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G20會議重申“避免過早退出支持政策”,中國穩健貨幣政策將靈活精準

記者 楊志錦

據央行網站消息,2021年10月13日,二十國集團(G20)主席國意大利在美國華盛頓主持召開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討論全球經濟和衛生形勢、支持低收入國家應對疫情衝擊、可持續金融、跨境支付、國際稅收等議題。

會議認爲全球經濟持續復甦,但復甦勢頭分化明顯,新冠疫情相關的下行風險突出。各方重申將採取所有政策工具應對疫情衝擊,同意在維護金融穩定、保持長期財政可持續、防範溢出效應的基礎上,繼續支持經濟復甦,避免過早退出支持性的政策措施。

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以視頻連線方式出席會議併發言。易綱介紹了中國近期經濟金融形勢,表示中國通脹總體溫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將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

“如果沒有政策干預的話,中國經濟增速在2021年年底與2022年上半年的下滑程度可能超預期。爲了避免由此可能帶來的潛在風險,中國應該調整當前的宏觀政策組合,避免寬鬆宏觀政策的過快退出。”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長張明表示。

張明認爲,在財政政策方面,應該加快地方債發行進度並形成實物工作量,並增加減稅降費力度。在貨幣政策方面,應該考慮新的降準舉措,必要時也可以適當降息。

Wind數據顯示,10月15日有5000億MLF到期,疊加繳稅等因素,10月中下旬銀行間流動性將呈現緊張的態勢。對此,市場存在央行降準的預期,反對者則提出,在PPI高企、美聯儲貨幣政策即將轉向時降準並非好時機。

避免過早退出支持政策 

此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認爲全球經濟持續復甦,但復甦勢頭分化明顯,新冠疫情相關的下行風險突出。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0月13日發佈的《世界經濟展望》顯示,相比今年7月的預測,IMF將2021年全球增速預測值小幅下調至5.9%,將2022年的預測值保持在4.9%不變。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經濟復甦前景仍然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分化加大和不平衡問題日益凸顯。未來一段時間,全球經濟復甦的決定性因素仍在於疫情防控,但各國疫苗接種和疫情防控成效差異較大,宏觀政策和市場修復能力也不相同,經濟分化較爲明顯。

IMF的報告稱,長期來看受益於大規模政策支持,發達經濟體預計將在2022年恢復至疫情前的經濟產出水平,在2024年超出疫情前趨勢水平0.9%。相較之下,到2024年,除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由於疫苗推廣較慢、政策支持手段較少,總產出預計仍將比疫情前水平低5.5%,復甦情況弱於發達經濟體。

此次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各方重申將採取所有政策工具應對疫情衝擊,同意在維護金融穩定、保持長期財政可持續、防範溢出效應的基礎上,繼續支持經濟復甦,避免過早退出支持性的政策措施。市場人士認爲,總量的貨幣政策可能在適度退出,結構性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將繼續發揮作用。

“全球政策制定者正面臨艱難抉擇,如果繼續採取寬鬆政策刺激經濟增長,流動性和金融風險承擔行爲增加,將加劇全球通脹壓力和金融資產泡沫;如果過快退出支持政策,則可能導致市場流動性逆轉,金融狀況收緊可能與當前的金融脆弱性相互作用,導致風險敞口加速暴露,資產估值大幅下降。”中國銀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王有鑫表示。

剛剛過去的2020年,爲應對疫情衝擊,一些發達經濟體的央行大幅擴表,市場將其稱爲“放水”。記者根據Wind數據計算顯示,2020年美聯儲、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擴張幅度均在30%以上,規模合計擴張了8萬億美元,相當於“再造兩個美聯儲”(2019年末規模爲4.2萬億美元)。

“隨着通貨膨脹預期上升,全球貨幣政策收緊態勢可能加快。”王有鑫表示。最新美聯儲FOMC會議紀要顯示,美聯儲計劃於明年年中完成Taper,該進度較市場預期提前一個季度。市場預期,美聯儲最早11月就開始縮減QE,歐洲央行將在明年初開始退出緊急抗疫購債計劃(PEPP)。

但是,疫情中部分新興市場受到更嚴重的衝擊,並且在疫苗接種、經濟修復與政策空間等方面落後於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轉向條件可能並未成熟,因此仍需寬鬆的貨幣政策支持。

對於財政政策,IMF官員曾表示,在全球疫情得到控制前,財政政策必須保持靈活,持續爲醫療體系、家庭、可持續經營的企業和經濟復甦提供支持。同時,新冠疫情加劇了既有的不平等和貧困問題,凸顯了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性。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結構性貨幣政策還在持續。比如中國去年推出的兩項直達實體的貨幣政策工具實施期限延長至今年底。兩項工具指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

爭議降準

會上,易綱介紹了中國近期經濟金融形勢,表示中國通脹總體溫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將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

中國貨幣政策的定調主要有五個範疇:寬鬆、適度寬鬆、穩健、適度從緊和從緊。2009年,由於全球金融危機的衝擊,當年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2010年以後,中國一直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而合理適度則指向市場流動性水平,精準主要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易綱前述關於貨幣政策的定調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定調一致,但在當前的情形下市場又產生爭議。一方面,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且市場面臨流動性缺口,需要放鬆貨幣政策;另一方面,9月PPI同比已突破10%、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在即等阻礙貨幣放鬆。

張明認爲,最近的月度高頻數據顯示,短期內宏觀經濟增長面臨着較大的下行壓力,GDP增速第三季度可能回落至6%-6.5%,第四季度可能進一步下滑至5%上下。因此,應該考慮新的降準舉措,必要時也可以適當降息。

國盛證券首席固收分析師楊業偉認爲,10月地方債淨融資預計在6000億左右,加上國債政府債券合計淨融資爲8600億左右。而10月是傳統繳稅大月且有5000億MLF到期,這將使得10月的資金缺口大,預計爲1.4萬億左右,僅低於今年1月,央行可能降準來應對資金需求。

Wind數據顯示,10月15日有5000億MLF到期。與此同時,10月份迎來傳統繳稅大月。此外,近期監管部門要求,各地剩餘新增專項債券額度需於11月底前發行完畢,不再爲12月預留專項債額度。按照這一要求,10-11月專項債月均發行規模約6000億,高於9月。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稱,從優化銀行體系流動性結構、降低銀行體系資金成本看,降準有空間,也有必要,但目前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在即同時國內PPI仍在高位運行,需要選擇時機。至於繳準、繳稅等,只是影響短期流動性波動的因素,央行可以通過增加MLF、逆回購投放規模對沖。進入四季度,政府支出也會明顯增加,有助於改善市場流動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