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10月14日18时51分,由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学生参与研制的空间元器件在轨验证科普立方星“田园一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江苏少年在浩瀚宇宙中留下了年轻的“足迹”。记者16日从学校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了解到,此次南理工实小共有12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到现场参加了航天研学观礼的活动。紧张、激动、兴奋,孩子们说这是一次终生难忘的经历。

作为由小学生参研的元器件在轨验证科普立方星,“田园一号”科研项目在国家航天局民用航天项目的支持下开展。“太振奋了!这一趟研学实践活动,让我终生难忘。”六年级学生吴杭蔚说。发布会上,一则“田园一号”成功发射的视频引发关注。12名南理工实小的学生代表在老师的带领下,从南京到太原,参加了航天研学观礼活动,10月15日晚他们安全返回。

“看到我们参研的卫星升空的那一刻,真的好激动。”六年级学生卫芸辰说,她是通信组的成员,从四年级参与到项目中,经常利用假期、夏令营等学习。“在通信方面,我们不仅要熟悉特定的公式,还要及时学习相关英文知识。现在,这一切都值得了。”

“从命名、载荷,到各个模块的调试、总装测试,孩子们全程深度参与了卫星研制,从而加深了他们对技能的培训、对航天的理解。”发布会上,南京理工大学微纳卫星中心副主任张翔说,根据观察,目前卫星的情况一切正常。“卫星每90多分钟绕地球一圈。南理工实小也设置了地面测控站,卫星过境时大概9分钟,孩子们可以继续参与观测和管控,和卫星交流互动,真正积累卫星测控、在轨运行的经验。”

“近年来,学校从课程构建角度,不断加强航天科普教育。”南理工实小副校长蔡琳介绍,小学与南京理工大学密切联动,以小卫星研制为切入点,建立了融创班级,组建卫星研制核心团队,建立 “立方星+课程”做学一体的航天科普教育新模式,“小学生们能够有机会了解卫星、参与整星组装、调试和环境试验等工作,这是高校与基础教育在育人合作方面的一次有益探索,为孩子们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浓厚的航天氛围,也引发了全校学生对项目的广泛关注。”

“这是一颗距我们最‘近’的卫星,这是我们的骄傲。”南京市玄武区教育局副局长林虹表示,“‘田园一号’的研制者就在身边,小学在大学的帮助下建立了卫星地面测控站。它的成功发射展现了校地携手、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充分融合的教育美好样态。”

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戴兴海说,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充分发挥高校资源,积极搭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联动发展平台,“田园一号”小卫星的研制,是南京“校地”合作的一次生动实践。这样的实践点亮了孩子们的科学梦想,也点燃了他们的爱国热情,“这颗由大学老师和小学生共同创造的星,是离南京最近的星,离南京学子最近的星,是承载着孩子们科学梦想的起航星,引领着学生向航天事业更深更远处迈进!”

如今,这颗承载了孩子们科学梦想的启航星,正引领着学生向航天事业的更深更远处迈进。据悉,卫星在轨期间,小学生们将利用地面测控站接受卫星信号,进行监测管理和数据分析。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