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2日,中國農業大學國際發展與全球農業學院(CIDGA)/中國南南農業合作學院(CISSCA)(以下簡稱“CIDGA”)以“全球貧困與鄉村振興:挑戰與經驗”爲題,舉辦了CIDGA2021年會暨發展知識講壇2021年第58期對話。

對話由CIDGA聯合中國國際發展研究網絡(CIDRN)、英國國際發展研究院(IDS)、南方國家智庫聯盟(Nest)和全球事務經濟與政策研究院(AGFEP)共同舉辦,來自中國、印度、日本、韓國、英國和南非的知名專家圍繞疫情背景全球貧困、農業綠色轉型和鄉村振興在國家、區域和全球等不同層面湧現出的新特點和新挑戰進行了解讀,併爲應對全球範圍內的貧困和發展問題、實現鄉村振興和可持續發展提出了自己的獨特見解。中國農業大學國際發展與全球農業學院名譽院長、講席教授李小云主持了該場對話。

印度發展中國家研究與信息系統(RIS)研究院院長薩欽·查圖維迪以疫情背景下可持續農業發展與減貧爲主題,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他認爲疫情加劇了地區的不平等,低收入國家受影響最爲嚴重。與此同時,氣候變化對全球可持續發展帶來挑戰。在此背景下農業綠色轉型,尤其是可持續農業和鄉村振興對應對疫情及全球變化,對全球減貧帶來新的挑戰非常重要。高效、長期的自然資源管理、對其基礎設施和人力資本進行投資、加大對科學技術和創新(STI)的投資,如大數據、人工智能、種子技術、節水技術、土壤養護、收穫技術和加工技術等,都會對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及全球減貧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農業大學全球食物經濟與政策研究院院長、講席教授樊勝根,以“農業和減貧:國際經驗”爲題,探討了農業與減貧的國際經驗。農業發展能夠對減貧產生重要的溢出和乘數效應作用。從全球的減貧經驗來看,不同地區呈現出不同的特徵:非洲是土地擴張引導增長型、南亞是小農驅動的農業多樣化,拉丁美洲主要依靠社會保護戰略,而中國則是農業引領城市化和現代化。對非洲和南亞來說,加強對農業研發的支持、增加對農村基礎設施的投資、改善農業補貼的利用效率對促進農業發展和減貧至關重要,南亞同時則需要創造更多的非農和城市就業機會。對拉丁美洲來說,確保宏觀經濟穩定是拉美實現減貧與發展的重要先決條件條件。而建立社會保障網絡、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改善農村地區營商環境,緩解環境惡化問題,加強農村地區的地方治理和能力建設,則是中國實現鄉村振興的努力方向。

韓國農村經濟研究所(KPEI)前副院長權泰進以“韓國鄉村振興的經驗和挑戰”爲題,從宏觀層面分享了韓國在鄉村振興方面所開展的工作及其思考。從歷史的視角來看,韓國在70-80年代取得了巨大的經濟增長,隨之而來的是城鄉收入差距的不斷擴大和農業產業的低增長甚至負增長。90年代後,韓國政府制定了若干政策來促進鄉村振興:一是促進地區戰略產業;二是地區品牌建設戰略;三是傳統知識的復興和產業化;四是改善基礎設施。到了二十世紀,韓國開始實施鄉村振興增強版:一是更加註重地區創新系統和創新能力建設;二是建立生產和收入基礎;三是提高社會服務能力;四是加強和促進市場化導向。權泰進認爲有效的農村振興政策有助於農村居民擺脫貧困,收入對農村可持續發展仍然是最重要的保障。但僅僅強調收入是不夠的,只有實現農業、農村、農民的全面協調發展,才能保持農村社會的活力。政府的扶持政策與居民的自願參與有效結合,才能保證實現鄉村的可持續振興。

