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貝萊德上調中國資產適度超配,華爾街頂流機構集體加倉,現在是買入時機嗎?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域  深圳報道

華爾街頂流們正在密集加倉中國市場。

10月13日,方舟基金創始人、有着“女版巴菲特”之稱的凱瑟琳·伍德公開表示,監管的明確去除了不確定性,這對投資者來說是一件好事,“中國的機會很迷人,從長期來看新規則不是負面。”

截至10月7日,凱瑟琳·伍德旗下的方舟基金ARKQ重建的中概股倉位中,京東的持倉市值達到8996萬美元,百度的持倉市值達3481萬美元,此外,還持有部分比亞迪股份

此前,貝萊德轉變觀點,上調中國資產爲適度超配。貝萊德認爲儘管監管政策帶來的影響還在延續,但戰術配置上對中國股票的觀點由年中的中性上調爲適度超配,“我們預期貨幣、財政及監管三方面的政策在短期內可能會趨向於寬鬆。”

對此,瑞士百達資產管理首席策略師盧伯樂表示:“對中國股市的中長期前景非常樂觀,但我們正在等待貨幣政策出現更實質性的鴿派(柔性溫和的態度)轉變,以增加戰術性敞口。”

加大中國市場佈局

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的創始人達里奧一直對投資中國持樂觀態度。

9月底的最新數據顯示,設立於2017年的橋水全天候中國基金,是一隻在海外設立的使用全天候策略投資中國市場的中國基金,自成立以來已吸金24.88億美元。

此外,在國內市場上,已經登記成爲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橋水在中國境內已發行了兩隻私募產品,分別是橋水全天候中國私募投資基金和橋水全天候增強型中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同一時期,貝萊德計劃發行的投資中國科技股的新ETF產品。據悉,該ETF策略將被動追蹤一個科技指數和一攬子和科技相關中國股票,與規模71億美元規模的KWEB相類似。

事實上,今年7月以來,美國金瑞基金旗下的跟蹤中國互聯網的ETF KWEB吸引了大批美元資金進場,截至9月底,該基金規模達到71億美金,較8月初的規模增長了18億美金。

在中國基金的火熱發行同時,一些華爾街的頂流機構已經開始加倉。

10月6日,巴菲特的黃金搭檔查理·芒格旗下的 Daily Journal向美國SEC提交的13F表顯示,截止三季度末,Daily Journal共持有5只股票。其中倉位最大的變化是持有阿里巴巴的股份數量增加至302060股,持倉市值達到4500萬美元。

這也就意味着,自7月份以來,在阿里巴巴股價下跌了近50%之後,Daily Journal將阿里巴巴的持倉數量增加了82%,成爲該公司的第三大持倉。

六成受訪者計劃增配A股 

事實上,全球絕大多數資產所有者已在過去12個月裏上調或保持對中國投資的配置。

名爲《中國投資定位2021》報告是一份涵蓋北美、亞太、歐洲和中東地區的200位資產所有者進行的一項調查,在2021年6月至7月期間,調查收集了全球投資機構的資深投資專家對其中國投資配置的看法。

調查結果顯示,86%的受訪者表示,已在過去的12個月上調或保持中國配置,64%預期將在未來12個月進一步增持;只有12%的受訪者表示預期會有所減持。

報告顯示,有六成的受訪者預期,未來12個月中國經濟狀況將優於全球其他地區。超過半數的調查受訪者認爲,疫情提高了他們對中國配置的風險偏好。

瑞士百達資產管理首席策略師盧伯樂認爲,面對通脹上升,各國央行繼續爲退出疫情時期的貨幣刺激措施做準備。

他表示,全球經濟活動正在降溫。中國央行加大淨現金投放力度,以應對房地產開發商的資金短缺。

據盧伯樂預計,未來幾個月,全國各地的流動性狀況將逐漸放鬆;中國人民銀行可能在中期借貸到期後,今年第二次下調銀行存款準備金率,“對中國股市的中長期前景非常樂觀,但我們正在等待貨幣政策出現更實質性的鴿派轉變,以增加我們的戰術性敞口。”

醫療健康、新能源是長期主線

整體而言,由於全球經濟增長出現若干風險點,瑞士百達資產管理對股票持中性態度,“2020年春季開始的強勁反彈似乎已經成爲過去,目前市場波動加劇,而經濟和盈利增長都在放緩。同時,各國央行正在削減貨幣刺激力度,股票估值偏高。”

他們看好防禦性板塊,如醫療健康板塊。該板塊增勢強勁,年初至今跑贏其他防禦性板塊,且估值較合理,且從歷史上看,強勢美元對估值構成支撐。

與此同時,金融板塊應會從收益率上升中受益,而房地產板塊的估值相對較低,作爲防禦性板塊,應會受到經濟重啓的提振。

長城基金首席經濟學家向威達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四季度最大的風險依然是美國開始停止貨幣擴張,由此可能會給美股帶來一些短期衝擊。

他認爲,目前美聯儲和有關國際機構對美國明年的經濟依然比較樂觀,由於美國當前長端利率在歷史低位,美股當前的風險補償並不比歷史水平低。

事實上,歷史上美聯儲每次加息,在開始的階段美股都不跌反漲,其背後的邏輯就是投資者普遍認爲加息意味着經濟繁榮和上市公司盈利增長,只是到最後一兩次加息的時候股市纔開始動盪。目前離美國加息的時點應該還有相當長的時間,不必過度擔心美股的波動對A股和港股的衝擊。

綜合目前可以預見的因素,向威達認爲A股沒有大的系統性風險,但鑑於投資者的情緒低迷,未來一段時間A股很可能繼續以震盪調整爲主要格局,“戰略上,長期看好新能源汽車等三大產業鏈。結構上,短期可逢低重點關注食品飲料、醫藥板塊中的CXO及醫療服務,關注煤炭電力等產能緊缺部門,關注軍工產業鏈、網絡安全及種子安全概念。”

(作者:李域 編輯:張玉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