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深圳,記者 成孟琦)訊,港股新股市場一直倍受關注,今日有兩隻新股登錄暗盤,分別是東莞農村商業銀行和創勝醫療,截至暗盤收盤,兩新股分別跌4.8%與17.26%。

值得注意的是,9月27日,港交所一次性披露了6只新股的IPO申請,包括華東地區牙科連鎖牙博士、山東省第三大醫學影像供應商冠澤醫療、香港的進口食品商華富集團、未盈利醫藥公司新光維醫藥科技、風華秋實集團與電子產品供應商精達控股。

有券商認爲今年內港交所IPO申請量將超過200個,未來三個月新的申請將會逐漸披露,另外也會有不少企業選擇美股迴歸港股。

全國第五大農商銀行暗盤破發

隨着今日暗盤開啓,東莞農商行成爲全國第13家上市農商行,同時也是港股上市的第4家農商行。

東莞農商銀行以招股價下限定價,每股7.92港元,料集資淨額約88.82億港元。是次集資主要用作強化其資本基礎,以支持業務持續增長。上市聯席保薦人分別爲招商證券國際、招銀國際、農銀國際及工銀國際。

據悉,東莞農商銀行公開發售階段獲得0.22倍認購,因爲申請不足,一手中籤率爲100%,公開發售股份爲2582萬股,佔發售股份總數的2.2%。國際配售發售股份11.2億股,佔發售股份總數的97.8%。

作爲全國最大的地級市農商行,同時也是全國第五大農商銀行,東莞農商銀行在中國經濟活力最強的粵港澳大灣區集團化佈局已呈現。根據招股書,東莞農商行總資產由2018年底的人民幣4079億元人民幣增至2020年底的5484億元人民幣,年均複合增長率爲16.0%。截至2021年3月31日,總資產進一步增至人民幣5645億元。

東莞農商行的不良貸款率截至2018年、2019年及2020年12月31日分別爲1.27%、1.00%及0.82%,均低於香港上市的中國區域性銀行不良貸款率的算術平均水平。公司營業收入由截至2018年底的人民幣97億元增至2020年底的12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爲11.0%。

目前,全國已有12家上市農商銀行,分別爲重慶農商行、江陰農商行、無錫農商行、常熟農商行、蘇州農商行、張家港農商行、九臺農商行、廣州農商行、紫金農商行、青島農商行、瑞豐農商行和上海農商行。

未盈利生物醫藥新股呈現疲態

與東莞農商行一起登陸暗盤的創勝集團,是一家集發現、研究、開發、製造爲一體的臨牀階段生物製藥公司,已吸引不少全球知名基金成爲其股東,包括禮來亞洲基金、淡馬錫、ARCH Ventures Partners、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Teng Yue Partners、高瓴資本及紅杉資本中國基金等。

公開發售階段最引人注意的是,此次創勝集團IPO引入4名基石投資者,包括禮來亞洲基金、淡馬錫、卡塔爾投資局、中國國有企業結構調整基金,合共認購總額約6800萬美元,基於發售價爲每股16港元,根據相關基石協議,四基石投資者合共認購75.94%(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基石認購佔比之高,創港股IPO歷史紀錄。

公開發售階段創勝集團獲60.7倍認購,合共接獲59084份有效申請,一手中籤率15%,認購40手穩中一手。國際配售部分,發售股份最終數目爲2419.8萬股,相當於發售股份總數的60%。根據招股書,此次IPO募資中約82%,將用於公司管線候選產品的研發、爲進行中及計劃中的臨牀及臨牀前試驗、籌備註冊備案以及其他與商業化公司四款主打產品有關的步驟或活動撥資;約8%用於爲擴充管線及開發技術的業務發展撥資;約10%用於一般公司用途及滿足營運資金需求。

即使有衆多明星基金支持,創勝集團的暗盤仍然跌,截至28日暗盤收盤,創勝集團報13.18港元每股,跌17.26%每手賬面虧損1410港元。

似曾相識的場景,不禁讓人想起過去一週上市的堃博醫療。這家專注肺部疾病精準介入技術的公司,不但擁有全球唯一的實時圖像融合全肺導航技術,還擁有啓明創投、IntuitiveSurgical、清池資本、方源資本、百度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認可,並在IPO中引進瑞銀基金、清池資本、雪湖資本、鼎暉投資、Summer Capital、Springhill Fund、Artisan、Valliance、Exome等十家明星基石投資者認購。9月24日,堃博醫療以招股價上限18.7港元/股定價,首日跌破發行價近兩成。截至9月28日收盤,堃博醫療報15.1港元每股,已略“收復失地”。

有分析人士認爲,2020年醫藥股IPO市場環境好,引得今年醫藥股扎堆上市,只是連續幾個熱門醫藥股中籤率低、有明星基石加持依然破發,投資者這時更需要冷靜看待市場。中泰國際指出未盈利生物醫藥公司的風險點有三,一是市場競爭風險;另外,這些公司處於虧損中,收入尚不穩定;以及其所面臨的研發進度不及預期、結果不確定等狀況。

港交所前三季度全球融資額位列全球第四

根據港交所公佈數據,香港新股集資總額過去12年內曾7次全球奪冠。而根據2021年前三季度數據,港交所暫時居於上交所之後位於全球第四。

日前,德勤中國報告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納斯達克與紐交所延續上半年成績,繼續佔據全球融資額排行第一第二。而上交所受惠於全球最大新股的上市,超越港交所位列第三。另外,全球前十大新股融資額較去年同期增長21%,其中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新股的數量和融資額均佔總數的七成。

9月28日,畢馬威發表新股市場首三季回顧報告,指出香港首三季IPO市場募資總額創同期歷史新高,三季度上市宗數合計73宗,共募集資金2885億港元,內地科技公司繼續佔主流。畢馬威預計,隨着中國的新經濟公司相繼選擇在香港上市,今年香港將繼續成爲內地新經濟公司的首選上市地之列,全年香港新股市場集資金額或創歷史新高,達到5000億元。

距離2022年不足百天,根據港交所披露,仍有過百新股等待審覈;債券通“南向通”上週已啓動;MSCI中國A50指數期貨也將於不久之後的10月18日上線。熱鬧紛繁的市場當中,一方面是來自中國內地與香港的新股數量與融資額不斷創新高,另一方面是新股所面臨的種種問題,包括極高的認購熱度與同樣高的破發概率,暫時被上交所超越了的港交所將如何應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