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農曆九月初九,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也是敬老節。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着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如今又增加了敬老的內涵。《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每年農曆九月初九爲老年節。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代雖然沒有老人節,但有敬老養老的法律,有養老救助模式,北京交通廣播《1039聽天下》蒐集資料發現,中國古時候就設有專門的養老機構。下面就跟隨《1039聽天下》瞭解一下2000年前中國的養老制度。

漢代對持有手杖的老人不敬,一律斬首棄市

甘肅武威磨嘴子漢墓所出土的漢代“彩繪木鳩杖”

把養老尊老敬老明確成法律條款,並不是現代纔有的事情。中國歷史上的尊老法案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早在漢朝建立之初,漢高祖劉邦就推出了一系列敬老、養老的政策法規。最先出臺的《受粥法》中規定,凡年齡超過90歲的老人,一律由政府負責贍養,國家按月發放糧食。此外,其子孫妻妾也會得到政府的食物救濟。

在“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年代,90歲高齡更可謂鳳毛麟角,所以實際受益者屈指可數。爲此,漢文帝時期,朝廷又頒佈了一部養老法律《王權詔書令》,其中規定:對70歲以上的老人,必須人人尊敬,而且,只要不是犯了殺人傷人的重罪,就可以享受不被起訴、不被判刑的待遇。

《王權詔書令》還規定,年紀60歲以上、無子女的孤寡老人,如果經商的,就免除一切捐稅,同時還可以經營國家專賣的酒類等商品。如果有社會上的家庭願意領養照顧孤寡老人,國家還要給予一定的物質補貼。另外,對於身體有殘疾的老年人,各地區政府不得派遣徭役,也不能進行抓捕責罰等行爲。在法律上給老人予以了特殊的保護。此外,還有最重要的一條,國家還給年紀超過70歲的老人頒發特製的手杖一根。這種“王杖長九尺,端以鳩鳥爲飾”,是一種優待憑證和地位標誌,如現在的老年卡一樣。凡持有這種手杖的老者,官府衙門等地可以自由出入,經商免稅,最重要的是,可以享受俸祿600石,相當於當時縣長級別的待遇。法律最後還明確指出,對於持有這種手杖的老者,官吏、民衆不得欺負侮辱,如果有人違反,一律斬首棄市。

南北朝建立中國最早的敬老院——六疾館

除了制定養老法規,中國曆朝歷代的政府,都會設立專門的養老機構。

南北朝時期,南齊出現了中國最早的敬老院——六疾館。六疾館是由文惠太子蕭長懋(458年—493年)安排建立的,相當於當時的官方慈善機構,除了老年人,無家可歸的窮人或是一些孤寡之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一席之地。

到了唐朝的武則天當政時期,朝廷設置了名爲悲田養病坊的機構。這種機構一般掛靠在寺院的下面,作爲民間奉養老人、接濟窮困潦倒民衆的慈善機構。唐玄宗繼位以後,朝廷又將悲田養病坊劃歸國家直接管轄,讓它成爲國家正式的收容孤老貧困病患的安養機構。同時,唐朝政府又從僧侶中挑選專職人員,任命爲悲田養病使,負責機構的日常管理,而經費大都來自於善男信女的捐獻。不過,到了唐武宗時期,政府開始排斥佛教,將“悲田”兩字去掉,改稱爲養病坊,並且任命地方官員管理其中事務,分配田地作爲經費來源。

元朝初年,因爲多年戰亂,離散的民衆數量增多。忽必烈採納漢人謀士的建議,設立了名爲“衆濟院”的敬老機構,對失去生存能力的老人給予救助和收養。在取得初步成效之後,元朝將這個機構改名爲養濟院,推廣到了全國。

之後的明清兩朝,完全沿用了元朝的這個模式,同時還擴大了養濟院的受益人羣。明太祖朱元璋在他頒佈的《大明律》裏明確寫着,不光是孤寡老人,凡是生病且無依無靠的人或是失去謀生能力的人,都可以得到養濟院的照顧。各地官府如果有沒照顧到的行爲,主要長官就接受杖60,也就是打60板子的處分;如果官員有剋扣養濟院衣物、口糧的行爲,一經發現一律以監守自盜問責。

宋朝中國古代養老制度最健全的王朝

宋朝的養老體系,值得專門說說,因爲它擁有堪稱中國古時歷朝歷代最完備的養老體系。那時的老人有多幸福呢?

