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首批“跨境理財通”業務落地 ,投資者追捧首日成交破3000萬元

來源:時代週報

備受關注的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首批業務成功落地。

10月19日,跨境理財通的“北向通”和“南向通”業務同步開通,首個交易日個人投資者熱情高漲,開通後1小時內,內地代銷銀行已通過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爲港澳個人投資者辦理“北向通”投資資金入賬41筆,涉及金額249.6萬元。

時代週報記者從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處瞭解到,從全日來看,“跨境理財通”首個交易日內地代銷銀行爲港澳投資者辦理匯入180筆投資資金“北向通”業務,總計1538.7萬元。內地合作銀行聯動港澳銷售銀行,爲大灣區內地投資者匯出128筆投資資金辦理“南向通”業務,總計1773.3萬元。

10月18日,人民銀行廣州分行、深圳中支官方網站公佈完成報備的“跨境理財通”首批試點銀行名單,兩地均公佈20家“跨境理財通”試點銀行。

時代週報記者瞭解到,六大國有銀行的廣東省分行、深圳市分行均支持跨境理財通業務。其中,工農中建交業務類型均涵蓋南向通/北向通,郵儲銀行業務類型僅涉及南向通。

此外,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廣發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7家股份制銀行報備“跨境理財通”試點,支持南向通/北向通業務。

據統計,廣州分行和深圳分行均報備的外資銀行有渣打銀行(中國)、東亞銀行(中國)、滙豐銀行(中國)、恒生銀行(中國)、南洋商業銀行(中國)、星展銀行(中國),此外報備的外資銀行還有澳門國際銀行廣州分行和大新銀行(中國)(深圳總行營業部、深圳前海支行)。

其中,星展銀行(中國)和東亞銀行(中國)兩地的分行、大新銀行(中國)只支持南向通業務,其餘銀行均支持南向通/北向通業務。

“跨境理財通”是指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個人跨境投資粵港澳大灣區金融機構的理財產品,按照購買主體身份可分爲“南向通”和“北向通”。“南向通”和“北向通”各設1500億元單邊總額度,投資者個人額度爲100萬元。 

開展“南向通”業務的內地投資者需具有完全民事行爲能力;具有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戶籍或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9市連續繳納社保或個人所得稅滿5年;具有2年以上投資經歷,且滿足最近3個月家庭金融淨資產月末餘額不低於100萬元人民幣,或者最近3個月家庭金融資產月末餘額不低於200萬元人民幣。

同時,開展“北向通”業務的港澳投資者應符合港澳金融監管機構規定的相關要求,港澳投資者業務資格由港澳合作銀行進行覈實。

值得注意的是,“跨境理財通”不涉及佔用個人的外匯額度。因爲“跨境理財通”業務均使用人民幣進行跨境資金劃轉、資金結算,資金兌換在離岸市場完成。

此前,人民銀行廣州分行副行長蘇贇表示,推出“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不僅有利於大灣區居民更加靈活地配置家庭資產,滿足對美好生活嚮往,也有利於粵港澳三地金融機構擴容業務、深化合作,推動大灣區金融基礎設施“硬聯通”和規則機制“軟聯通”走深一步。

試點銀行紛紛推出跨境理財通拳頭產品。

時代週報記者瞭解到,中國銀行的“北向通”涵蓋固定收益類和“固收+”類型產品,期限種類多樣。基金產品涵蓋貨幣基金、“固收+”基金、偏股基金等多種類型。

目前,工商銀行將爲“北向通”港澳投資者提供近150支中低風險理財產品及公募基金產品,爲“南向通”內地投資者提供包括基金、債券及不同幣別存款在內的近110支產品。據瞭解,工行在粵港澳三地已有310家網點支持“跨境理財通”業務,其中廣東分行(不含深圳)有244家網點、工銀亞洲46家網點、工銀澳門20家網點。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內地銀行和外資銀行聯手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 

時代週報記者瞭解到,廣發銀行澳門分行與花旗銀行(香港)攜手推出中低風險類型的財富管理產品,涵蓋債券、固定收益產品、基金,以及多種外幣服務等。此外,郵儲銀行和星展銀行(香港)合作,聯動郵儲銀行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服務網絡優勢,和星展銀行的亞洲佈局及數字銀行服務優勢,聯合打造“跨境理財通”產品。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認爲,“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的開展,是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推動內地金融市場開放的又一重要舉措,對於豐富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個人投資產品,個人投資便利化和跨境人民幣資金的雙向流動具有積極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