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家:疫情反复制约亚洲经济复苏,美联储减码将增强不确定因素

受德尔塔病毒肆虐的影响,IMF将今年亚太区域经济增速预测下调至6.5%。

进入后疫情时代,亚洲经济如何复苏?

10月1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发布的最新一期《亚太区域经济展望报告》中警告,受德尔塔病毒肆虐的影响,IMF将今年亚太区域经济增速预测下调至6.5%,较4月的预测值下降1.1个百分点;预测2022年亚太区域经济增速有望达5.7%,较前预测值上调0.4个百分点。

在19日举行的第九届世界学论坛上,世界经济尤其是亚洲地区的疫后复苏备受关注。在“中国‘十四五’规划与世界经济复苏”分论坛上,与会学者均认为,多年来,亚洲已成为全球经济最具活力与增长潜力的地区之一。即便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亚洲主要经济体仍在通过数字化转型、区域经贸合作等,努力摆脱危机,为地区和全球经济的复苏注入新的动力。

但是,疫情在全世界的反复,也使得全球经济深受冲击,复苏进程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在演讲中提出,亚洲经济复苏依旧受制于反复的疫情、不稳定的供应链以及美国货币政策调整的影响。

供应链重塑

王一鸣在会后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解释道,亚洲各国制造业的复苏要警惕供应链不稳定的影响,其中既有当前亟待破解的芯片断供问题,也有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以及航运物流成本上升带来的影响。“亚洲原来的经济形态以加工贸易居多,缺乏本地的巨大的终端产品的消费市场。因此,形成了‘美欧消费、东亚生产、中东拉美提供能源资源’的三角关系。如今,三角关系发生变化。”

对于变化的原因,王一鸣认为是中国终端消费市场的变化,“中国有望在近几年内,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市场。这就意味着未来亚洲的消费会有一部分流向中国市场,使得亚洲内生的合作因素增强,供应链模式也会发生变化。”

当然,要重塑亚洲的供应链,王一鸣认为,需要亚洲各国间消除认知的分歧,特别是规则的统一。而旨在深化区域经贸合作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被认为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2020年11月,15个RCEP成员正式签署该协定。RCEP是目前全球体量最大的自贸区。

根据RCEP的规定,协定生效需15个成员中至少9个成员批准后60天内生效,其中包括6个东盟成员签署方和3个非东盟成员(即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中至少3个)。目前,RCEP 15个成员中,已有中国、新加坡、泰国、日本4个国家完成既定程序,批准该协定。15个成员一致表示,力争使得RCEP在2022年1月1日生效实施。

王一鸣表示,去年在疫情严重冲击亚洲经济的情况下,还能达成上述自贸协定,体现了亚洲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愿望,推动全球多边体系继续发展、推进全球化向前继续迈进的愿意,“后续仍要关注RCEP如何克服各种困难且最终落地。”

美联储减码影响

除了区域内因素对亚洲经济复苏的影响,王一鸣还对第一财经记者提到了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可能带来的负面外溢效应,“这也是亚洲经济复苏中不能忽视的因素。”

目前,市场多预期美联储会在11月缩减量宽规模。“作为储备货币,美元的流动性一旦趋紧、利率上升,都会对全球的经济、金融市场带来巨大影响。”王一鸣说,“其实美联储减码的影响已开始显现,主要体现在市场预期的变化中。如果由于当前大宗商品价格增速过快,导致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的决定提前,那将对一些较为脆弱的亚洲经济体造成冲击,比如资本的大规模外流、货币的贬值等。”

此前,土耳其和韩国央行已经放弃疫情以来的货币刺激政策,选择加息,防止资本进一步外逃。而且,上述国家的央行官员也不断表示,未来的加息步伐不会停歇。

不过,王一鸣也指出,尽管美联储下一步的政策调整很可能带来不确定的影响,“但这一政策调整肯定是渐进的,不会是一步到位。比如先缩减购债规模,当然还有加息,只是目前各方对未来何时加息仍有争论。”

王一鸣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中国是超大规模经济体,近几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在持续推进,再加上有足够的外汇储备,中国届时能灵活应对美联储的政策调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