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敬老节。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如今又增加了敬老的内涵。《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虽然没有老人节,但有敬老养老的法律,有养老救助模式,北京交通广播《1039听天下》搜集资料发现,中国古时候就设有专门的养老机构。下面就跟随《1039听天下》了解一下2000年前中国的养老制度。

汉代对持有手杖的老人不敬,一律斩首弃市

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所出土的汉代“彩绘木鸠杖”

把养老尊老敬老明确成法律条款,并不是现代才有的事情。中国历史上的尊老法案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早在汉朝建立之初,汉高祖刘邦就推出了一系列敬老、养老的政策法规。最先出台的《受粥法》中规定,凡年龄超过90岁的老人,一律由政府负责赡养,国家按月发放粮食。此外,其子孙妻妾也会得到政府的食物救济。

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90岁高龄更可谓凤毛麟角,所以实际受益者屈指可数。为此,汉文帝时期,朝廷又颁布了一部养老法律《王权诏书令》,其中规定:对70岁以上的老人,必须人人尊敬,而且,只要不是犯了杀人伤人的重罪,就可以享受不被起诉、不被判刑的待遇。

《王权诏书令》还规定,年纪60岁以上、无子女的孤寡老人,如果经商的,就免除一切捐税,同时还可以经营国家专卖的酒类等商品。如果有社会上的家庭愿意领养照顾孤寡老人,国家还要给予一定的物质补贴。另外,对于身体有残疾的老年人,各地区政府不得派遣徭役,也不能进行抓捕责罚等行为。在法律上给老人予以了特殊的保护。此外,还有最重要的一条,国家还给年纪超过70岁的老人颁发特制的手杖一根。这种“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是一种优待凭证和地位标志,如现在的老年卡一样。凡持有这种手杖的老者,官府衙门等地可以自由出入,经商免税,最重要的是,可以享受俸禄600石,相当于当时县长级别的待遇。法律最后还明确指出,对于持有这种手杖的老者,官吏、民众不得欺负侮辱,如果有人违反,一律斩首弃市。

南北朝建立中国最早的敬老院——六疾馆

除了制定养老法规,中国历朝历代的政府,都会设立专门的养老机构。

南北朝时期,南齐出现了中国最早的敬老院——六疾馆。六疾馆是由文惠太子萧长懋(458年—493年)安排建立的,相当于当时的官方慈善机构,除了老年人,无家可归的穷人或是一些孤寡之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一席之地。

到了唐朝的武则天当政时期,朝廷设置了名为悲田养病坊的机构。这种机构一般挂靠在寺院的下面,作为民间奉养老人、接济穷困潦倒民众的慈善机构。唐玄宗继位以后,朝廷又将悲田养病坊划归国家直接管辖,让它成为国家正式的收容孤老贫困病患的安养机构。同时,唐朝政府又从僧侣中挑选专职人员,任命为悲田养病使,负责机构的日常管理,而经费大都来自于善男信女的捐献。不过,到了唐武宗时期,政府开始排斥佛教,将“悲田”两字去掉,改称为养病坊,并且任命地方官员管理其中事务,分配田地作为经费来源。

元朝初年,因为多年战乱,离散的民众数量增多。忽必烈采纳汉人谋士的建议,设立了名为“众济院”的敬老机构,对失去生存能力的老人给予救助和收养。在取得初步成效之后,元朝将这个机构改名为养济院,推广到了全国。

之后的明清两朝,完全沿用了元朝的这个模式,同时还扩大了养济院的受益人群。明太祖朱元璋在他颁布的《大明律》里明确写着,不光是孤寡老人,凡是生病且无依无靠的人或是失去谋生能力的人,都可以得到养济院的照顾。各地官府如果有没照顾到的行为,主要长官就接受杖60,也就是打60板子的处分;如果官员有克扣养济院衣物、口粮的行为,一经发现一律以监守自盗问责。

宋朝中国古代养老制度最健全的王朝

宋朝的养老体系,值得专门说说,因为它拥有堪称中国古时历朝历代最完备的养老体系。那时的老人有多幸福呢?

