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浩瀚,岁月悠长,我始终乐于和他分享同一颗行星和同一个世代。

——卡尔·萨根

前几天去北京科学中心,正好有新策划的“地球主题展”,摆在开头的,是这张孤独的照片。据说,这张图能更好地表达出人类内心的孤独。这张照片也非常难得,因为人类已经很久没有从月球这个距离对地球拍照。

“我们所见所闻和赖以生存的一切,我们的漫长历史和辉煌成就,都在苍茫的宇宙中的这个小小蓝点上。”

新冠肺炎的到来,似乎引发了很多预期之外的蝴蝶效应,应接不暇。有时我会有些恍惚,想起科幻小说中的末世危机。我们期待科学的力量,但是,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科学。

最近看了《科学的历程》。虽然现代人的知识素养不断提升,但科学在各个方向的发展越来越艰深,要解释一件事情的门槛还是很高。在大部分人眼里,科学是一些知识,一个工具,有时犹如魔法,好像神奇无比。而科学家,书中提到,“长久以来, 科学家被看作是某一方面的有惊人才智的天才 但在日常生活是低能儿”。

然而这个魔法的成长与壮大,是一个艰难的历程。

比如探索新的发现,必然面对之前的“权威”,往往有一番艰难的反复。

还有,明明发现了新的规律,而无人问津,孤独离去。

还有终其一生大海捞针,可那里根本没有针。

科学不是1+1偶然砸到谁脑袋上的,而是一种不问是非、但求真伪的探索。科学是一种文化,科学自身就可以作为目的 。

书中两个小片断。

在17世纪,两位科学家争论地球的形状,牛顿力学推出了地球是个扁球体,法国的天文台长乔瓦尼·卡西尼等宣称牛顿错了,地球鼓起的地方是在两极,不是在赤道。

于是法国科学院派出去了两支科考队,一支去南美洲测量,一支去北极测量。

他们怎么测呢?就是沿着一条直线,从现在厄瓜多尔的首都基多附近的雅罗基到厄瓜多尔的昆卡附近,测量1度经线的长度。

请问测量地球赤道和两级的长短,在那时有什么用吗?为了求得真相,值得让两只科考队冒险吗?法国科学院怎么立项的?对GDP有帮助吗?17世纪,中国还在明清。科学,真的是起源于西方。

所以,“在古代,科学的实际用处还未表现出来,注重实用的罗马人就对科学不加重视,刚刚由希腊人创造出来的科学就断送在罗马人手里。科学的技术化和工具化,一味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是不行的。”

另一个,19世纪60年代,奥地利生物学家孟德尔为了获得更好的植物品种,通过豌豆实验,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别为分离规律及自由组合规律。据说,孟德尔清楚自己的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他还慎重的重复实验多年,将其研究的结果整理成论文《植物杂交试验》发表。

用科研界的话说,肯定称得上“漂亮的工作”

但是,因为思维和实验太超前了吧,哪怕是在学术会议上,“与会者绝大多数是布鲁恩自然科学协会的会员,其中既有化学家、地质学家和生物学家,也有生物学专业的植物学家、藻类学家。然而,听众对连篇累牍的数字和繁复枯燥的论证毫无兴趣。他们实在跟不上孟德尔的思维。”直到下个世纪,1900年,孟德尔定律才由3位植物学家通过各自的工作分别予以证实。

30多年,五年规划都做了六次呢。这位生前默默无闻的先驱,又重新获得了高度评价(看书中说,他晚年坎坷,打官司之类的),他的论文也被公认为开辟了现代遗传学。

更别提热力学的研究、相对论的形成、粒子物理的发展,遗传学的诞生,晶体管的生产,等等,不是一时灵光乍现,而是一代一代科学家,偶然又辛苦的攀登。更有趣的是,一个理论源于哪些问题,有多少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及为什么人们选择了其中一种并称之为科学理论。

然后摘抄一段老话

“当代科学的专门化、专业化带来了高等教育严重的分科化。中国教育界盛行的依然是分数教育、技能型教育。这大概不利于“创新”。这种应试教育的一个消极后果是培育了不少科学神话,树立了不正确的科学形象,形成了对科学不正确的看法。首先是将科学理论固化、僵化,使学生一位科学理论都是万古不变的永恒真理;其次是将科学理论神圣化、教条化,使学生一位科学的东西都是无需置疑、神圣不可侵犯的;最后是将科学技术化、实用化。

在教科书中纷至沓来的新概念、新术语、新公式 学生逐渐形成了这样的观念,学习它 、记住它、 教条化 ,人们不知道这个理论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是这样。学生们不知道这个理论从何而来 ,为什么会这样, 以及人们为什么选择了其中一种并称之为科学理论,不知道这种理论是可质疑的,学生不知道一个理论源于哪些问题,有多少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及为什么人们选择了其中一种并称之为科学理论。”

近期认为最好的一部科学动画《工作细胞》

因为脑中都是一些割裂的概念,我也经常问一些很傻的问题。诸如,细胞是怎么由原子到分子组成的?那么小的细胞,DNA为什么能记录那么多生命信息,掌握一个人从生到老的各种特征?光是什么组成的,光有质量吗?原子核里到底是什么力,释放出来那么可怕?还有这个稀疏而冰冷的宇宙,为什么众星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知道的越多,不知道的也越多。

无论如何,时代和文明总是在进步,在地球东北半球这篇区域,科学和技术都在进步,哪怕我们可能 暂时处于螺旋的低端。

还是拿鸡汤结尾,

“就连整个人类在浩瀚的宇宙中也只是一粒微尘,这是一个既残酷又无法否认的事实。尽管如此,我仍宁愿沉浸在爱与美之中,享受每一个日子。兴致勃勃地活它三万天。”

转载自:“碳基Alice”公众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