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西湖片區改造,不僅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老城南民居、老街巷肌理,還保留一半原居民。圖爲鳥瞰小西湖片區。南報融媒體記者 董家訓 攝

南報網訊(融媒體記者 嚴玲 田詩雨 通訊員 秦萱 張昊磊)10月15日,地處南京市秦淮區小西湖片區的馬道街39號居民許慶、毛茆老夫妻倆回到老屋,看一看重建後的新房、提了提裝修意見,對未來的幸福生活充滿了期待。危房變新房,馬道街39號作爲小西湖片區第一例居民自主更新的房屋,爲片區居民提供了老城改造新樣本。

許慶今年72歲,從出生開始就居住在這處老屋,他對這裏有着深刻的記憶和感情。“我們家住在這裏有160多年的歷史了,我太爺爺的父母以種菜謀生,靠勞動建了這處房子,到目前居住過7代人。我在這裏出生、結婚、生子,一輩子沒離開過。”許慶對記者說,“你看,院子裏的枇杷樹就是我種下的,轉眼間已經比碗口還粗了。”

在小西湖片區,典型的江南民居式建築蘊含着濃厚的老城南歷史文化氣息。然而,在時光的沖刷下,此處逐漸落敗爲棚戶區,馬道街39號也不例外。屋內沒通燃氣,老兩口得自己扛煤氣包;臥室在最北邊,去南邊的衛生間需要穿過狹長的露天過道,下雨、夜間十分不便;白蟻侵蝕,二樓的地板被蛀空……許慶希望改善居住環境,但一想到自己這麼大年紀,還要忙翻建房屋的手續、施工和裝修,就十分焦慮。

2019年,小西湖片區正式啓動更新改造。聽說相關部門、專家要和居民一起商量更新,這讓許慶思考能否藉機改善自家居住環境。經過溝通,建設單位、南京歷史城區保護建設集團邀請專業團隊對房屋進行鑑定,馬道街39號爲D級危房。“房屋很危險,二樓地板被蛀空,我們都不敢上去。實在要拿東西,就先試探着踩一踩,然後慢慢取。”毛茆回憶道。

消險需求碰上政策鼓勵。2020年,《老城南小西湖歷史地段微更新規劃方案實施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出臺。辦法明確,私房的翻建費用由產權人自行承擔,其中,經具備資質機構專業鑑定,屬於C、D級危房的,翻建費用由市、區財政予以補助。經測算,馬道街39號重建費近60萬元,許慶一家只需承擔其中40%,約24萬元。“政策太好了,減輕了我們老百姓的負擔。”許慶說。

今年3月,馬道街39號更新改造正式簽約,成爲小西湖片區民房自主更新的首例。

更讓許慶滿意的是,南京歷史城區保護建設集團特意請來了東南大學建築學院的設計團隊,與他商量,定製改造方案。最終方案是將200平方米狹長的磚木結構的屋子拆除,一分爲二,設計成前店後宅的磚混結構。經過7個月的施工,目前馬道街39號已經竣工,進入裝修階段。

記者走進許慶家,南邊進門處是寬敞明亮的二層房屋,將引進新的業態。從入口左側的小門進入,經過一小段通道,北邊就是未來許慶居住的地方。“一樓是主臥,二樓做次臥給孫女備着,前面一樓玻璃棚下放餐桌,以後可以在院子裏喫飯,還有廚房、衛生間、客廳……”談起未來,許慶有很多期待。

“尊重民意、自主選擇”的更新,不僅讓許慶一家有了新房子、新生活,也讓小西湖片區的居民們看到了老城改造的新樣本。附近的馬道街37—1號也開始了自主更新,堆草巷35號計劃進行自主更新等,小西湖片區居民的居住條件將迎來巨大的改善。留住原居民、延續煙火氣,引進新業態、增添新活力,小西湖的每一處改造都體現出情感和溫度,將成爲看得見發展、留得住鄉愁的老城南和諧片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