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週末,對很多影迷來說,觀看婁燁導演的電影《蘭心大劇院》是一場遲到的狂歡,而對不少普通觀衆來說,黑白畫面、手持攝影帶來搖晃觀感,加上片中基本上是陰雨天氣,前30分鐘有點難熬,如果熬不過去,影廳就特別好睡。

婁燁是被影迷劃歸到“文藝片導演”那一欄的,但這次他拍了一部諜戰片,但如果認爲這是一部“上海灘版爽片《007》”,那你就錯了。

此次公映遲到了兩年

《蘭心大劇院》由婁燁執導,馬英力編劇,鞏俐、趙又廷主演,小田切讓、帕斯卡·格里高利、湯姆·拉斯齊哈、黃湘麗、王傳君、張頌文聯合主演的黑白劇情電影。

相信不少人看到,《蘭心大劇院》的豆瓣打分在昨天上映第一天就已經顯示爲7.2分了。其實,未公映已有豆瓣評分,主要是因爲它早在2019年9月初便已入圍第76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在威尼斯舉辦了全球首映禮。

當時,編劇兼製片人馬英力首次宣佈影片將於2019年12月7日在中國內地上映。然而影片在上映當日突然宣佈撤檔,時隔接近兩年,方纔與觀衆正式見面。

婁燁拍了部諜戰片

記者瞭解到,電影《蘭心大劇院》根據虹影小說《上海之死》及橫光利一小說《上海》改編,主要講述的是1941年,著名演員於堇返回“孤島時期”的上海後所發生的事。表面看來,她是回滬排演舊情人——導演譚吶的新戲《禮拜六小說》,但實際上她另有使命。暗流湧動中,盟軍遠東情報人員、南京汪僞特工、重慶軍統等各方紛紛設局,刺探她迴歸的真正目的。在短短六天時間裏,九個人物在敵明我暗的重重諜影下展開生死對抗……

所以《蘭心大劇院》是一部諜戰片,很多觀衆或影迷對婁燁的印象是文藝片,他的《推拿》《浮城謎事》《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等,都彰顯了他的個人特點向來與各種流行的類型都有所疏離。

影迷表示,《蘭心大劇院》在保持婁燁一貫的美學風格之外有所突破,鞏俐等一衆實力派演員的實力演繹更讓影片環環相扣、高潮迭起,戲劇與現實的穿插更加令人回味無窮,是一部非常特別的電影。

最好先了解故事背景

看完電影,不少觀衆發文問,爲什麼於堇給了法國人錯誤情報。有不少熱心影迷在線做了解答。爲了更好地觀影,可以先了解一些電影中的時代背景——

故事的時間設定在1941年12月1日至6日,珍珠港事件爆發前一週。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襲美國珍珠港,成爲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太平洋戰爭的導火索,多個國家相繼向日本宣戰,對日本的最終戰敗起到了關鍵作用。

在那個紛亂的背景下,作爲東亞的諜戰中心,上海匯聚了各方勢力、各種情報。《蘭心大劇院》也圍繞着情報爭奪展開。彼時同盟國已知悉日本可能會發動襲擊,但到底是襲擊哪裏?這是電影的核心情報。

於堇(鞏俐飾)的任務,正是竊取這一情報,並轉交給同盟國的間諜頭目、法國人休伯特(帕斯卡爾·格雷戈裏飾),他也是於堇的養父。而情報源頭,是日本軍官古谷三郎(小田切讓飾),於堇跟他日夜思念的亡妻長相相似,或有可能成爲突破口。法國人將於堇的任務命名爲“雙面鏡計劃”。

在種種身份的掩飾下,於堇接近古谷三郎頗爲順利。在一次設計好的槍戰中,受傷的古谷三郎爲於堇所救。在藥物的作用下,於堇催眠了古谷三郎,獲取了日本即將襲擊珍珠港的核心情報。於堇明明拿到了情報,日本卻還是成功偷襲了珍珠港。因爲於堇並沒有把正確的情報交給養父。

