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前國手淺析國內排球青訓:校園排球是待開發的金礦

中新網客戶端9月7日電 北京男排前主帥李牧日前在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國"三大球"發展論壇上,就中國排球運動青訓體系發展現狀發表自己的見解。他表示,校園排球尤其是大學排球對於專業運動員選拔是一座有待開發的金礦。

李牧指出,目前國內排球青訓體系從二級開始分爲兩個系統--專業隊體系和學校體系,且兩者並不兼容。專業隊按照自己的培訓體系,青年隊--成年隊--國家隊--退役再就業。而學生球員在校學習、生活,訓練、比賽,直至大學畢業。

李牧表示,從全國來看,排球青訓在各省、自治區開展並不平衡,山東、江蘇是排球青訓開展和輸送都比較好的省份。還有一部分省份排球青訓開展也很好,但學生球員打排球的目的是爲了獲得進入更好學校,對進專業隊興趣並不大。

在李牧看來,造成這種狀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專業隊的球員在成長過程當中淘汰率比較高,一旦中途被淘汰,再次返回學校繼續學業的難度較大;其次,從初中進入專業隊後的文化學習不繫統,與學校教育體系脫節,退役後再就業渠道狹窄;以及,各省市排球專業隊待遇普遍不高,吸引力不足。

李牧說,日本和美國等國家的排球發展模式值得借鑑。"美國和日本排球青訓體系的共同特點,是他們沒有獨立的專業隊的訓練體系,所有的排球發展訓練全是在學校裏展開。"爲什麼這樣還可以有層出不窮的人才湧現出來?

李牧表示,美國、日本不斷吸引人才從事排球運動有諸多原因。比如有好的激勵機制,讓學生不僅可以獲得獎學金,減輕家庭的經濟壓力,還可以獲得上更好學校的機會。而"青少年階段學生球員在校進行文化課學習和排球訓練,兩手抓,兩手都不誤"

此外,大量的高水平的教練在學校執教,學校的高質量訓練和競賽水平讓球員不斷進步和提高。而職業俱樂部待遇吸引力也是讓學生球員有動力去努力訓練,簽約更好的俱樂部合同的驅動力。

更重要的是,學生在畢業以後可以再進行職業排球和社會就業的雙向選擇。科學合理的競訓安排,同樣使得球員不會透支運動熱情和運動潛力。

在李牧看來,校園排球,特別是大學排球對於專業隊來說是一座有待開發的金礦。而在國內,兩個青訓體系的相互兼容也是有成功範例。李牧舉例說,上海男排球員武鵬智之前曾是北京交通大學學生,大學期間就借調北京青年隊參加全運會比賽。畢業後,武鵬智選擇加盟上海男排,作爲絕對的主力獲得了排球聯賽和全運會男排冠軍,併入選國家隊。

李牧表示,排球運動有自身的特點,作爲一個運動項目發展一定要與時俱進,緊跟時代步伐的,"如何完善我國青少年排球體系,讓專業隊和學校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人才共享,是一個關乎排球發展,也是關乎中國體育發展的課題。"(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