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1年大國創新百強指數: 華爲、阿里巴巴、騰訊分列前三

華爲集團、阿里巴巴、騰訊控股、中興通訊、京東、中國移動、百度、京東方、聯想集團和小米集團位列2021大國創新百強指數前十名。

21世紀經濟報道數字經濟課題組研究員 楊清清 白楊 陶力 倪雨晴 駱軼琪

10月12日,在由東莞市人民政府、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指導,21世紀經濟報道和東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聯合主辦的2021中國智造業年會暨半導體產業峯會上,21世紀經濟報道數字經濟課題組出品的《2021年大國創新百強指數報告》正式發佈。

作爲21世紀經濟報道年度系列策劃“通往偉大之路:大國創新100強”的收官之作,《2021年大國創新百強指數報告》從已上市帶科技創新屬性的公司,及未上市但經過“大國創新100強”欄目深度訪談的共計751家公司中,經過規模指標篩選入圍,形成近200個企業在內的入圍名單。此後圍繞企業創新能力、創新成效、創新生態、創新責任等角度出發,經過多項指標嚴格測算,得出創新能力排名前100名的企業。

經過2021大國創新百強指數綜合分析,排名前十的企業分別是:華爲集團、阿里巴巴、騰訊控股、中興通訊、京東、中國移動、百度、京東方、聯想集團和小米集團。

在此基礎上,21世紀經濟報道數字經濟課題組亦針對製造業,單獨編制了《2021硬核科技細分指數》。在這份報告中,課題組選取了最能體現硬核科技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相關數據作爲統計指標,最終得出了“2021硬核科技20強”。

從硬核科技20強榜單來看,作爲大國創新百強榜單榜首的華爲,其在硬核科技領域的地位依然無人可撼。緊隨華爲之後,其他Top5的企業分別是京東方、聯想集團、比亞迪電子、TCL科技。

頭部優勢明顯,華爲一騎絕塵

從綜合指標來看,華爲集團一騎絕塵,以70.42的得分居首,遠遠超出第二名阿里巴巴52.96的得分。無論是創新能力還是創新成效等方面,華爲的得分均排名前列。

從前100名的得分分佈來看,依然是頭部集中,大量企業則處於長尾的位置。據統計,得分在40分以上的企業共計3家,分別爲華爲、阿里巴巴和騰訊;20-40分的企業爲15家。換言之,20分以上的企業數量佔比僅爲18%。這也意味着,大量企業的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頭部企業作爲“燈塔”也值得後進企業們看齊。

其中,二級指標“創新能力”包括營收、研發費用、研發增長、研發費用投入強度、研發技術人員數及佔比等細分指標。其中,營收是企業進行可持續性研發投入的基礎,而研發費用及人員的投入,則是企業是否重視創新的最直接表現。

從2020年各項數據綜合評分來看,華爲集團的創新能力力壓羣雄,其創新能力得分高達47.14。緊隨其後的是阿里巴巴、騰訊控股、中國移動和京東,得分分別爲35.39、22.18、16.60和16.08。

此外,由於研發強度較高,在總得分中僅分別排第18、第20的芯原股份、攜程網,其創新能力得分卻衝到了前十位。總得分位於第24位的中國軟件國際,則是由於技術人員佔比居首,排名也進入了前十。不過,儘管該項指標上述公司殺出重圍,但從綜合數據來看,這些公司仍有自己的創新短板。

具體而言,從2020年營收來看,華爲以8913.68億元營收居首,其次爲中國移動、京東、阿里巴巴、騰訊和工業富聯,營收分別爲7680.7億元、7458.02億元、7172.89億元、4820.64億元及4317.86億元。這與創新能力排名前列的企業不謀而合,作爲企業研發等各項投入的基礎,營收能力爲企業提升創新能力提供了條件。

從研發費用的絕對值而言,華爲集團呈現絕對領先優勢。2020年,華爲研發費用高達1418.93億元,超過2-5名的研發費用總和。阿里巴巴、騰訊控股研發費用分別爲572.36億元、389.72億元,同樣在創新企業中遙遙領先。

