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COP15在昆明舉行 新民晚報記者楊碩/攝

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上,引起關注的不僅有因“一路‘象’北”在全球刷屏的亞洲象,還有在上海周邊化身“動物市民”的貉。

貉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其在城市周邊小區的出現,曾引起部分市民的好奇、緊張甚至不安。但隨着相關科普的深入、以及民衆對貉生活習性瞭解的增多,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降低源自未知的恐懼,適應和接受這些小生靈的存在。

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日前將上海對市民與貉和平共處的探索,視作在城市化背景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正面案例。在復旦大學生命科學院探索城市野生動物管理的王放教授看來,這是上海值得驕傲的成就。

“世界上許多美麗知名的城市都有野生動物的出沒,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本身就是城市魅力的一部分。”王放表示。

不容易:守護城市生物多樣性

在COP15大會上,中國宣佈設立三江源、大熊貓、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武夷山國家公園。中國對於大面積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再次邁出令世人矚目的一步。

但在國家公園外,仍有大量的野生動植物存在於我們生活的城市周邊。事實上,相較於面積較大、離城市較遠的國家公園,城市由於其密集的人口和生活生產活動,生態和生物多樣性的保護更加複雜。

因此,從保護生態多樣性角度而言,城市化無疑是把雙刃劍。

一方面,多種研究表明,土地利用方式的變化是造成環境退化和生物多樣性喪失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之一,而城市化是土地利用變化的直接驅動力。

據聯合國經濟社會事務部預測,到2050年,城市人口數量將增加24億人,用地將增加120萬千米。其中,亞洲城市人口占比預計將從2010年的44%增加到2050年的64%,成爲城市土地擴張最快的地區。

另一方面,城市化雖不可避免地改造原有的生態環境,但出於改善人居環境的需要,又可能在城市內形成新的優質生態環境。截至2020年底,上海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高達40%,不僅有大片的森林和溼地,還有街心花園和口袋公園等大量的小型生態區域。

對於在人類城市化進程中被擠壓生存空間的許多野生動植物來說,這樣的環境是很有吸引力的。無論是“返城”的土著動物,還是“進城”的遷徙動物,都是僅憑人力能阻擋在外的。

上海市法學會生命法研究會祕書長、上海政法學院副教授楊彤丹表示,上海近年來全面落實林長制、河長制,推進森林、溼地、公園城市體系建設,在污染防治、生態造林、野生動植物保護、遺傳資源保藏與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相關問題仍是個悖論。如何在推進城市化的進程中構建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空間,是城市亟需回答的問題。

沒想到:“貉”問題意外獲解

對於這個問題,上海在科研人員、市政管理部門和市民的共同努力下,探索了一個有益的答案。

去年,上海某小區因爲大批貉的出沒曾引起廣泛關注。據一些居民描述,貉的成羣出沒與鳴叫,以及個別貉對家養寵物的攻擊,引起不少民衆的不安與恐慌。

作爲“城市裏的公民科學家”項目的一員,王放多次帶隊前往事發小區進行調研。他們多次召開現場會,同居民進行訪談,調取監控瞭解具體行爲……爲客觀瞭解情況,更新管理方式積累了大量的數據資料。

王放回憶道,當時團隊與市政管理部門密集開會時,各方對相關問題都感到相當焦慮,擔心人與野生動物的衝突會不可避免地增加,甚至激化。

然而,短短一年過後,情況出現了驚人的逆轉:當王放及其團隊今年數次重返該小區後,越來越多的民衆表示可以接受和適應貉的存在。由於他們往往帶着調查設備和器材,有居民誤以爲是在抓貉,主動出面勸阻,並解釋說自己去年很害怕,但現在有了更多瞭解後就沒那麼怕了。

與此同時,根據王放團隊的調研,該小區貉的數量也從去年的60-80只,下降至20餘隻。單位面積內貉數量的下降,對於緩和居民與貉的緊張關係也有着重要意義。

王放坦承,情況的改變出乎所有人的預料。在他看來,這主要源於兩個其實很簡單的改變:首先,小區更嚴格地管理貓糧和狗糧的投餵,如部分居民搭了架子在高處投餵貓糧,讓貉難以獲取人工投餵的食物;其次,通過團隊的大力科普,小區居民對貉的品性與習慣有了更多瞭解,恐懼感自然相應減少。

此外,不應忽視的一點是,城市野生動物也在自我馴化,也在觀察和了解人,以適應城市和人類密集的生境。王放表示,許多案例表明城市野生動物會隨着時間推移表現出更溫和、與人更和平共處的狀態。比如,它們會不再那麼兇猛地保護自己的領地,降低攻擊性,甚至與人更親近等等。

“正如有的人在密集的城市環境中會有社交恐懼,焦躁不安,動物進入城市時也會,也需要時間去適應。”王放打比方道。

正是因爲這些可喜的變化,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崔書紅此前在新聞發佈會上對上海的探索予以肯定和讚揚。他指出,得益於有關團隊共同發起的“城市裏的公民科學家”項目,讓社區居民共同參與城市野生動物的調查研究。通過對這種動物的觀察和科普宣傳,當地居民進一步瞭解它們的習性,降低對這一動物的恐懼,實現與貉的和平相處。

可持續:上海探索提供寶貴經驗

歷史經驗表明,隨着國家整體生態的修復、建設與保護,越來越多的城市也會面臨這樣的情況,而上海的探索會給其他城市提供寶貴的經驗和案例。

談及一年來的變化,王放深有感觸的一點是,從科研工作者到城市管理者再到普通市民,探索人與動物和平共處的過程就是大家不斷地觀察和學習的過程。

當新的野生動物出現在城市四周,人們起初可能會喫驚。隨着動物數量的增多,人們的不安和恐慌也很可能增多。而隨着彼此瞭解的增多,人們也可能逐漸放鬆和接受。

“事實表明,相關衝突沒有人們起初預想的那麼可怕,時間、知識與科學管理可以解決很多問題。”王放表示,人們需要的是平復心態,積極學習,擁抱客觀的事物。

“人們情緒的變化是有規律可循的,重要的是通過科學管理鞏固這些變化,推動城市生態持續向好。” 王放認爲,積極的心態與方法非常重要,因爲積極也好,消極也罷,最後都難以改變野生動物進入城市與人類共存的結果。但心態不同,市民在這一過程中的感受會很不同。

不過,上海對人與貉和平相處的探索並不意味着問題不會出現反覆。王放表示,城市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核心仍是人,在必要時也應予以適當的人工干預。

楊彤丹認爲,人們仍可以從兩個方面着手探索對城市生物多樣性的保護。

一方面,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等手段,繼續完善巡查管理、物種監測、遺傳保護、外來物種入侵識別、災害防控等,嚴厲打擊損害野生動植物資源、破壞生態環境、危害生物安全等違法犯罪行爲。

另一方面,加強相關立法,確保相關治理有法可依。有着長期生物安全立法實踐經驗的楊彤丹表示,上海市人大近年來陸續頒佈了諸多地方性法規和決定,做了不少有益的摸索和嘗試,但協調不同區域統一立法等方面還面臨不少困難。生物多樣性保護很多是跨區域、跨部門協同問題,需要立法明確建立協同機制,比如中華鱘保護區域協作、長江禁捕、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保護等等。

而對於久居城市的普通人來說,認識和熟悉城市裏新的另類“市民”也許只是補上我們本應掌握的知識與技能。畢竟,這些技能是人類最早掌握的智慧之一。

新民晚報特派記者 楊一帆 楊碩 發自昆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