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貴陽殘奧健兒凱旋

9月29日,從東京殘奧會載譽歸來的貴陽市羽毛球運動員楊秋霞、程和芳和她們的教練張先明,乘飛機從北京飛回貴陽。

在剛結束不久的東京殘奧會上,楊秋霞在羽毛球女子單打SU5級別比賽中獲得了中國本屆殘奧會羽毛球項目上的首枚金牌,這也是殘奧會歷史上的首枚羽毛球金牌。程和芳摘取羽毛球女子單打SL4級別比賽桂冠和羽毛球女子雙打SL3-SU5級別比賽銀牌。

當天下午,省、市殘聯、疾控部門的工作人員和運動員的家人、親朋好友代表早早來到機場等候。三人一走出機場大廳,就受到大家的熱烈歡迎,收到送上的鮮花。貴陽市殘聯工作人員展開橫幅,祝賀她們凱旋。

據悉,楊秋霞和程和芳經過短暫的調整後,將於10月中旬奔赴西安,參加全國殘疾人運動會,繼續向金牌發起衝擊。

  • 延伸閱讀

楊秋霞:獨臂女孩改寫人生命運

2008年,10歲的楊秋霞以游泳運動員的身份被選送到貴州省殘疾人游泳集訓隊,因爲"怕"水,經過一番輾轉,被羽毛球教練車軍一眼相中,陰差陽錯成了羽毛球運動員。對於失去左臂的她來講,每天6個小時的訓練,起初經常會在運動中因爲失去平衡而摔倒。"光是揮拍,每天就要重複上千次。"楊秋霞說。

這些日常辛苦枯燥的訓練,曾經讓她一度想要放棄。但轉念想到大家一起訓練的快樂,那些枯燥的基本功便也不是太難熬的事情。因爲貴陽市在羽毛球項目中有着傳統優勢,所以楊秋霞的進步也非常神速。

"坦克"是楊秋霞的外號,因爲賽場上的她表現霸氣,碾壓能力也十分強悍。但年少時的小秋霞,卻也會因爲輸掉比賽而偷偷趴在教練背上抹眼淚。當年,剛練了2年多的她首次參加全國殘疾人錦標賽,因2分之差與冠軍失之交臂,雖然難過,但也從側面讓她看見了自己的潛力,堅定了她走下去的信心。

尤其是2015年,在後來的一系列賽事中,楊秋霞不斷爭金奪銀。如今,學習羽毛球已經13年的她,先後在亞洲殘疾人青年運動會、亞洲殘疾人錦標賽、亞洲殘疾人運動會、世界殘疾人羽毛球錦標賽和殘疾人奧運會的羽毛球SU5級別個人女單上獲得冠軍,完成了殘疾人羽毛球項目個人賽的"大滿貫"。

程和芳:超越自我靠拼搏精神

程和芳自小就很喜愛打羽毛球,但先天性髖關節脫位致左下肢肢體殘疾的她,是怎麼克服身體上的短板訓練步伐的?對此,程和芳曾表示,首先是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不要去想太多。

打球這些年,程和芳拿遍了各種大賽的金牌,但也因此落下傷病。除了髖關節外,她的跟腱、膝蓋、手肘都有傷痛。"最嚴重時就彷彿是有鋸子,24小時不停地在你骨頭上來回拉鋸着。"程和芳向記者描述說,讓人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躺也痛、睡也痛。

和所有殘疾人運動員一樣,幾年前,當聽聞羽毛球將要正式成爲殘奧會項目的時候,程和芳便有了更多動力和期待,併爲此備戰了5年之久。在出徵東京殘奧會之前,她曾表示要儘量能夠站在最高領獎臺。如今,這個26歲的姑娘願望達成,並且憑藉這枚金牌實現了殘疾人羽毛球項目上的個人"大滿貫"。

張先明:運動員的"助夢者"

曾經是羽毛球國家隊運動員的張先明,因爲傷病的原因,1999年退役了。隨後擔任貴州省、貴陽市殘疾人羽毛球隊主教練。平日裏,她更多是負責運動員的下肢訓練。爲了幫助殘疾人隊員克服生理上的缺陷,張先明不斷改進訓練方案。不僅在訓練時上場給運動員做示範進行專業球技指導,訓練結束後,還不厭其煩地給隊員進行動作分析,糾正訓練中出現的問題。晚上,她還會給程和芳等隊員進行熱敷等物理理療。

這些年,張先明和車軍帶領着隊員經歷了大大小小許多次比賽。比賽有輸有贏,贏了不驕傲,輸了不氣餒。張先明常常對隊員說,拼搏的目的、球賽的輸贏,不僅是爲了登上領獎臺,更是爲了戰勝自己,磨鍊意志纔是最終目的。也正是張先明夫妻身上這種沉得下來的心態,才讓貴陽市的一衆羽毛球隊員在國際大賽中多次獲獎,在多個項目中保持世界一流水平。

車軍:身兼數職的大家長

車軍曾經是一名羽毛球運動員,退役後任教羽毛球已經22年。根據分工,車軍協助張先明的工作,負責運動員的上肢訓練。在他看來,楊秋霞是個訓練相當刻苦的運動員,訓練量通常能比同期運動員多上一倍。在車軍的手機裏,記者就看到這樣一張訓練照,腳底厚厚的老繭被磨通,露出細嫩的新肉。原來,楊秋霞在發現腳底的不適後,爲繼續訓練,忍痛找來紗布和繃帶,緊緊纏住新肉進行練習。車軍發現其姿勢怪異,此時,血水裹挾着汗水早已浸溼了她的鞋襪。

車軍不僅是隊裏的教練,在生活中還是隊員的大家長。首次帶着年齡尚小的楊秋霞出國比賽時,清早6點,楊秋霞就會在車軍的房外拍門:"老車,快起來,給我扎頭髮。"到了賽場上,車軍不僅要給楊秋霞等隊員分析賽場情況、鼓勁,還要幫着他們熱身、按摩放鬆。以至於外國選手都有些懵,這個人到底是教練、體能師還是隊醫?"都是!"車軍總是微笑着回答。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湯利/文 鄭宇瀟/圖

編輯:歡喜 | 審校:九月 | 簽發:安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