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0月17日消息(記者 周靜泊)10月16日、17日,參加中國(海南)媒體融合發展論壇暨自貿港考察採風行的全國主流媒體嘉賓走進海南省儋州市,近距離體驗這座千年古郡的文化底蘊與發展活力。

儋州石屋村。記者 劉洋 攝

人文鼎盛,詩鄉歌海。16日下午,古城儋州用一場極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歡迎來自全國各地的媒體“大咖”。在當晚的媒體見面會上,儋州市相關負責人向來賓介紹了儋州的歷史、人文、自然資源稟賦、產業佈局、未來發展方向等多個方面,給衆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儋州石屋村。記者 劉洋 攝

乘着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的東風,儋州市近年來正按照“全省一盤棋、全島同城化”理念,依託豐富的自然資源稟賦,結合自身發展實際,主動找準功能定位,積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做好西部中心城市、全省經濟發展“壯勞力”、全島“菜籃子”、洋浦發展“助攻手”等四篇文章,在深化改革、制度創新、營商環境、城市更新、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

自帶紅色基因的石屋村,17日上午,一場夢迴半世紀以前的“穿越”之旅給媒體嘉賓們留下深刻印象。

媒體嘉賓在石屋村參觀。記者 劉洋 攝

20世紀50至70年代,石屋村曾在黨支部書記胡松的帶領下大力發展經濟。經過艱苦奮鬥,村大隊集體存款達到了100萬元,存糧100萬斤,是當年全國新聞媒體爭相報道的“石屋雙百萬”。

到了新時代,“老先進”石屋村依然奮勇爭先,一手搞全域旅遊,一手抓高效農業發展。

“參觀完石屋村的紀念館,對先輩艱苦奮鬥的精神有了更深的體悟,更覺今日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鷹潭日報推廣運營中心副總監廖藝玲告訴記者,在她看來,儋州民風淳樸、鄉村美麗、產業興旺。現在海南正在建設自由貿易港,儋州也迎來發展新機遇,相信未來百姓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媒體嘉賓觀看紀錄片。記者 劉洋 攝

“現在人人都是自媒體,儋州可以利用政策優勢吸引網紅‘大V’來打卡、拍片,這會對儋州打響知名度,提升吸引力大有助益。”她建議。

此次儋州行前,不少媒體嘉賓早已暗暗期待能在儋州走訪古蹟,追尋文豪遺風。穿過椰影婆娑的街道,踏過碧波盪漾的清池,媒體嘉賓如願得訪東坡書院,一睹東坡先生留下的墨寶真跡。

儋州東坡書院。記者 劉洋 攝

北宋時期,年逾花甲的蘇東坡被貶至海南儋州,謫居於此的三年內,他爲當地百姓講學明道、除病滅害,爲瓊崖帶來了濃濃的書卷氣,促進當地教育事業的發展,造就了儋州的文風蔚然。

“踏入儋州,我不自覺地就會聯想到,這是東坡居士曾走過的地方。”泰州報業傳媒集團總編輯、經營管理委員會主任楊勇說,蘇東坡淵博的才學和獨特的人文魅力給儋州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產,令人心生嚮往。

儋州東坡書院。記者 劉洋 攝

媒體嘉賓在東坡書院參觀。記者 劉洋 攝

在儋州濱海新區,媒體嘉賓看到了古城儋州時尚新潮的另一面。濱海新區位於儋州市西部沿海,與洋浦經濟開發區隔海相望,規劃有工業、商業、商住、旅遊、科技教育、體育、醫療等功能區。近年來,儋州加快推進濱海新區建設,力爭將其建成全省的“港產城”融合示範區,如今濱海風情小鎮新城雛形初現,旅遊吸引力日益凸顯。不少媒體嘉賓表示,濱海新區欣欣向榮,經濟建設蓬勃發展,讓他們感觸頗深,此次採風期間,他們將用筆頭和鏡頭記錄儋州、推介儋州,讓更多人看到儋州的自然稟賦和發展潛力。

本次活動由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指導,海南日報報業集團、中國廣告協會報刊分會主辦,儋州市委宣傳部、文昌市委宣傳部、東方市委宣傳部協辦,海南省融媒體中心承辦。感謝椰樹集團對本次活動的大力支持。南海網版權聲明:

以上內容由南海網原創生產,未經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對上述內容的任何部分進行使用、複製、修改、抄錄、傳播或與其它產品捆綁使用、銷售。如需轉載,請與南海網聯繫授權,凡侵犯本公司版權等知識產權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責任編輯:陳倩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