需要注意的是,儘管百度公司的營收絕對值並不在前10位,但其研發費用卻在所有公司中躍居第四位,由此可見百度公司的研發投入強度是頭部創新企業中的佼佼者。

二級指標“創新成效”下設包括專利數及人效等多個指標。從創新成效的得分結果來看,華爲、騰訊、格力電器位居前列。其中,華爲綜合得分達到16.59分,騰訊及格力電器得分分別爲13.8及13.13。緊隨其後的是京東方、美的集團、中興通訊、小米集團、聯想集團。

對於企業的研發投入而言,直接的產出無疑是專利情況。需要注意的是,企業的專利情況包括專利申請總量、有效專利數及最具含金量的授權發明專利數。創新成效最重要的指標考慮維度,正是從這些指標出發。從專利數的綜合得分來看,華爲、格力和騰訊是前三甲。

無論是累計的申請總量、有效專利量還是授權發明專利量,華爲均處於首位,超過單項二三名的得分總和。此外,在專利得分排名前列的企業中,格力電器及京東方在申請總量和有效專利量得分上均表現突出,中興通訊在申請總量、授權發明專利量的兩項得分表現更加亮眼。

專利綜合得分排名前列的企業中,2020年的專利申請情況表現不一。華爲、格力電器在申請總量上依然表現突出,騰訊控股則在授權發明專利量方面更具優勢。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考慮到專利公開具備遲滯性,通常需要4-18個月公開時間,因此2020年公司申請的部分專利可能還未公開,因此綜合與累計專利數各項指標對照來看更具參考性。

中興通訊、聯想集團責任創新優勢明顯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企業僅僅依靠內部的資源進行創新活動,已經跟不上市場需求的快速發展。於是開放式創新成了最近幾年很受歡迎的新模式。所謂開放式創新,是指企業在創新的時候,並非僅僅依靠內部資源,同時還會去外部尋找合作伙伴進行創新。

目前,在開放式創新方面,包括IP合約、開放式創新合作、開放式創新平臺及開放式創新社區等模式。總體而言,位於大國創新頭部的企業,均有實力也有意願開放自我,擁抱合作伙伴,並收到良好的成效。

例如,華爲堅持開放式合作與創新,從維護全球標準統一、建設產業生態聯盟、擁抱全球化開源、推進關鍵技術創新等方面着手。據華爲官方數據,2020年華爲全球新增5000多個註冊合作伙伴,累計已與1600多個夥伴聯合發佈超過2000個解決方案,並不斷加大對可複製性聯合方案的激勵。

百度大腦AI開放平臺同樣推出了完善的生態夥伴計劃,包括百度大腦生態合作伙伴計劃、飛槳技術夥伴計劃以及AI加速器等。其中,飛槳是百度自主研發、國內最早開源開放、功能豐富的產業級深度學習平臺。百度集團副總裁吳甜近日透露,飛槳已有來自於各行各業的360多萬開發者,開發了40萬個AI模型,累計服務13萬企事業單位。

此外,報告指出,企業不僅需要持續投入創新,還需要注重有責任的創新,持續構建自身的ESG能力。所謂ESG,代表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和公司治理(Governance),聚焦傳統評價體系沒有關注到的隱形指標,是當下全球投資者衡量上市企業發展可持續性與社會責任感的重要參考標準。從自然資源稀缺到不斷變化的公司治理標準,從全球供應鏈管理到不斷發展的監管格局,ESG因素都會影響投資者投資組合的長期風險和回報狀況。

然而遺憾的是,在本次大國創新指數覆蓋的企業中,有不少企業仍在ESG報告上有所欠缺,也尚未納入機構的評價體系中。統計顯示,納入富時羅素ESG得分的企業數僅53家,擁有MSCI明晟ESG評級的企業數僅54家。

從評級及評分的結果來看,排名靠前的企業數量也較少。在MSCI明晟ESG評級中,共計擁有7個等級,由上至下分別爲AAA、AA、A、BBB、BB、B以及CCC。目前,本報告中僅有5家創新企業的排名在A等級以上,且沒有企業達到AAA級。從富時羅素ESG得分來看,2.5分以上的企業同樣只有5家。

