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澳報告:若中日韓碳中和,澳將痛失300億美元能源市場

(觀察者網訊)隨着中日韓三國宣佈在21世紀中葉實現碳中和,澳大利亞的化石燃料出口前景日益嚴峻。

澳大利亞中央銀行,澳大利亞儲備銀行(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9月發佈了一份名爲《走向淨零:東亞能源政策對澳大利亞的影響》的分析報告,報告顯示,如果中日韓三國履行氣候承諾,未來澳大利亞的煤炭、天然氣出口規模將下降一半以上。

“我們失去了就業和增長”

澳大利亞是能源出口大國,煤炭出口總值高居全球第一。澳大利亞儲備銀行發佈的報告顯示,中日韓三國約佔澳大利亞液化天然氣和動力煤出口市場的三分之二。

中國已明確作出承諾,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峯,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日本、韓國也承諾,將在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放。

報告稱,按照三國的減排進度,到2050年,目前產值490億美元的液化天然氣出口量將下降約50%,而目前產值210億美元的動力煤出口量將下降約80%。澳大利亞化石燃料出口前景嚴峻。

此外,在全球都在加快行動,遏制排放的情況下,如果澳大利亞繼續落後,人們擔心出口會受到影響,歐盟和其他國家會考慮徵收碳稅。

澳大利亞氣候委員會13日發佈報告,模擬了韓國、中國和七國集團的“碳邊界調整機制”(CBAM)對澳大利亞的影響。(注:“碳邊界調整機制”由歐盟委員會提出,於去年3月4日至4月1日期間進行公衆諮詢。該機制的主要目標是通過避免“碳泄漏”來應對氣候變化,以期實現“歐洲綠色協議”的基準目標和更具雄心的歐盟2030年減排目標。)

報告顯示,如果澳大利亞的貿易伙伴引入類似碳邊界的貿易調整機制,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將失去5萬個工作崗位,新南威爾士州則將失去2萬個。

根據這份報告,對煤炭出口的依賴將使昆士蘭州和新南威爾士州受到最嚴重的打擊,總共損失150億澳元的國內生產總值和7萬個工作崗位。

“我們變得缺乏競爭力,我們失去了出口市場。這直接影響到整個經濟。我們失去了就業和增長。”報告主要作者、前德勤(Deloitte)合夥人妮基·哈特雷(Nicki Hutley)說。

工作崗位殺手:澳大利亞在氣候上的不作爲使新南威爾士州2萬個工作面臨碳關稅的風險

至今仍沒有作出“淨零”等減排具體承諾

除了國際貿易方面,澳大利亞國內也依舊依賴化石燃料發電。澳大利亞國內目前有5萬煤炭工人,2.5萬石油和天然氣工人。

因此,澳大利亞當地媒體《悉尼先驅晨報》19日報道稱,很多澳官員擔心,如果澳大利亞承諾減少排放,將打倒由其選民構成的能源行業,爲此,澳大利亞至今仍沒有作出“淨零”等減排具體承諾。在全球減排壓力下,澳大利亞很可能面臨進退兩難的局面。

直到15日,經過了幾個月的猶豫,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才終於同意參加11月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

今年8月,莫里森曾在談及減排問題時承諾稱:“我不會要求澳大利亞各地區的人民獨自爲國家承擔責任。”

澳能源和減排部長安格斯·泰勒 (Angus Taylor) 也樂觀估計稱,低排放的氫氣、礦物加工以及綠色鋼鐵和鋁將出現區域就業熱潮。他還表示,亞太國家的需求意味着 “未來幾十年天然氣生產和出口預計將增長”。他還對澳大利亞煤炭和石油天然氣工人說, “我認爲這些行業的前景很好。”

但莫里森等人的樂觀並不能消除澳大利亞國內的憂慮。澳能源部長基思 · 皮特 (Keith Pitt) 堅決反對淨零目標,他19日表示: “我們將繼續做符合澳大利亞國家利益的事情,特別是推動地區就業和經濟發展的事情。”

“重要的是,我們要繼續照顧那些傳統產業,並發展新的產業。”

但是,據英國《衛報》14日報道,澳大利亞儲備銀行(Reserve Bank of Australia)警告稱,如果澳大利亞不與其他國家一起爲2050做出淨零排放承諾,澳大利亞將面臨全球投資者剝離債券或股權的風險。

澳財政部長喬什 · 弗萊登伯格 (Josh Frydenberg)也敦促澳大利亞儘快設立淨零目標,他警告稱,如果全球資本市場的參與者認爲 “我們沒有與世界其他地區保持一致”,澳大利亞將損失很多。

“如果我們不採取行動並做好準備,我們將面臨別人強加給我們的經濟災難,而他們強加給我們的方式會讓我們既感到不舒適又無從適應。”前德勤(Deloitte)合夥人妮基·哈特雷(Nicki Hutley)警告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