日本國際開發協會(JASID)會長、東京大學教授佐藤仁,對當前日本的貧困狀況及原因進行了解讀。雖然就國內生產總值而言,日本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之一,但從相對貧困的角度來說,日本在減貧方面與經合組織其他成員國相比還很有差距。兒童貧困、虐待兒童、性別不平等、自殺和人口負增長是目前日本減貧面臨的重要挑戰。他強調了居民志願協會在關愛鄉村居民中發揮的作用,保證了日本鄉村“沒有一個人掉隊”。這種志願服務組織在日本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他們在災難來臨時組織居民轉移,爲社區提供志願巡邏服務、關愛老人、組織傳統活動,讓居民有歸屬感,這對聯結人口數量日益減少的日本農村社區社會網絡、日本農村居民的安居樂業發揮了重要作用。最後他強調,相比於減貧的努力,從源頭上不產生貧困更爲重要;貧困很大程度上與孤獨相伴隨,創造一種具有歸屬感的環境對避免新時期的日本貧困非常重要;政策制定者要從“解決問題”的思維和工作方式向“減少問題”的方向轉變。

英國薩克塞斯大學發展研究所教授/社會、技術與環境可持續路徑研究中心(STEPS)主任伊恩·斯庫恩斯探討了農村發展的重要性。農村發展是減貧的核心,但對農村的干預不能單採取單一的方式進行,應該採用瞭解人們的生計爲中心的地域性方法。在制定農村振興戰略時,必須從人們做什麼開始,擁有什麼資源,具有什麼樣的社會關係和因爲農村人不僅僅是農民,他們也可能在城裏工作,他們也可能是企業家,是移民等等,因此農村發展必須採取綜合的生計辦法。需要爲地方經濟發展制定一種綜合的地域性空間方法,將農村和城市地區聯繫起來。所有這一切需要超越技術、市場和生產力提高的干預方法,將農村發展置於更廣泛的政治經濟學的視閾之下,系統性的思考農村發展的資源分配以及與之相關的權力關係,包括土地規劃、城鄉互動、基礎設施供給等的地域性生計視角。

南非比勒陀利亞大學高級研究員弗朗斯·斯瓦內普爾強調了農業對非洲發展的重要性,非洲仍有5億人(佔總人口的37%)生活在極端貧困之中。氣候變化、大流行病對非洲減貧帶來挑戰,城鄉人口流動帶來的新的城市貧問題,如因城市基礎設施供給不足造成居住環境惡劣、過分擁擠帶來的健康問題、接觸大量集中堆放的垃圾、資源消費的不可持續等。通過20多年的案例研究和觀察,他提出了10個促進非洲減貧和鄉村振興的經驗:1)聚焦鄉村地區;2)使用綜合性農村發展解決方案;3)外來援助者要“助力自助”;4)建立社區爲核心的夥伴關係;5)努力實現可持續;6)具有包容性的領導力;7)注重學習過程的績效評估機制;8)動員內部與外部知識,減少“知識隔離”帶來的負面影響;9)開發人力資源,尤其是針對婦女和青年人的能力建設。10)進行系統性的研究整合,不斷反思改進、保存文檔記錄。

上海大學外國語學院/全球問題研究院教授唐青葉分享了自己對中國話語特別是貧困話語及其國際傳播的思考,她認爲話語是一種社會實踐,是再現、建構、變革社會現實的重要手段。貧困治理作爲國家層面的社會實踐,通過話語進行表徵,在中外不同語境中,這一話語實踐常被各自特有的政治經濟、社會制度和文化價值觀所影響,被構建成具有不同屬性的實踐類別。中國扶貧成就突顯了中國力量、中國價值和中國精神,如何向世界講好中國扶貧故事需要一套完整的中國特色話語體系來闡釋。

世界銀行中國、蒙古、韓國局人類發展部門國別主任葉仕瀾以全球貧困和鄉村振興的挑戰和經驗爲題,探討了民衆如何作爲綠色轉型和鄉村發展的驅動力。氣候變化是人類生活的最大變數,將會導致衝突和脆弱性。而有效的社會政策主要發揮兩方面的作用:一是減少氣候變化的影響,建立全面的監察系統來監測與氣候變化帶來的相關疾病;二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通過促進能源節約型基礎設施和相關的硬件條件來實現。他認爲,人力資本的投資是發展和氣候轉型的關鍵,民衆應該以積極主動的角色而不是作爲被定義的角色參與到這個系統中。最後,葉主任分享了世界銀行集團的下一步工作重點,世界銀行集團將會持續關注氣候方面的行動,支持20個氣候敏感型國家整合人力資本開發部門與氣候變化戰略和計劃行動,爲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問題作出貢獻。

(供稿:張傳紅 林海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