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夜入冬”刷屏 北京電力燃氣保供進行時

來源:北京商報

今年的冬天似乎提前來了。10月17日凌晨,北京氣溫跌破冰點,爲52年來同期最低溫。氣象專家指出,與往年相比,北京此次低溫破冰點的時間明顯偏早。雖然冷空氣主體已經離開,但北京升溫乏力,預計18日夜間北京北風再起,19日夜間氣溫再次跌落至2℃左右。與此同時,從電力到燃氣,爲應對極端天氣,北京也做出多項舉措,確保寒潮大風天氣下城市平穩運行。

北京提前“破冰”

10月18日凌晨,北京多地最低氣溫首次跌破0℃。截至早晨6點,觀象臺最低氣溫爲-0.1℃,出現在4點48分,爲觀象臺站1969年以來10月中旬同期最低值。

根據中央氣象臺10月16日發佈的寒潮藍色預警,受強冷空氣影響,17日至18日8時,遼寧東部、吉林東部、黃淮、江淮東部、江南中東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將有大風降溫天氣;遼寧東部、吉林東部、黃淮大部、江淮東部、江南東部、廣東東北部等地氣溫下降6-10℃,其中,山東、浙江、福建等地部分地區降溫10℃以上。

北京市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郭金蘭表示,此次因爲冷空氣勢力實在太強,導致中東部整體降溫明顯,北京低溫破冰點的時間也明顯比常年偏早(常年首個最低氣溫破冰點的日期是11月8日)。雖然冷空氣主體已經離開,但高空仍然是西北偏西氣流控制,不斷有冷空氣補充,所以目前來看北京升溫乏力。

“照目前的趨勢來看,相比常年10月30日的入冬日,今年北京入冬的時間可能會略提前,氣象部門也在密切監測每天的氣溫情況。按照氣象學的標準,連續5天日平均溫度穩定低於10°C,纔算真正入冬。”郭金蘭說。

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副教授孔鋒博士曾系統定量研究過寒潮災害風險評估工作,他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寒潮是北京冬季的一種常見的災害性天氣,我國氣象部門有一個界定寒潮的標準,即24小時內因冷空氣侵入造成的日平均氣溫下降10℃以上且最低氣溫下降到5℃以下。此次寒潮過後,北京地區即將進入初冬季節,集中供暖時間也即將到來。

“氣候變化從本質上包括了趨勢性變化、波動性變化和極端性變化,而超常規的寒潮天氣歸根結底是因氣候變暖的極端性變化引發的,當然這裏也包含了自然原因、人類活動和溫室氣體排放的複雜原因。”孔鋒說,“北京地區的天氣波動特徵增強,超常規的極端寒潮天氣還可能會再次發生。全球氣候變暖後,區域性的天氣朝着極端化的方向發展,極端天氣事件的頻次和強度也在增加。”

電力燃氣設備加強運維

寒潮將給人民生活帶來哪些影響?在孔鋒看來,寒潮出現時,尤其是在北京市集中供暖還未開始時,可能會出現用空調製暖、電熱毯取暖的現象,這會造成用電量的增加,因此,電力部門要提前做好詳細的應急預案,避免造成區域性的用電緊張和斷電的現象。寒冷的天氣同時還會給管道運輸造成一定的影響,長時間高強度的降溫會造成管道破裂,引發斷水斷電現象。

“電力和燃氣等重要民生部門要與氣象部門建立寒潮災害性天氣的會商聯防聯控機制。根據氣象部門所做出的相關預報預警,電力和燃氣部門要做好應對災害天氣的應急預案,積極排查電力運輸和燃氣保障中的薄弱環節,儘早排出可能引發全局性和局地性的安全隱患,做好風險防控工作。”孔鋒說。

據瞭解,10月16日至17日的平均氣溫、最低氣溫突破了近十年10月中旬氣溫的最低值。因此,電力最大負荷和日用電量突破近十年曆史同期峯值的可能性很大。

目前,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已及時啓動預警四級應急響應,全面做好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準備。國網北京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總值長孫鶴林介紹,本週末受天氣降溫影響,北京電網負荷將達1500萬千瓦,較正常週末情況增長150萬千瓦,主要原因是供暖負荷有所增長。“我們已經安排開啓了除檢修外的所有統調機組,確保電力供應。同時加強分析研判,密切跟蹤電網負荷變化趨勢,根據負荷變化及時調整電網運行方式,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針對異常天氣,國網北京電力加強電網設備運維,重點開展異物和火災隱患的排查整治,對防塵網、大棚、彩鋼板房採取壓蓋加固措施,對發現的易漂浮物及時清理,發現輸電線路異物搭掛缺陷立即安排處理。

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瞭解到,降溫將造成天然氣用量增加,爲此,各燃氣供應企業已與上游供氣企業迅速對接需求和供應計劃,保障燃氣穩定供應。全市已進一步加強燃氣設施排查,及時消除各類隱患,制定針對性控制措施,確保安全風險能防可控。同時,自10月15日-17日,北京市已暫停全市居住區內各類挖掘地面工程施工,以此避免因外力破壞地下管線影響燃氣供應。

部分地區仍將持續低溫

除了北京迎來“速凍”天氣,不少其他城市也已經感受到了寒意。例如浙江除了降溫,還要經歷“降水+陰天”的組合,浙北部分地區出現中到大雨,慈溪、北侖和鎮海甚至是發佈了暴雨黃色預警,鄞州也發佈了暴雨藍色預警。另據西安市氣象臺預報,受高空槽及迴流冷空氣影響,預計19-20日有一次降水、降溫、吹風天氣過程。

目前,強冷空氣的影響已趨於結束。中央氣象臺消息顯示,強降溫區範圍明顯縮小,但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仍將持續偏低,預計17-18日,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4-5℃,華北黃淮部分地區偏低6℃。19-21日,另一股冷空氣將繼續影響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被壓制,將較常年同期持續偏低3-4℃。

爲應對寒潮,在東北地區,多地已啓動提前供熱,保障民衆取暖需求。10月15日,長春市熱力(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就宣佈開栓供熱,比規定的供熱時間提前了5天。該公司在長春承擔着57萬用戶和1400餘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的供熱工作。

氣象專家提醒,雖然強冷空氣已接近尾聲,但中東部地區氣溫仍較爲低迷,尤其是南方地區最低氣溫將出現在18日早晨,江南北部最低氣溫將降至10℃左右,公衆需提前做好保暖措施,謹防感冒。

北京商報記者 陶鳳 呂銀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