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供應鏈危機蔓延 日本也難逃通脹?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押注美聯儲會縮減刺激,並預料日本會維持寬鬆立場不變。

正當全球供應鏈短缺在歐美多國越演越烈時,日本也開始感覺到危機正逐步靠近。

10月18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日本將敦促產油國增加產量,並採取必要的措施來緩解最近能源成本激增對各行業的打擊。“我們正在密切關注油價變動對國內產業和人民生活的影響。”岸田文雄表示。

由此可以看出,近期能源成本的上漲,尤其是原油價格的激增已經對日本的經濟和民衆生活產生影響。

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師永濱利廣的計算,若原油期貨價格維持在每桶80美元左右,家庭支出負擔在2021下半年度開始的一年中將增加多達約2.8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570元),若爲每桶90美元左右則增加3.3萬日元。

原油價格趨於上漲,將會在燃料、原材料成本上擠壓企業和商家的利潤。長此以往,甚至會拖累日本的經濟復甦。10月15日,日本政府發佈10月份月度經濟報告,評估國內經濟形勢“改善動向持續,但勢頭減弱”,與上月的“近期勢頭減弱”的相對短期的表述有所不同。

對此,鯨平臺智庫專家、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這是因爲日本對進口原油的依賴程度接近100%,當全球商品需求因疫情打擊而明顯收縮時,原油成本的快速飆升可能嚴重影響日本企業,特別是中上游中小企業的生存環境,從而導致日本整體經濟的基礎出現動搖。

儘管日本方面正與產油國溝通增產和行業支援等舉措,但實際上,這些舉措的實際效果前景依舊難料。有全球企業高層預期,供應鏈危機不會在短期結束,可能持續到2022年下半年。那麼,日本經濟將面臨怎樣的危機?

復甦還能如願嗎?

隨着能源危機擴散,日本也坐不住了,緊隨美國向產油國提出交涉敦促增產。

日本之所以心急如焚,恰恰是因爲它對能源的強依賴性。

據公開資料顯示,在日本的能源結構中,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佔比高達85%,且基本依賴進口。

隨着國際油價不斷攀升,日本燃料價格也在不斷上漲,以消費者較爲敏感的成品油價格爲例,截至上一週,日本汽油價格已連續6週上漲,達到166日元/升,創下7年來的最高紀錄。

IHS Markit分析師Harumi Taguchi曾表示,供應鏈中斷造成的問題有可能持續更久,從而給全球經濟帶來下行壓力。近期有分析師預估,日本第三季經濟環比增長年率0.8%,增速慢於上月預期的增長1.2%。

日本經濟復甦的現狀在具體行業中的表現更爲明顯。

以汽車行業爲例,據統計,由於芯片短缺,2021年全球汽車產量料將減少770萬輛,製造商的損失將達2100億美元。在日本,汽車製造業是其製造業乃至整體經濟的支柱產業。因此,日本的汽車產業將不可避免地受到衝擊。

“芯片短缺不是短期內能緩解的,日本汽車產量今年已出現大幅下降。全球供應鏈危機對日本國內生產及出口都產生了明顯影響。”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中國駐日大使館前一等祕書崔成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有分析師預計,9月日本出口較上年同期增長11.0%,但這將是近7個月以來的最慢增速。這或許意味着,日本將面臨進口強而出口弱的貿易逆差的局面。

在沈萌看來,眼下這種情況將給日本經濟帶來危機。“日本經濟屬於附加值增益加工型,對原材料進口和成品出口的依賴性都非常高。全球供應鏈緊張,會導致日本經濟整體規模的收縮。”他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解釋道。

除了經濟前景不被看好,近期的日元價格波動也引發外界擔憂。

由於對能源的強需求再加上進口能源成本的急劇上升,日本進口商紛紛拋售日元來購買石油和天然氣,此舉導致了日元價格的大幅度下滑。截至10月19日,日元兌美元匯率爲114.06,日元價格爲三年來的最低水平。有投資者認爲,日元貶值後,進口物價將上漲,尤其是進口原材料漲價可能會使企業業績惡化,這些都將成爲日經指數的重負。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押注美聯儲會縮減刺激,並預料日本會維持寬鬆立場不變。這表明,日本與美國的收益率差將擴大。崔成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供應鏈短缺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相疊加如果持續下去,肯定會影響岸田文雄所提出的經濟振興計劃。再者,若美國在通脹壓力下收縮財政貨幣政策,則更會影響岸田的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

物價上漲,經濟振興成空話?

近期日本國內多數商品價格的上漲,似乎打破了日本多年來通縮的局面。

從10月份開始,日本正經歷着食品和菸草產品以及服務價格的上漲。有消息指出,明治的零售價格將上漲12.8%,食品和飲料製造商味之素(Ajinomoto AGF Inc.)也在提高其40種咖啡產品的價格,估計它們將飆升約20%。

就在食品價格普遍上漲的時候,日本國內的居民還將承受更高的水電費。據全國各地的電力和天然氣公司稱,平均每個家庭每月的電費將比10月份高出73至171日元,而平均每個家庭的天然氣費用最多將上漲91日元。

此外,日本農業、林業和漁業部還宣佈,從10月開始的6個月裏,政府進口並出售給私人面粉加工公司的小麥平均價格將上漲19%,麪包和烏冬麪的價格將在明年1月份左右上漲。

從原材料到能源再到食品,價格的激增使日本家庭承受着更大的壓力。日本央行的一項季度調查顯示,9月份往後的一年的通脹預測中值爲3.0%,高於6月份的2.0%。

儘管有通脹上揚的徵兆,但這並不意味着日本的民間消費意願強盛。

10月15日,日本政府發佈10月的經濟報告,評估國內經濟形勢“改善動向持續,但勢頭減弱”。在個別項目上,政府對出口的評估從“持續緩慢增加”改爲“增勢放緩”,是近7個月首次作出下調。另外,對個人消費的評估則維持“呈現弱勢”。這就顯示,日本的民間消費依舊疲軟。

“日本經濟此前處於持續通縮,投資和消費的意願都不強。”沈萌進一步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解釋,日本社會通縮是由於家庭可支配收入的不安全感和企業投資的收益不確定,導致缺乏投資和消費的意願。

崔成則認爲,日本將不會受到通脹飆升的壓力,“受少子老齡化和國內消費疲弱等因素影響,日本很難出現明顯的通脹壓力。儘管日本政府一直以2%爲通脹目標,但實際情況是連1%都很難達到。”

對於日本未來的經濟前景,崔成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IMF 10月份全球經濟展望已下調了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在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和供應鏈短缺等多重壓力下,日本經濟增長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低於預期也屬必然。”

(作者:胡慧茵 編輯:李瑩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