北宋初年,商品經濟快速發展,科技文化也有了不小的進步,醫療水平提高,人民的平均壽命延長,有養老問題的人口數量自然也就多了。於是,宋朝政府首先提出了依靠子女養老的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如果家裏有高齡老人,朝廷在稅負徭役上會給予一定的照顧。這個方法,與我們今天對贍養父母的子女扣減個人所得稅的方式類似。根據《宋史》記載,在宋真宗時期,朝廷明文規定,凡是家中有80歲以上父母的,朝廷每年會撥給茶葉、布匹,作爲老人的生活資金,另外,還會免去子女的徭役,讓他們有精力照顧好自己的父母。

而那些沒有子女贍養的老人,該怎麼辦呢?宋仁宗時期,名臣范仲淹注意到了這一問題,於是他創立了一種名爲“義莊”的養老救助模式。所謂義莊,就是類似於今天的基金會或是養老保險。按范仲淹的構想,以各地宗族爲單位,分別設立一個義莊,由宗族中的人繳納資金或是土地,然後通過對資金的利用或是土地收到的地租,形成一種滾動增長的模式,用這種增長帶來的收益贍養宗族中的老人。爲了做好表率,范仲淹率先在他家的範式宗族裏設立了義莊,還捐了一大筆錢和幾塊土地,通過投資收益,給族羣中60歲以上的老人,每月撥發三鬥白米,每年下發一匹布,滿足老人的日常生活,如果老人因病去世,可以從義莊得到一筆喪葬費用。如此的養老方式,堪稱人性。

范仲淹的義莊模式確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進入南宋以後,這個模式在全國得到了推廣。南宋朝廷乾脆以國家名義,在各地政府設立專項基金,使得這種福利的覆蓋面超過了一般的宗族概念。

當然了,宋代的這種養老基金模式往往針對的是有一定自理能力的老人,對於那些失去自理能力的人,朝廷還設置了專門的養濟院進行安置。通過這種養濟院與養老基金並行的模式,宋朝妥善照顧了國內大部分的老年人。

古時退休官員終身領取俸祿

前面所說的都是無固定收入的普通民衆的養老問題,那麼對於作爲國家管理者的官吏們來說,他們是怎樣退休養老的呢?

在古代,把國家公務員的退休稱爲致仕。一般情況下,國家的官員是70歲致仕,也就是退休。當然,如果因爲身體原因或是犯了政治錯誤的話,致仕的年齡可能會略微提前。關於這個致仕制度的產生,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因爲在奴隸社會之前,奴隸主之間實行的是宗法制、分封制和世襲制,說白了就是國家官員終身制,因此也就不存在退休養老的問題。而到了春秋戰國之後,分封制被郡縣制替代,伴隨着新制度一起誕生的,還有官員的任免、考覈和升遷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與此同時,退休制度也就自然隨之產生了。

至於爲什麼選擇70歲作爲退休年齡,可能是參考了《尚書》中的說法。《尚書》記載:“大夫七十而致仕,老於鄉里。”意思是說,爲官的到了70歲,就要告老還鄉了。作爲儒家經典之一的《尚書》,一直是後世知識分子的必讀書目和行爲參考。所以自然而然的,70歲作爲一個退休年齡的標杆,就這麼被確定下來了。

當然,所謂致仕這個概念也不是定死不能變的,比如元朝的郭守敬,因爲對國家貢獻巨大,到了70歲他申請退休時,報告打上去3次,全被皇帝否了回來,要求他堅持工作,不準退休。

那麼,退休回家的官員靠什麼生活呢?從漢朝到清朝的兩千年間,一直實行着退休官員終身領取俸祿的制度,凡是退休的官員,依然可以和在位的時候一樣,按月從國家領取退休金,確保他們晚年的安逸生活。退休金會在原有工資的基礎上減免,減免標準是參考官員退休前的職位高低和功業的大小。

具體標準,各個朝代也是各不相同,通常分爲:全俸、半俸、三分之一俸和四分之一俸等級別。如果是一位宋朝的官員退休,那麼恭喜他,因爲他生活在了中國歷史上最富裕的年代。凡是宋朝官員退休,除了一律可以領取全額俸祿之外,逢年過節還可以領取國家的過節費、特殊補助等等,不僅個人生活富足,全家都可以達到小康以上的水平。而如果是元朝的官員退休,那就比較命苦了。元朝對於退休官員的俸祿非常嚴苛,除了高級官員和朝廷重臣在退休後能夠得到皇帝的特別賞賜、領取一半俸祿之外,其他官員一律自謀生路,國家不提供一分退休金。這種嚴苛的退休制度,也造成了元朝嚴重的政府腐敗,凡是當官的人,都爲了提前掙出一份退休金,而大肆地貪污受賄。所以說,元朝的短命,從某種程度上,也和這種嚴苛的制度有一定的關係。

老齡化已經成爲現在中國的一個緊要問題,其實敬老養老的事情,從古至今一直都存在,老齡化社會的壓力,也絕不只是現代社會才存在的。參考古代的敬老養老制度,或許也能爲今天的人們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鑑吧。

作者:陳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