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杭州市屬國企前三季度營收同比增長28.34% 市場化機制仍待健全

經濟觀察網記者王雅潔10月19日,經濟觀察網記者從杭州市國資委獲悉,1-9月,該市市屬國有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545.02億元,同比增長28.34%;資產總額22186.44億元,同比增長19.61%。

杭州市國資委人士表示,相關企業經濟運行質量持續提升,其中,杭實集團、市城投集團入圍2021中國企業500強名單,其中杭實集團連續四年上榜。監管企業主要財務指標在副省級城市中處於頭部地位。

同時推進改革舉措落實落細。推進重點虧損子企業專項治理,一對一指導企業通過強化管理、業務整合、債務重組、減員增效、清理退出等方式,按時完成治理任務。

在規範財務監管防範風險方面,制定了市屬企業資金信用監督管理等制度,通過推進集團對資金存放、資金信用輸出、對外捐贈等財務事項的集中管控和統一授信,提高企業資源配置效率、防範化解重大資金信用風險。強化監測,科學預警,建立規範企業重大風險事項季報制度。

將目光拉長,早在 “十三五”期間,杭州市國資規模效益便在提升。其中,國有企業資產總額、淨資產、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等關鍵財務指標實現增長,規模和效益穩步提升。

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20年末,杭州市國資委監管企業(以下簡稱“市屬國有企業”)共計 857戶,資產總額 19579.49 億元,所有者權益4021.45 億元,分別是2015年末的 2.04、1.97倍,2016年至2020年市屬國有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4966.38 億元、利潤總額933.82 億元、淨利潤 778.18 億元;其中,2020年實現營業收入3618.68 億元、利潤總額 210.69 億元,分別是2015年的 2.09、1.94 倍。

按照杭州市的規劃,到2025年末,將實現市屬國資國企發展的多重目標:包括形成更具競爭力和效率的國資質量與規模。要求市屬國有企業資產總額達到3.5萬億元,所有者權益6000億元,年度營業收入實現5000億元,利潤總額突破320億元,中國500強企業達到3家,資產或營收超千億企業達到6家。

形成具備區域影響力和帶動力的國企科創高地。建設運行高水平創新研發平臺,國家級創新平臺、基地增至9個,省級科創平臺、基地增至36個,引進培育創新型高端科技人才,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國有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全面提升。

形成治理均衡、活力釋放的現代企業制度。市屬國有企業全面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契約化管理;積極推進具備條件的企業主營業務上市,“十四五”期間市值超千億上市公司實現零突破,國有上市公司達到11家。

形成權責明晰、運行高效的國資監管體系。形成權責明確、分工科學的國資統一監管體系,構建以“管資本”爲主的國資監管工作體系,構築內外協同、市區聯動的全市國資“一盤棋”格局。

到2035年,在完成前期目標的基礎上,持續推進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各項工作,建設一批世界一流、國內領先的現代化國有企業集團,國有企業核心競爭力、產業綜合實力、科技創新能力、品牌美譽度大幅提升,成長爲多個產業和技術核心領域的市場新龍頭,國有經濟質量效益和國資監管水平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不過,從目前的情況看,杭州市的國資佈局結構仍有待進一步優化。傳統產業佔比較高,行業龍頭企業偏少。企業間同質化現象較爲明顯,自我造血能力偏弱。沉澱資產較多,資本流動性不足。上市公司平臺作用未得到有效運用。

國企發展活力有待進一步激發。產權多元化進程和質量有待提升。能進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市場化機制不健全。企業專業化人才隊伍有待加強。

同時,國資監管體制有待進一步健全。以“管資本”爲主的國資監管制度有待完善,國資監管權力責任清單和事前事中事後監管清單有待建立。國有企業分類監管及重點領域監管的針對性、有效性需進一步強化。國資交流、信息共享、協同合作體系有待完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