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xabay.com

市政府近日印發《關於加快推動基礎研究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意見》),首次提出試點設立“基礎研究特區”,引發廣泛關注。“基礎研究特區”設立的初衷是什麼?怎麼做?由誰來做?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市科委副主任朱啓高表示,上海要加快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功能,必須全力做強創新引擎,把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計把基礎研究搞上去。

鼓勵原創破土,給基礎研究劃出一方“小天地”

中科院院士蒲慕明曾把科研人員分爲三種類型:探險家、導遊和遊客。探險總會看到新天地,新天地就是新領域,那裏蘊藏着“從0到1”的新發現。之後,這些“探險家”就能以“導遊”的身份帶着“遊客”在這一領域繼續探索,由此成長爲新領域的領軍科學家。

當今,無論是中國科技自立自強,還是經濟社會轉型升級,都呼喚更多“從0到1”的顛覆式創新,基礎研究從未像今天這樣重要。和“導遊”“遊客”相比,“探險家”付出的艱辛、承擔的風險都是最大的,因爲他們探索的是從未有人涉足的“無人區”。

中科院上海分院科技發展部主任趙小龍說,“從0到1”原創項目有些是非共識項目,有些研究風險極高,在傳統科研立項的指揮棒下,這類項目很可能無法通過評審。

市科委基礎處處長宋揚表示,試點設立“基礎研究特區”,就是希望給從事基礎研究的科研人員劃出一方“小天地”,讓他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不用爲申請經費、課題驗收等發愁,引導科研人員以“寧打一口井、不挖十個坑”的態度心無旁騖地搞科研,同時兼顧自身興趣和國家戰略需求。

經過初期調研,“基礎研究特區”今年率先在中科院上海分院、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三家單位開展試點。以五年爲週期,市政府每年給予一定金額的支持,試點單位匹配相應的資金,爭取實現人均30-50萬元/年的經費支持力度。

科研立項“指揮棒”轉向,從“求穩”到“求新”

在趙小龍看來,“基礎研究特區”的關鍵詞就是“特”,即根據基礎研究的特點,在項目選擇、經費使用、評價標準等方面都要有所不同。

pixabay.com

在項目選擇上,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左智偉感受到了明顯變化,評委對項目的關注點從“糾錯”轉爲“鼓勵”:“以往答辯,評委常常會指出研究方案中存在的缺陷與漏洞,尤其是原創研究往往充滿不確定性,比較難以獲得評委共識。這次答辯,專家們在方案亮點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優化建議,鼓勵我去試試。”

事實上,“指揮棒”轉向背後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如何看待失敗。作爲一名基礎研究人員,上海樹圖區塊鏈研究院總監楊光表示,撰寫一篇基礎研究的原創論文可能需要五六年,而一篇“跟風”文章可能只需要幾個月,如果只有單一的成果導向,那麼科研“指揮棒”只會引導大家去做“熱鬧”的研究。

從項目申請的情況看,“基礎研究特區”受到了科研人員的熱捧,僅中科院上海分院目前已收到近50份申請。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辛秀芳說,有了這筆持續穩定的支持,課題組就可以招募更多博士後等科研力量,“走進”以前不敢涉足的研究方向。

設立“項目專員”,全程跟蹤項目進展

寬容失敗,並不意味着對進入“特區”的項目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雖然基礎研究強調興趣導向,但“基礎研究特區”的項目遴選堅持戰略導向與原創探索相結合的標準;在運行機制上,“基礎研究特區”也將借鑑國際上成功的科研管理經驗與做法,設立項目專員,全程跟蹤項目進展。

“‘項目專員’並不參與項目研究,但對研究項目從立項、研究到結題進行全週期跟蹤,瞭解項目每一階段的進展和困難,有時也會爲項目尋求各類資源和支持。”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鬍金波說,通過這樣的運行機制,有助於進一步把握項目進展,對科研人員也能起到監督和激勵作用。

他表示,以“特區”形式加強基礎研究,放手讓試點單位自行部署、自行立項、自行管理,給科學家一個找“空白點”的機會,這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嘗試。

作者:沈湫莎

責任編輯:任荃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