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宏

上市險企將於10月末披露三季報,三季度表現如何?壽險方面,業內分析師認爲前三季度負債端的低迷還將持續,特別是上市險企新業務價值增速普遍爲負。代理人方面,還有繼續壓縮的空間。財險方面,三季度頻發的自然災害將對財險行業的利潤帶來壓力,而車險保費增速還將繼續承壓。

具體利潤方面,考慮險資於春節前後高點兌現部分浮盈,夯實全年利潤基礎,上市險企除平安外前三季度淨利潤將普遍維持較高增長。另外外資機構分析師認爲,中國保險股的回調過度,提供了捕捉醫療一體化和產品創新所帶來的長期增長的機會。

前三季度負債端低迷持續 代理人還將繼續壓縮

今年9月平安和太保繼續“上新”。其中,平安壽險推出盛世福保險計劃。太保壽月推出“無憂保”定期重大疾病保險。受益於新產品的推動,申萬宏源的保險業分析師葛玉翔表示,預計今年9月太保、平安、新華、國壽、人保新單增速爲:15%、-3%、-10%、-15%、-18%。

但業內分析師認爲,前三季度負債端的低迷還將持續。天風證券非銀團隊表示,預計前三季度平安、國壽、太保、新華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速分別爲:-18%、-18%、-20%、-24%。國泰君安非銀金融的劉欣琦團隊則表示,預計平安、國壽、太保、新華、人保前三季度新業務價值增速爲:-17.0%、-18.0%、-19.0%、-25.0%、-27.0%。

代理人方面,業內分析師認爲還有繼續壓縮的空間。葛玉翔表示,三季度以來,頭部壽險公司加大隊伍清虛力度,預計期末人力較年初有近30%下降。天風證券非銀團隊表示,今年上半年前4家壽險公司代理人規模淨流出65萬,但各公司代理人活動率仍不斷下降,可見目前代理人隊伍中還存在需擠出的“水分”,代理人隊伍的調整預計還將繼續。

天風證券非銀團隊表示,中長期來看,壽險行業已進入深度的調整期,行業調整的核心原因在於行業的供需不匹配,人身險行業正經歷“去產能”調整期,即淘汰“落後產能”。葛玉翔表示,行業新單復甦短期受阻是渠道與產品端問題交織結果,行業普遍承壓給堅定改革者留下更多施展餘地。隨着老齡化加劇和當下保障缺口,醫療險、商業養老、長期年金等產品仍有足夠的發展空間。

頻發自然災害對財險業利潤帶來挑戰

財險業務方面,業內分析師普遍表示,三季度頻發的自然災害將對財險行業的利潤帶來壓力,而車險保費增速還將繼續承壓。

其中,劉欣琦團隊表示,2021年三季度財險行業保費增速進一步承壓,主要來源於車險的兩大負增長壓力,一是車險綜改背景下車均保費的下滑的趨勢在三季度延續;二是汽車“缺芯”導致新車銷量在三季度承壓,拖累新車保險市場增長。承保盈利方面,除了車險綜改保費充足度下滑帶來的賠付壓力提升外,三季度部分地區的大災對保險公司的盈利帶來挑戰。

葛玉翔表示,鄭州暴雨拖累車險承保利潤。鄭州暴雨保險業估損達124億,由於已賺保費形成機制的影響,預計今年第三季度財險或許是綜改後同環比壓力最大的季度。

天風證券非銀團隊認爲,三季度颱風、暴雨等自然災害頻發,今年的河南洪水預計對賠付率的影響較大。截至8月20日,平安產險預估賠付總額29.7億元,人保產險估損的淨損失大概是28億元,預計分別將提升2021年全年的賠付率1.2%、0.7%。

利潤端表現穩定 外資機構認爲保險股回調過度

葛玉翔團隊認爲,考慮險資於春節前後高點兌現部分浮盈,夯實全年利潤基礎,預計利潤端表現全年穩定可期。預計平安、國壽、太保、新華和人保歸母淨利潤增速分別爲-9%、20%、17%、20%和13%。

劉欣琦團隊表示,預計今年三季度上市險企總體將實現單季歸母淨利潤正增長,主要上市險企前三季度累計歸母淨利潤延續較快增長,中國人壽、中國人保、新華保險中國太保中國平安分別爲:23.9%、23.2%、22.5%、18.4%、-9.7%。

瑞銀中國保險行業分析師朱曉偉則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我們認爲中國保險股的回調過度(目前股價對應0.2-0.6倍2021年預期內含價值),提供了捕捉醫療一體化和產品創新所帶來的長期增長的機會。

長期看,朱曉偉表示,中資保險公司的業務模式能演變爲保單持有人的健康管理夥伴。保險+醫療對於保險公司而言具有戰略重要性,對承保、交叉銷售和持久性都有正面意義。從ESG角度說,醫療一體化也可望有助於化解醫療價格通脹、促進普惠金融/醫療發展。這些應有助於保證良性監管環境、化解投資者對監管風險的擔憂。在綠洲情景下,假設保險行業能實現有效的醫療一體化,結果表明2030年行業的潛在利潤池規模可達1600億美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