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津湖》火爆熱映並引起廣泛關注和討論的同時,同期在影院上映的《關於我媽的一切》顯得默默無聞。一部講述母親故事的生活片,或許在題材上確實無法和歷史的壯烈烽煙相比,但它是日常生活的組成部分,甚至就是我們的生活本身。所以,其實也很值得一看。

  影片難得以即將退休的中老年女性爲主人公。徐帆飾演的季佩珍,一箇中學地理老師,所有的一切都圍繞着家庭轉,除了包攬家務,她還要照顧失智的婆婆,牽掛北漂的女兒,操心丈夫的工作,還要幫助那個嗜賭的弟弟。彷彿這個家,沒了她就無法運轉。然而在退休宴之後,她卻被查出患了癌症晚期,人生只剩下幾個月的時間。當生命開始倒計時,她對家人所做的一切卻堅持到了最後。

  這當然是一部催人淚下的影片,誰也無法阻擋一個一輩子爲了家人付出的母親,遭遇癌症苦難時帶來的悲傷。命運如此不公,總是令人唏噓。雖然中規中矩,影片在表現母親的付出和承受病痛磨難時的細節都很到位,因此不能不令人感動。

  但在整部影片的呈現形式上,依然還是有令人遺憾的地方。其中最主要的一處就是感覺情感“太滿”,讓人觀之感到些許壓抑。以人物設置而言,片中幾乎所有人的存在都是爲了凸顯母親的“偉大”,在不聽話的北漂女兒之外,季佩珍還要無限付出地照顧婆婆和弟弟,唯一“正常”的丈夫,還是一個連廚房報警器響了也不會去關一下爐子的主兒。以情感表現而言,季佩珍對家人“覆蓋式”的愛,也確實如片中她的女兒所說,讓人想“逃離”,加上徐帆的表演略顯浮誇,其呈現效果反不如收斂起情感,只讓日常生活的細節洪流緩緩行進。用小說來類比,如果說好的小說是以密集紮實的細節積累起強大的情感衝擊,那麼不是太好的小說是每寫一句都在想着該如何讓筆觸飽含感情以感動讀者。另外以情節發展而言,雖然女兒和父親在得知母親患癌後的前後表現可以理解,但影片最後還讓女兒替代母親去圓年輕時的夢想,登上了南極考察船,從北漂草根到南極隨團記者的轉變,令人覺得一頭霧水。

  這些情感和情節帶給人的“太滿”的感覺,恰恰也是片中母親給人的感覺。其實影片中北漂女兒的生活,以及女兒對從小到大母親都管得太多的哭訴,已經呈現了對這種無處不在的母愛的反思。在夢想和家庭之間,母親選擇了家庭,這樣的選擇和付出,很多時候卻成了女兒的負擔。其實影片可以在悲傷的基調上往悲劇的層面更進一步,“愛的落空”或許會讓這部有關母愛的苦情戲同時兼具女性主義的悲劇氣質,並讓人反思當下的家庭結構和現實生活。當然在《關於我媽的一切》中,愛沒有落空,連最混不吝的賭鬼弟弟似乎也要浪子回頭了。

  當然整體而言,《關於我媽的一切》依然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影片,它至少提示我們更該反思的是我們對母親付出的無視。這不是一句故意聳人聽聞的話。這個時代很多時候都讓感動停留在了網絡和微信上,而不是在真正的現實生活中,在人與人面對面的溫情交流中。或許我們可以嘗試着問一下自己:當我們在動動手指看着手機上母親節的各種活動時,甚至當我們坐進影院爲一部有關母愛的電影落淚時,我們已經有多久沒有陪在自己母親的身旁。在手機讓生存變得越來越虛擬,讓情感變得越來越虛空,讓一切幸福感和痛感迴歸到身體和心靈本身,或許是這個時代的我們真正該去做的事情。就像《關於我媽的一切》中要告誡我們的:不要等到來不及了再想到去理解和陪伴,人生短暫,時間本來就不多。

  在這一個意義上,深以爲詩人韓東的這一首《我們不能不愛母親》或許會成爲經典之作,它洞悉了時代和人性,企圖匕首一般劃開我們被忙碌包裹着的冷漠,絕望地企圖喚回人間的溫情——“我們不能不愛母親/特別是她死了以後。/病痛和麻煩也結束了/你只須擦拭鏡框上的玻璃。//愛得這樣潔淨,甚至一無所有。/當她活着,充斥各種問題。/我們對她的愛一無所有/或者隱藏着。//把那張脆薄的照片點燃/製造一點菸火。/我們以爲我們可以愛一個活着的母親/其實是她活着時愛過我們。”

原標題:我們不能不愛母親

值班主任:李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