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电影《长津湖》,感叹先辈们的战斗如此悲壮,同时也很想搞明白:长津湖为什么那么冷?

先看地理位置,长津湖位于朝鲜东北部的盖马高原,是长津江上游为发电站蓄水的人工湖。盖马高原海拔1000—1500米(最高峰达海拔2522米),是整个朝鲜半岛地势最高的区域,因此也有“朝鲜屋脊”的称号。尽管与中国北方纬度相当,由于海拔较高和独特的海陆位置影响,让盖马高原的气温远远低于同纬度的北京。类似于青藏高原,盖马高原蓄热能力较弱,加上冬季需要直面南下的寒潮,时常受到日本海水汽影响,极易形成降雪,称得上是一片“苦寒之地”。

再看当时的气象条件,是50年一遇的寒冬,根据《抗美援朝战争史》记载,1950年10月下旬,长津湖地区开始降雪,气温急剧下降。到11月下旬,气温已下降到-27℃左右,到处是白雪覆地。进入朝鲜第一周,志愿军战士遇到的是50年一遇的寒潮。这股寒潮与“拉尼娜现象”和极地涡旋有关。极地涡旋(又称“极涡”),指的是两极附近中高层大气内终年存在的冷性大低涡,它的强度和位置变化对中高纬天气有较大影响。战役发生时,长津湖地区的最低气温在零下35℃左右。志愿军长期埋伏在山脊上,风力更大,气温低至零下40℃。

所以,综合因素导致在朝鲜战争期间,长津湖地区极为寒冷,导致气温接近零下40℃,加剧了长津湖之战的惨烈。我们回溯那段历史,致敬英雄!致敬最可爱的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