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17日,上海歌剧院原创歌剧《晨钟》登陆第四届中国歌剧节舞台,在潍坊大剧院一连两晚上演精彩演出之余,走近山东市民、走进企业工厂,为当地观众献上专业的艺术导赏和精彩的声乐表演。中国歌剧节是我国歌剧领域的国家级艺术盛会,上海歌剧院曾先后以《阿蒂拉》和《阿依达》参演,而《晨钟》则是上海歌剧院首次携原创歌剧亮相中国歌剧节的舞台。

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介绍说,“近年来,上海歌剧院遵循‘多元、新锐、精湛’的艺术定位和‘坚持民族原创、传承中外经典、弘扬时代精神’的发展愿景,充分运用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三大核心文化资源,创作排演出了《晨钟》《田汉》等原创剧目,此次参与中国歌剧节,即是希望能够在民族歌剧创作蔚然成风,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的歌剧节上,与全国各地的剧院、剧团多多交流、互相学习,以更好的艺术状态创造新的辉煌篇章。”

突出正歌剧特性,着重音乐打磨

《晨钟》作为一部讲述建党历史的红色原创作品,其磅礴的正歌剧品相和英雄式的风格从创作之初就不可撼动。五年多来,上海歌剧院始终不忘职责使命,利用自身集“合唱、交响乐、舞蹈”于一体的优势,不断打磨,希望在雄壮的音乐声里、激昂的唱词中,通过歌剧艺术展现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真理、矢志不渝的勇气,求真务实、勇于探索的精神,彰显其“铁肩担道义,碧血铸丰碑”一心一意为党和人民事业谋发展,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同时,也希望通过对《晨钟》歌剧风格的摸索,探索更多别于传统民族歌剧风格的歌剧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多轮演出备受关注与好评后,歌剧《晨钟》于2021年5月作为国家大剧院歌剧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演出”首度亮相北京,赢得各界高度评价。在其后的五个多月里,上海歌剧院院长许忠与《晨钟》的主创团队一起,结合演出现场情况与各方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对《晨钟》进行了新一轮细致的修改与打磨,对新一版舞台呈现进行综合把控,保证戏剧与音乐的相得益彰。而在此之前5年多的磨合,则是这支队伍默契配合的关键所在。“主创组的每一个人可以说是越来越有默契,作曲家许舒亚以及作为指挥的我本人,对于剧中人物的设定、理解和表达,尤其是通过音乐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上,也日趋一致。”

这一次,作曲家在配器上又做了新的调整,通过戏剧性、交响性的加强,让整部歌剧有了更佳的音乐质感,也让音乐与编剧姚远的词作在和谐统一中,进一步展现历史长河中那些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牺牲的英雄的壮烈之举。李大钊牺牲时演唱的咏叹调《为了四万万同胞》,在确保唱段的可听性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作品的流畅性,突出其壮烈的英雄品质。谈到作品的修改,许忠这样直言道,“我们的艺术家们,也通过他们最纯粹、真实的声音,不加任何外物修饰地为剧场中的观众中营造了一个强大的声场,与乐团演奏出的器乐声一起,展现歌剧最原始、最自然的魅力。

舞台调度彰显思考,多媒体点睛上海特质

在舞台呈现上,这次充分挖掘了更大的空间可能,来展示人物之间内心的沟通、神交,通过一些视觉外化的展现,通过肢体意在言外的表达展现作品更深层的含义。比如剧中宇剑牺牲的那一段情节,作曲家许舒亚将一段清澈纯净的间奏曲放在两段英雄式激昂的音乐之间,营造了一个看似低落、安宁实则酝酿情感的高能段落。而在这一段中,这次创新性地加入了一段非常唯美的双人舞,来延展、诗化宇剑的牺牲。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渲染烘托中,让琴君、以及工友们、乃至现场观众们,对于这些为真理献出生命的英雄的敬仰、对于革命精神的认同、对于共产主义信仰的理解的情感再一次得到升华。

此外,舞台调度方面也做了优化,进一步调整了部分演员与各声部在演出中的站位,使得舞台上演员的声场与器乐声相得益彰,将最好的乐与歌传递给观众。比如琴君与宇剑的二重唱,琴君坐着唱,而宇剑的声音则由远及近地移动,声音的平衡在演员的位移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现。最终,这些音乐上的调整,都将在许忠的指挥棒下,让观众在更为流畅的故事发展与更为真实的情感表达中,感受到音乐与剧本的高度一致,感受触动心灵的震撼。

不仅如此,剧中的多媒体呈现也颇为用心,此次的山东演出也是修改后的多媒体视觉呈现第一次面对观众检验。主创团队进一步突出了上海的地域特征,让山东当地的观众能够一眼便感受到属于当年上海这座城市的风貌和特色。其中运用到的繁华外滩、外白渡桥、老上海的马路等极具上海特色的背景形象都经过了细致的考证、进行了修订,同时运用现代技术将当时的老照片做了动态处理。

背景的动画将与舞台实景联动呼应,譬如“南陈北李 相约建党”时骡车驶过的车辙将从舞台延续至背景动画中;大钊先生奋笔疾书时,背景缓缓展开一幅北平城广阔的画卷;“工人罢工”时火车头冒出的黑烟仿佛也从动画里延续到了舞台上;而大钊先生被捕时的东交民巷也是参考诸多史料力求真实还原……对观众来说,老照片还原了历史,而动画提供的动态视觉感受更增添了代入感。主创团队在满足巡演对舞台“轻便”要求之外,更考虑到了如何利用多媒体给舞台呈现加分,而不仅仅是对部分舞美装置的“替代”。

上海歌剧院供图

作者:姜方

编辑:郭超豪

责任编辑:邵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