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無走出先手棋:在深圳種下“科創飛地”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王海平 深圳、南京報道

在對諸多的知名企業和高校科研機構完成一輪拜訪後,無錫市委書記杜小剛於10月15日飛離深圳。轉身後,則是無錫在深圳種下的9大“科創飛地。”

與9大“科創飛地”相策應的則是正在謀劃的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創新合作(無錫)試驗區。其目的,在於充分利用長三角區域與粵港澳大灣區的資源優勢,在兩個區域的科技與產業創新協同發展上積極探索,共同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羣,提高國家科技與產業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次無錫主動對接深圳,所轄開發區、區(市)等與粵港澳大灣區的龍頭企業、金融機構、大院大所簽約了140個項目,集中在院所合作、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和科技創新四個方面,既有一批緊貼當地產業發展實際的強鏈、延鏈、補鏈項目,又有一批瞄準新技術、搶灘新業態的未來新興產業項目,涉及投資總額約1254億元。

兩大國家戰略的碰撞

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同作爲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的兩大區域,但粵港澳擁有香港、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與國際市場對接緊密,市場化程度高,其金融、科技、人才爲代表的創新資源要素集聚能力強,創新生態完善,營商環境優勢突出。

從對內對外方向看,兩個區域對接合作,有利於打通國內大循環,共同參與國際大循環,集成兩者開放優勢,合力拉動長江、珠江中上游地區發展,爲解決國內區域協調發展不平衡問題作出新貢獻。從產業看,粵港澳大灣區以終端產品多,長三角則側重於中間品,雙方互補性強,在產業創新鏈上合作發展,將更加有利於合作建設全國重要創新策源地,打造若干世界級產業集羣。

關鍵是,在兩大區域的碰撞上,爲何無錫能在長三角先行一步,主動對接深圳,下出先手棋?

“一是雙方有合作的基礎,二是合作已從過去單純的企業投資項目走向了更高層次、更深領域。”招商局資本財務總監黃曉華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年前在無錫設立的產業基金已完成了退出,取得了良好的收益,而剛成立的新基金不僅規模更大,投資也會向無錫的民生項目傾斜,企業項目也更側重對卡脖子問題的突破、對未來產業的引領。華潤集團副總經理陳小軍則介紹,華潤向中國內地轉型發展,一直高度重視與無錫的合作,目前在當地的總資產超330億元,2020年實現營業額超190多億元,擁有當地員工超過1萬人。

“碩放機場與大灣區熱點城市的航班已是公交化,多年來華爲、美的等大灣區的企業集團在產業鏈上與無錫企業都有着深度合作。”參會的無錫商務局負責人對記者介紹。康泰生物董事長杜偉民也表示,一直以來就和阿斯利康無錫公司、江南大學等有着深度合作。深圳清華大學研究院副院長潘澤生教授介紹,早在2008年就與無錫有過共建項目的合作。

在深圳期間,無錫市委書記杜小剛在拜訪港澳深政界學界企業界人士時多次表示,加強兩大戰略對接聯動、爲國家現代化建設全局作出更大貢獻,是長三角和大灣區每座城市的使命。全國政協常委、香港江蘇社團總會會長唐英年就建議,無錫和香港分處中國兩大經濟中心區域,希望無錫的太湖灣科創帶建設能夠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積極互動,做到優勢互補、互惠共贏。 

無錫半導體行業協會祕書長黃安君認爲,無錫在集成電路產業鏈上具備明顯優勢,而大灣區設計企業實力普遍較強,設計完成後可由長三角地區的集成電路生產企業進行製造和封測等工序,形成產品後再返回大灣區銷售。

作爲長三角中心城市,無錫已集聚了30多萬家民營企業、6700多家外資企業、9大千億級產業,2020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16.58萬元,位居全國非資源型城市第一。通過以深圳爲窗口,以科創飛地爲通道,無錫尋求的是國際化的創新要素。

“無錫當前面臨的問題很實際也很迫切,那就是如何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同時匯聚更多的全球創新資源要素。”江蘇省社科院區域所副研究員何雨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本次無錫主動對接深圳,通過區域協同國家戰略的路徑,精準尋找進一步對外擴大開放和對內深化改革的資源。而不久前召開的無錫市第十四次黨代會上,市委書記杜小剛在大會報告中提到“國際”兩字多達35次。

據瞭解,到目前爲止澳門企業在無錫已投資了200多個項目,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文旅創意、研發機構等新興產業,落地則在市轄各個經濟板塊。

區域協同國家戰略

在深圳期間,無錫與深交所、澳門金融資產交易股份有限公司等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涉及9個項目,將之前和合作進一步延續到“十四五”期間,並進一步強化優勢互補。

儘管有着多年合作的基礎,但面對國內產業資源即將展開新的大重組之際,兩地的合作需要警惕之前的經驗教訓。香港中文大學(深圳)逸夫書院院長、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副院長王叢指出,過去產業有了資本加持後就側向金融、金融有了產業後會利用低成本資金試圖控制更多產業的格局必須改變,“無錫的思路非常清晰,即兩大區域的合作是以產業爲主、金融爲輔,更側重於在產業發展初期進行支持,同時謀劃區域性的併購重組平臺,明確企業上市之後的第二步。”

無錫地方金融監管局負責人則認爲,對未來科創企業的支持和促進科教資源的轉化,通過與大灣區國際要素的對接,盡力降低地方企業的間接融資比例,降低科創企業的各個階段的財務成本。

那麼,無錫在本輪發展推出的先手棋中,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創新合作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深度合作?

“這次交流中,我們瞭解到深圳大學在科創方面的政策走在了前列,如科研成果的轉化中,85%的收益可以直接歸屬科研人員或團隊。”無錫市科技局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研究實施科技與產業創新的協同政策措施是下一步的重點之一。

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兼教務長張東曉教授表示,可以利用科創飛地的模式,支持長三角和大灣區企業聯合開展核心關鍵技術聯合攻關,加速核心技術聯合攻關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始創新策源地,共同形成生產力。

“可以充分藉助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城市地位,聯合支持長三角生產製造企業設立離岸機構,拓展海外業務渠道,形成‘創投先行、信貸跟進、擔保支持、上市助推,多種金融工具並舉’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香港城市大學深圳研究院副院長陳俊鐸教授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必須強化金融協同創新。

有參會的江陰高新區管委會負責人則希望雙方要深入開展產業協同,在物聯網、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等優勢產業領域共同組織實施一批重大原創性基礎研究項目、“卡脖子”關鍵共性技術攻關項目和前瞻性產業創新項目,共同提高重點產業在世界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中的地位與作用,推動區域產業從中低端邁向中高端。

無錫市副市長高亞光在深錫科技對接會上表示,此行主動拜訪對接深圳,爲城市之間的合作在新時代進行了探路,將利用科創飛地和開放園區的優勢,與大灣區協同深化對外開放合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