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破除互联网流量欺诈!中国信通院推移动互联网基础标识体系,10月大规模公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王俊 北京报道  数字广告的蓬勃发展与可视利润之下,互联网催生了大量广告流量作弊行为。

为有效打击黑产,保护互联网数据隐私,推动互联网产业健康发展,中国信通院于9月29日下午召开“移动互联网匿名反欺诈标识研讨会”,推出该院自主研发、独立运营的移动互联网基础标识体系“卓信ID”,解决行业痛点。据介绍,该体系即将进行大规模公测。

近年来,数据已经成为新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为提升社会公共治理和商业效率提供了强大引擎。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互联网用户数量不断扩大,互联网营销和线上流量经济红利快速崛起。

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黑产,诸如不断伪造的互联网虚假流量,正在大量套取企业的营销投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移动广告市场蓬勃发展,广告流量却良莠不齐。2020年,全球移动广告作弊规模达数十亿美元。广告作弊不仅给广告主造成巨大损失,也干扰了广告行业的良性生态。同时,在作弊与反作弊的对抗中,黑灰产的作弊技术和手段不断升级,对虚假流量的识别也需不断更新策略。

随着《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生效,如何在保护个人隐私数据和企业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数据价值,需要更加有效的路径。

从行业情况来看,当前,移动互联网存在全行业ID体系不统一、各自为战,以及设备标识易被篡改、易伪造情况,无法有效辨识真伪。

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信通院推出了“卓信ID”的方案。据中国信通院泰尔终端实验室专家介绍,该系统是中国信通院完全自主研发、独立运营的移动互联网基础标识体系。“卓信ID”参考了DNS的设计理念——即在中国信通院设立卓信ID的根节点,仅用来分配和维护匿名化的卓信ID数据。同时,设立若干二级节点,为互联网企业提供流量验证、标识查询等服务——使得ID的分配和ID的服务分离。

基于卓信ID具备的受控机制、过期机制、匿名机制等,用户在保障隐私的前提下得到了有效标识。同时,为了满足我国互联网企业的海量请求,“卓信ID”将设立多个服务商进行服务,从而缓解请求压力,消除单点故障,同时引入竞争机制,促进高效服务。

据介绍,目前,卓信ID已经完成了内部测试,完成了千万级设备的稳定性验证。经过验证,卓信ID可以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10月中国信通院将开展大规模公测。 

(作者:王俊 编辑:李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