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兩個副總裁辭職“下海”二次創業 科大訊飛“芯”事藏不住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盧曉 見習記者 閆曉寒 北京報道

兩位高管從科大訊飛(002230.SZ)辭任,轉身入職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峯實際控制的另外兩家公司。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家公司正處在科大訊飛的AI芯片產業鏈上。

9月27日,科大訊飛發佈公告稱,董事、副總裁胡鬱和陳濤因打造更完整人工智能產業生態的需要,向公司董事會申請辭去相關職務。當天《華夏時報》記者就兩位高管離任具體情況多次聯繫科大訊飛方面,但截至發稿,暫未得到回覆。

雖然科大訊飛進入智能語音領域多年,但該賽道競爭日漸加劇,要應對以BAT爲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及諸多創業公司的競爭和挑戰,科大訊飛需要打造更完整的人工智能產業生態。而隨着衆多AI企業下場造芯,一下有兩位高管離任並履新造芯相關方向,或許也是佈局芯片並不算早的科大訊飛開始加速的重要一步。

9月28日,科大訊飛股價收於53.36元,微降0.73%。這個數字相較科大訊飛今年6月出現的68.5元的52周股價最高點,已經縮水22%。

入職訊飛AI產業鏈企業

作爲科大訊飛的元老級人物,1999年科大訊飛創立之初胡鬱就加入了當時僅18人的創業團隊。22年過去,卸任副總裁的胡鬱,其新去向頗有“歸零”之感。

據《華夏時報》記者瞭解,胡鬱和陳濤過去在擔任科大訊飛董事、副總裁的同時,還兼任訊飛多家子公司執行董事或董事長。2016年,胡鬱任消費者事業部總裁,主要負責訊飛核心研發平臺、消費者事業羣業務;陳濤任智慧城市事業羣總裁。

2019年,訊飛進行組織架構調整,成立了行業戰略發展委員會、消費者戰略發展委員會、運營管理委員會,此前分管三大事業羣的三位輪值總裁不再分管特定的事業部,改任三個委員會主任一職。其中,胡鬱擔任公司消費者戰略委員會主任,對事業羣發展進行戰略性引導和部署,包括業務前進方向、競爭態勢分析、人才梯隊建設、文化塑造等。同時,陳濤出任科大訊飛戰略運營委員會主任。

截至9月27日,胡鬱、陳濤分別持有科大訊飛股份爲1341萬股、1300萬股。

雖然兩人均已向公司遞交辭呈,但他們的新去向仍是劉慶峯實際控制的科大訊飛AI產業鏈企業。實際上,在訊飛宣佈兩高管辭任當天,新任命書就已到位。

陳濤來到了言知科技。在9月26日言知科技舉行的工作會議上,劉慶峯宣佈任命陳濤爲言知科技副董事長。該公司由劉慶峯於2019年出資成立,是一家人工智能應用創新領域投資控股公司,重點孵化培育人工智能方向的創業項目公司。

天眼查顯示,言知科技由科大訊飛管理團隊控股,安徽省與合肥市政府基金共同參與,劉慶峯是實際控制人。另外,言知科技目前持有科大訊飛2.31%的股份,是科大訊飛的第五大股東。

胡鬱則出任聆思科技董事長。據記者瞭解,成立於2020年的聆思科技,由言知科技控股。聆思科技是訊飛“雲端芯”戰略中芯片環節的重要合作伙伴,專注於研發人工智能芯片及解決方案。聆思科技表示,接下來胡鬱將從戰略規劃、產品研發、商業模式、募集資金等領域推動聆思科技發展。

艾媒諮詢CEO張毅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陳濤和胡鬱兩位高管新任職的兩家公司,對科大訊飛的整個生態非常重要。他認爲,造芯是要解決科大訊飛的基礎問題,打造AI生態則是提升科大訊飛變現的能力。

對於科大訊飛老將辭任,去往劉慶峯控制公司的原因,互聯網分析師丁道師則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這一舉動或可類比騰訊的“賽馬機制”,將權力下放,通過內部的良性競爭,讓子公司或產品線倒逼公司改革和創新,同時讓員工以主人翁精神參與企業的發展。他認爲,“言知和聆思既可能會與訊飛形成競爭,也會與訊飛協同參與整個行業的競爭。”

丁道師還認爲,科大訊飛如果只是一家語音語義公司,想象空間有限。而科大訊飛佈局生態,將產業鏈上下游協同起來,則能夠打破增長的天花板。他認爲,科大訊飛在AI領域掌握了較多技術和專利,已經有了做生態的基礎。

訊飛“芯”事?

值得一提的是,科大訊飛在發佈董事辭任公告的同時,也公佈了新一期股權激勵計劃。公告顯示,此次激勵計劃激勵對象總人數爲70人,包括訊飛發佈該公告時在公司(含子公司)任職的中高層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業務)人員。以此來看,胡鬱、陳濤應不在激勵對象範圍內。

華安證券研報認爲,此次訊飛繼續發佈新一期股權激勵計劃,是爲了進一步維持核心骨幹成員的穩定性。而除了要保持核心團隊的穩定,科大訊飛還有其它焦慮。

雖然多年來,科大訊飛在智能語音領域市場佔有率居國內第一,今年上半年科大訊飛的營收和淨利潤增長也呈現高速增長,但從中報來看,科大訊飛支出成本的壓力正在不斷加重,原因則與芯片有關。

今年上半年,科大訊飛的經營性現金流較上年同期大幅減少67.5%。科大訊飛解釋稱,經營性現金流出現降幅主要是上半年支付解決方案項目及芯片備貨等經營性貸款增加所致。科大訊飛總裁吳曉如在今年8月份的業績說明會上也表示,訊飛今年爲了芯片的保供多支出了兩個億。

而兩位高管的離任或許也是科大訊飛加速芯片佈局的一環。

9月27日,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對科大訊飛未直接參與芯片佈局提問,科大訊飛回應稱,公司在芯片領域的主要策略是發揮人工智能的核心算法優勢,和芯片領域的各家生態夥伴共同發展。“聆思科技是科大訊飛在芯片領域的重要合作伙伴,公司與聆思科技的深度合作,將有助於科大訊飛在萬物互聯時代人工智能整體解決方案的完整競爭力。”

“在缺芯的大背景下,科大訊飛加大芯片佈局,不僅能補充其基礎產品佈局的重要環節,未來其自研芯片也可以爲整個市場供貨。”張毅說道。

但對於較晚佈局芯片的科大訊飛來說,其面臨的挑戰並不小。根據賽迪顧問數據,中國AI芯片市場規模會在2021年達到305.7億元,增長率更是高達57.8%。面對廣闊的市場和機會,各大互聯網巨頭和創業公司都在發足馬力,進軍芯片領域。

以BAT爲代表的互聯網巨頭早已下場造芯,2010年,百度就開始嘗試研發AI芯片,阿里和騰訊也在2017、2018年佈局芯片業務。創業型AI企業如思必馳,在2019年就發佈首款AI芯片,還成立了芯片公司。科大訊飛也在2019年宣佈進入芯片領域。

張毅認爲,雖然中國整體芯片能力並不弱,但在高性能的微小芯片方面“卡脖子”較爲嚴重,仍需時間突破。“在芯片領域,各企業在人才和資金方面的投入顯然不會小。如果訊飛有足夠的投入,儘管市場競爭激烈,未來訊飛還是能夠分得一杯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