实际上,8月23日召开的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上,央行已经重申“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并提出“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这一说法同样出现在本次会议新闻稿中。

金融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1%,较上月放缓0.2个百分点,已降至2002年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这是央行反复强调“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的一大背景。王青预计,四季度货币政策将向稳增长方向适度发力,信贷、社融增速四季度会有小幅回升。这也是稳定今年底明年初经济运行的基础。

8月PPI同比上涨9.5%,而本次会议没有提及PPI高涨。王青认为,这表明监管层判断工业品价格快速上涨是暂时的,也不会触发全面通胀。

货币政策工具方面,会议提及,进一步发挥好再贷款、再贴现和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等措施的牵引带动作用,用好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支持增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落实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延期工作。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董琦指出,货币政策更强调直达性和结构性,加大对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

此外,对于碳减排支持工具,会议的表述由二季度的“研究设立”变为“有序推动落地生效”董琦表示,这意味着定向支持碳减排的货币政策工具推出在即,结构性的资金价格以及流动性或都面临边际改善。

在利率水平方面,本次会议继续强调“继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潜力,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在银行资本方面,会议表示,支持银行补充资本,提高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王静文指出,6月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已降至14.48%。预计监管将继续支持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夯实基础,从而支撑信贷投放保持增长。

对于人民币汇率,会议表示,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坚持“风险中性”理念,加强预期管理,把握好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董琦表示,管理层更加注重引导汇率向长期均衡方向发展。

此外,本次会议还提及房地产市场发展。王静文指出,在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房企融资“三道红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之下,部分房企前期由于风格激进、杠杆率偏高,面临转型阵痛。这次例会就房地产问题表明了思路,即“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维护住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最后,会议还强调了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监管政策之间的协调。董琦表示,四季度地方债发行扩量、碳中和等政策持续,单纯依靠货币或财政政策难以应对复杂环境,产业政策特别是供给端的政策变化对于经济影响重要性明显提升,在此过程中需要把握好产业政策与货币、财政的协调配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