小說裏寫出了於堇這一選擇的原因:“日本這一擊越狠,英美就越是沒有退卻餘地,非明確無保留地加入全面對日戰爭不可,中國就不會繼續單獨對日作戰……於堇歸根結底是個中國人,哪怕無爹無娘,依然是個中國人。”毫無疑問,於堇是愛國的。

“只有鞏俐能演於堇”

不少影迷看完《蘭心大劇院》表示,於堇這個角色只有鞏俐能演,“整個劇本就像爲她量身定製的一樣。”於堇這個角色非常神祕、危險、深情又複雜:從業已久的女間諜、名噪一時的大明星、同時,還是前妻、情人、養女。

鞏俐自己也曾認爲很難。她演過30多部電影,還沒演過這樣的角色。角色本身的設定要會五國語言,而爲了拍攝,她起碼要能說流利的日語和法語臺詞,此外她要學開槍以應付激烈的槍戰戲,甚至還要學習催眠術——在影片的片尾字幕中,甚至明確出現了“催眠師”的指導崗位。

“戲中戲”的迷離感

於堇回國是爲了參加導演譚吶的新戲《禮拜六小說》,所以片中設計了“戲中戲”,與劇情有融合有分離,給觀衆一種迷離感。

趙又廷扮演的話劇導演譚吶彷彿成了婁燁的“分身”,特寫鏡頭下,他敏銳的雙眼迅速掃完片場的所有細節。一聲“開始”之後,片場裏所有人便自然地流動起來:有人跳舞,有人聊天,有人喝酒,而在一個小角落裏,於堇扮演的秋蘭正在靜靜地抽菸,他們在話劇裏的對話又似乎是他們生活中曾經的事實。這次婁燁有意打破舞臺與現實、虛與實之間的邊界,讓一個原本很實的諜戰故事變得影影綽綽、搖曳多姿。

所以也有影迷分析表示,此次婁燁對敘述藝術的癡迷,提高了《蘭心大劇院》的藝術魅力和藝術價值,但這也很大程度上犧牲了電影的通俗性,極大提升了電影的歧義性和接受難度。

“看婁燁片最好坐後排”定律不變

不得不說,《蘭心大劇院》的前30分鐘,很容易讓觀衆入睡,簡直是一段影廳催眠。婁燁這次仍是手持攝像,鏡頭晃是必然的。

2018年婁燁的作品《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上映時,該片搖晃的鏡頭語言就把一些觀衆給晃暈甚至晃吐,也是從那部作品開始,“看婁燁片最好坐後排”成了影迷之間善意的友情提醒。

而今天,記者在社交平臺看到,依然有不聽勸的觀衆買了前排票,結果中途出門吐了。

其手持攝影的目的,顯然不是爲了讓電影的敘事變得“流利”,而是讓晃動的鏡頭語言始終傳遞出一種不安感,與時局和人物的心態相吻合。

黑白畫面無配樂不算友好

跟《007》這種異域風情、上天入地,又全片配樂的大爽片完全不同,《蘭心大劇院》的全片是黑白色的,只有聲效,沒有旗袍,沒有配樂,沒有各種老上海歌曲組成的靡靡配樂,有的只是真實世界發出的種種聲響。

黑白攝影真的自有它的藝術魅力,尤其是電影最後的那一場槍戰戲,黑白影像下,黑暗中的電光石火以及響亮的槍聲,凸顯的更加尖銳、突兀、激烈,並且迸發出驚人的力量感。

當然了,負面效果也存在,大量的雨夜場景,黑白灰的層次感不夠鮮明,人物的空間感不夠立體,導致人物的表情沉溺在黑暗裏,辨別不清,觀衆與人物之間有一種距離。

看完全片,終於理解上映前鞏俐發出的“純粹地看一場電影”的呼聲是何意,不喜歡的觀衆大有人在,認爲畫面感很差,還晃,很快就把自己晃睡着了,對電影的剪輯等等都不滿意。而喜歡的影迷更是大有人在,因爲豆瓣打分今天漲了,今天是7.3了。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孔小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