北宋初年,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文化也有了不小的进步,医疗水平提高,人民的平均寿命延长,有养老问题的人口数量自然也就多了。于是,宋朝政府首先提出了依靠子女养老的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家里有高龄老人,朝廷在税负徭役上会给予一定的照顾。这个方法,与我们今天对赡养父母的子女扣减个人所得税的方式类似。根据《宋史》记载,在宋真宗时期,朝廷明文规定,凡是家中有80岁以上父母的,朝廷每年会拨给茶叶、布匹,作为老人的生活资金,另外,还会免去子女的徭役,让他们有精力照顾好自己的父母。

而那些没有子女赡养的老人,该怎么办呢?宋仁宗时期,名臣范仲淹注意到了这一问题,于是他创立了一种名为“义庄”的养老救助模式。所谓义庄,就是类似于今天的基金会或是养老保险。按范仲淹的构想,以各地宗族为单位,分别设立一个义庄,由宗族中的人缴纳资金或是土地,然后通过对资金的利用或是土地收到的地租,形成一种滚动增长的模式,用这种增长带来的收益赡养宗族中的老人。为了做好表率,范仲淹率先在他家的范式宗族里设立了义庄,还捐了一大笔钱和几块土地,通过投资收益,给族群中6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拨发三斗白米,每年下发一匹布,满足老人的日常生活,如果老人因病去世,可以从义庄得到一笔丧葬费用。如此的养老方式,堪称人性。

范仲淹的义庄模式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进入南宋以后,这个模式在全国得到了推广。南宋朝廷干脆以国家名义,在各地政府设立专项基金,使得这种福利的覆盖面超过了一般的宗族概念。

当然了,宋代的这种养老基金模式往往针对的是有一定自理能力的老人,对于那些失去自理能力的人,朝廷还设置了专门的养济院进行安置。通过这种养济院与养老基金并行的模式,宋朝妥善照顾了国内大部分的老年人。

古时退休官员终身领取俸禄

前面所说的都是无固定收入的普通民众的养老问题,那么对于作为国家管理者的官吏们来说,他们是怎样退休养老的呢?

在古代,把国家公务员的退休称为致仕。一般情况下,国家的官员是70岁致仕,也就是退休。当然,如果因为身体原因或是犯了政治错误的话,致仕的年龄可能会略微提前。关于这个致仕制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因为在奴隶社会之前,奴隶主之间实行的是宗法制、分封制和世袭制,说白了就是国家官员终身制,因此也就不存在退休养老的问题。而到了春秋战国之后,分封制被郡县制替代,伴随着新制度一起诞生的,还有官员的任免、考核和升迁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与此同时,退休制度也就自然随之产生了。

至于为什么选择70岁作为退休年龄,可能是参考了《尚书》中的说法。《尚书》记载:“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意思是说,为官的到了70岁,就要告老还乡了。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的《尚书》,一直是后世知识分子的必读书目和行为参考。所以自然而然的,70岁作为一个退休年龄的标杆,就这么被确定下来了。

当然,所谓致仕这个概念也不是定死不能变的,比如元朝的郭守敬,因为对国家贡献巨大,到了70岁他申请退休时,报告打上去3次,全被皇帝否了回来,要求他坚持工作,不准退休。

那么,退休回家的官员靠什么生活呢?从汉朝到清朝的两千年间,一直实行着退休官员终身领取俸禄的制度,凡是退休的官员,依然可以和在位的时候一样,按月从国家领取退休金,确保他们晚年的安逸生活。退休金会在原有工资的基础上减免,减免标准是参考官员退休前的职位高低和功业的大小。

具体标准,各个朝代也是各不相同,通常分为:全俸、半俸、三分之一俸和四分之一俸等级别。如果是一位宋朝的官员退休,那么恭喜他,因为他生活在了中国历史上最富裕的年代。凡是宋朝官员退休,除了一律可以领取全额俸禄之外,逢年过节还可以领取国家的过节费、特殊补助等等,不仅个人生活富足,全家都可以达到小康以上的水平。而如果是元朝的官员退休,那就比较命苦了。元朝对于退休官员的俸禄非常严苛,除了高级官员和朝廷重臣在退休后能够得到皇帝的特别赏赐、领取一半俸禄之外,其他官员一律自谋生路,国家不提供一分退休金。这种严苛的退休制度,也造成了元朝严重的政府腐败,凡是当官的人,都为了提前挣出一份退休金,而大肆地贪污受贿。所以说,元朝的短命,从某种程度上,也和这种严苛的制度有一定的关系。

老龄化已经成为现在中国的一个紧要问题,其实敬老养老的事情,从古至今一直都存在,老龄化社会的压力,也绝不只是现代社会才存在的。参考古代的敬老养老制度,或许也能为今天的人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吧。

作者:陈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