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對話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張保龍:中意貿易增量何在?

專訪前意大利經濟發展部副部長:經濟衰退挑戰加劇 歐洲料將擴大“戰略產業”範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賀泓源 北京報道 中意貿易到了一個關鍵節點。

2020年,中國對意大利出口總額爲329億美元,進口額爲222億美元。2021年1-7月,中國對意大利進口額同比2020年增長了63.2%,出口同比增長了27.9%,中意雙邊貿易關係日趨緊密。

中國對意大利的主要出口產品包括電話和電信設備、機械設備、紡織服裝、化工產品和防護面罩及儀表。

中國從意大利進口的主要產品包括大型機械、醫藥和醫療產品、皮革產品、時尚產品、設計產品和傢俱產品。

隨着世界步入後疫情時代,中意貿易結構將會迎來變化。即將召開的北京冬奧會,成爲機遇之一。

意大利在冰雪產業擁有種種優勢。佔意大利領土35.2%的阿爾卑斯山區,每年創造約2500億歐元價值、佔意大利GDP15%+的運動產業。區域內有近900家運動相關企業,其中198家與山地運動有關。

運動設備、冬季運動服飾和鞋履每年創收近60億歐元,其中超過60%來源於出口。有近1100萬意大利人會在冬季度假(不論是一整週的長假還是週末度假),創收超80億歐元,人均支出近600歐元,刺激基建價值超過12億歐元。

在旅遊方面,意大利冰雪旅遊實現106億歐元(佔意大利旅遊總收入的11.2%)的收益,其中有47億歐元來自住宿行業,47億歐元來自冰雪運動服務行業(雪票、教練、設備等)以及12億歐元來自餐飲和娛樂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中國北京冬奧會之後,意大利城市米蘭和科爾蒂納丹佩佐將接力舉辦下一屆2026年冬奧會,這將會是意大利第三次舉辦冬奧會。此前,意大利科爾蒂納丹佩佐和都靈分別在1956年和2006年舉辦過冬奧會。

中意貿易走向何方,北京冬奧會將帶來哪些商業機會?懷着這些問題,21世紀經濟報道與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Italian Trade Agency)北京辦事處主任、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駐中國和蒙古國辦事處協調官張保龍(Gianpaolo Bruno)相約對話。

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爲意大利政府貿易與投資促進部門。

《21世紀》:北京冬奧會臨近,做了哪些準備?

張保龍:已經有一系列規劃。比如參加冬博會(2021年北京國際冬季運動博覽會)等。

但由於受疫情影響,現在沒有辦法公佈具體的新活動安排,要看之後的疫情控制狀況。

我們十分看好中國冰雪市場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後的發展潛力,這對意大利冰雪運動產業而言是一個難得的機遇。藉由此次冬博會,在中國市場推廣意大利從專業設備、運動服飾到相關配件的冰雪產業形象,不僅可以推動冰雪產業的發展,同時也可以帶動如餐飲、健康、醫療和安全設備乃至旅遊文化等上下游產業的發展。

《21世紀》:意大利在冰雪產業有哪些優勢?

張保龍:冰雪產業在意大利發展有相當歷史,也有舉辦大型活動經驗。不止是冰雪產業鏈,更像是一種組合形式。像意大利的生活方式,也包括雪山救援,食品等。

在出口方面,意大利優勢主要體現在專業設備這一類。很多企業已經參與到北京冬奧會中,包括滑雪行業,造雪機械設備等。

《21世紀》:中國冰雪旅遊還差什麼?

張保龍:中國的旅遊體驗型雪場居多,但是缺少該領域訓練有素的專家和不同利益攸關方之間的綜合協調戰略。

滑雪指導員的優秀與否直接影響着滑雪愛好者的轉化率。雪場建設需要有科學的考證和更好的規劃,保護山地資源的同時能夠推動冰雪產業可持續發展。

《21世紀》:如何看待赴意旅遊恢復狀況,除疫情外,還有結構性問題嗎?

張保龍:主要還是受疫情影響。

疫情前,意大利是歐洲比較受歡迎的幾個目的地之一,但因疫情影響,增長趨勢被迫終止。但我們,包括意大利國家旅遊局,也在做一些準備工作,希望等疫情過去之後,讓更多中國遊客瞭解意大利。

實際上,如果真正拋開疫情影響的因素的話,中意之間這麼友好的合作關係,在旅遊方面其實沒有任何其他因素可以影響到。

《21世紀》:意大利對華出口增量在哪?

張保龍:我們肯定是希望所有行業都在未來有一個出口方面的增長,尤其是意大利比較強勢的行業,比如說機械設備、消費品特別是奢侈品行業等。

《21世紀》:中國產業升級是否對意大利出口造成影響?

張保龍:從國際市場來看,中方企業的發展是必然的。長期影響來看,企業之間肯定會有更多競爭,這也變成企業進步促進因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