綜合來看,創新能力強的頭部企業,大部分都相對看重自身的ESG能力。大國創新排名前10的企業中,除華爲未納入前述兩個ESG評價標準外,其餘企業均有相關的指標披露。從一定程度上而言,對環境負責、對社會負責、對利益相關者負責,有望成爲未來企業創新的一個發展趨勢。

以具體的ESG評級/評分來看,聯想集團和中興通訊的表現較爲亮眼。從富時羅素ESG評分來看,在創新頭部企業中,中興通訊的評分達到了3.8分,相較之下第二名騰訊的評分爲2.6分,京東、小米集團的評分則墊底分別爲1.1分。

聯想集團則在MSCI明晟ESG評級中表現亮眼,成爲創新頭部企業中唯一一個達到A等級以上的企業,小米則在這項評級中墊底,評級僅爲B級。

華爲、京東方、聯想位居硬核科技前列

2021年是我國“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深入實施製造強國戰略”被單列爲一個篇章,這也開啓了中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邁進的新徵程。接下來,堅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也將是我國製造業未來發展的核心方向。

而在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自然離不開新技術的應用。“十四五”規劃綱要也明確提出,要深入實施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和技術改造專項,鼓勵企業應用先進適用技術、加強設備更新和新產品規模化應用。

因此,在2021年大國創新百強指數基礎上,21世紀經濟報道數字經濟課題組亦針對製造業,單獨編制了《2021硬核科技指數報告》。報告的一級指數爲2021硬核科技指數,編制過程中,選擇了包括研發能力、專利儲備、責任能力、硬核能力等在內的二級指標,以及一系列相關的三級和四級指標。

根據最終結果來看,作爲大國創新百強榜單榜首的華爲,其在硬核科技領域的地位依然無人可撼,硬核指數達到69.09,在衆多企業中遙遙領先。緊隨華爲之後,其他Top5的企業分別是京東方、聯想集團、比亞迪電子、TCL科技。位居二三的京東方和聯想集團,得分幾乎不相上下。

而在各項二級指標中,華爲也是全面領先。其中,在營收指數中,排名前三的是華爲、工業富聯和聯想集團。對照總指數名單來看,華爲、聯想同樣營收能力居前,營收是發展硬核科技的基礎。

此外,作爲發展硬核科技的核心指標之一,研發費用是重中之重。從指數得分結果來看,研發費用投入指數Top10分別是華爲、百度、中興通訊、美的集團、工業富聯、聯想集團、小米集團、京東方、TCL科技、格力電器。

不過,具體來看,華爲的研發費用投入遠超其他企業,這也是其位居硬核科技指數得分首位的重要原因。對於其他企業而言,在研發費用上的持續投入,仍是一個長久的命題。

從研發技術人員數來看,華爲、比亞迪電子、中興通訊、工業富聯和百度位居前位。其中,百度的研發技術人員佔比相對較高,華爲、中興通訊分列其後。

專利數據是硬核科技創新能力的重要體現。在申請總量上,Top10的企業分別爲華爲、中興通訊、格力電器、京東方、美的集團、比亞迪電子、聯想集團、TCL科技、小米集團、百度。

其中,累計有效專利方面,Top10企業分別華爲、格力電器、京東方、美的集團、中興通訊、聯想集團、比亞迪電子、TCL科技、小米集團、中芯國際。

累計授權發明方面,Top10的企業分別是華爲、中興通訊、京東方、聯想集團、格力電器、TCL科技、中芯國際、美的集團、比亞迪電子、小米集團。

報告最後指出,“十四五”期間是中國躋身創新型國家的關鍵期。隨着研發投入的持續攀升,中國有望從過去以集成創新、跟隨創新爲主轉變爲自主創新,甚至在部分科學技術及先進製造領域引領全球,成爲創新策源地。

在創新中突破,在創新中發展,在創新中走向全球性的大國、強國已成爲當下社會尤其是經濟領域產業界的共識。頭部樣本企業的創新,對於其他企業而言既是燈塔也是借鑑,這些企業的創新基因、創新路徑也值得進一步剖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