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涌

上世纪四十年代,位于山东西南部的济宁,战火纷飞。一所培养护士的教会医院开始招收学生,年轻的王洁卿,跻身其间。

王洁卿自小聪明,是块念书的料。四年护理学习,将她培养成一名专业的护士。但她心中总有怒火,赖以庇护的教会学校,校长竟是一位日本人。

“我看见一个卖柴火的人,拿着锅饼吃着走,忘了给日本人鞠躬,啪一个嘴巴就打上来。从前门外不是有河沟嘛,都打到里头了,我亲眼看见,那时我是学生。后来我的文凭上写的是新纳知行校长,我一生气,文凭都撕了。”——整理自王洁卿采访。

伴随着被撕毁的毕业证书,王洁卿告别了战争时期这段异常苦涩、需小心行事、看不到未来的生活。1945年,她离开山东来到北京,进入同仁医院任职护士长。王洁卿,即将以她意想不到的方式,见识护理的力量所在。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护理工作开展艰难,每万人中仅有护士0.51人。还未等到护士队伍发展壮大, 抗美援朝战争就爆发了,大批医护人员前往距离战场最近的后方医院,只为挽救手足于水火。王洁卿和其他护理同伴,组成一个仅有5人的小分队,她们的任务是同时护理近50名身负严重骨伤的战士。

“当时我们的国家很困难,抗美援朝,我们国家都没有几架飞机。”

“伤员有没有胳膊的,有没有手的,有没有腿的,我看到心里非常着急。该怎么护理他好,那会儿条件不好,住的床还有臭虫,就想办法怎么把臭虫消灭,怎么把床弄干净了,叫病人不能受这样的痛苦。喂他饭,照顾他,关心他,给他擦擦,换换药什么的,一天到晚守在他身边。”

前行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也让王洁卿分明感受到了成为一名护士的荣光!特殊的经历,生死的体会,让王洁卿开始在风雨中颠簸前进。1956年,为救治在战争中染上肺结核的抗美援朝战士,卫生部组织了一支胸外科手术队。他们去往甘肃、山西、陕西、内蒙古等贫苦地区,为当地带去了先进的医药条件,王洁卿也因此重新回到了她惦念的战士们身边。

“你要看他的病情怎么变,尿是什么颜色,变色没有,每天尿多少量,这都要记载。他有时很苦恼,你也要解决他的思想问题,跟他谈心,让他想开,你比儿女都孝顺。”

手术队一去便是两年,两年间王洁卿仅有一次路过北京,有机会回家看望年幼的女儿。

如手术队一般高强度的工作,似乎咔嚓一下就被拍了下来,存档在记忆里,并成为王洁卿前半生的真实写照。在新中国医疗事业艰难迈进的时期,她投入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唯一一次请假,是因为关节炎的疼痛已无法忍受,只能卧病在床。

“病假,我每天都能看见她,特别好,因为以前见到妈妈的时候很少。”

“但是回来以后,我又想去说话,又有点陌生似的。后来我妈妈说西茵你过来过来,你站在这桌子上,我看看你长高了没有。我印象特别深。一看,我比那桌子高出了半头,妈妈就说你长高了长高了,真好。印象里还给我带了一双小红皮鞋,我到现在都没忘,特别高兴。”———王洁卿女儿回忆

燃烧

1978年,在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上,前卫生部长江一真同志明确指出:“护理工作是一门科学,是一个专业。”随之,护理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此时的王洁卿,又肩负起中华护理学会北京分会秘书长的工作,而这一工作的变动,也让她对“护士”有了更细致也更深远的思考。

王洁卿经历过关节炎的折磨,对护士工作的劳苦有着深刻体会。她决定与护理界的老前辈一起为护士们发声,为此她和前辈们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写申请材料,终于在他们的努力下,为护士争取到了一双特殊又舒适的护士鞋。

1965至1975年,经历了10年的停滞,护理队伍急需大量且快速的人才培养。与此同时,王洁卿也意识到护理将要走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很快,北京市西城区北纬路59号,一座崭新的、现代化的教育中心拔地而起。

“我要求她们学习英语,因为有时候要接待外宾,护士必须要懂英语。”

“我建立了一个教育中心,有教师,有脱产的干部管这个教育中心,办学习班,配备氧气筒,配备病床,教室的座椅板凳。那时候外国人来北京参观,都到我们的学会教育中心参观。”

无悔

王洁卿60年不曾脱离护理事业,她从一个普通懵懂的小护士,成长为新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的推动者之一,培训了一批规范的、专业的护士,为后来护理事业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王洁卿100岁了。她与党携手走过百年,也用毕生践行了成为护士时那最初的誓言“终身纯洁,忠贞职守,勿为有损之事,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尽力提高护理之标准,慎守病人家务及秘密。竭诚协助医生之诊治,务谋病者之福利。谨誓!”

更多关乎民族大业、救治大任的故事,敬请关注北京广播电视台生活频道6月26日起每周六19点45分播出的25集大型纪录片《共和国医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