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日報網(記者 羅穎□吳淳友 四川報道)10月20日,生物技術領域國家級盛會——2021中國生物技術創新大會(第三屆)在四川成都高新區開幕。近30位院士、300餘位權威專家、1000餘名專家學者以及近20家世界500強跨國藥企、50餘家國內外知名醫藥企業代表匯聚成都,共話中國生物技術新發展。

據悉,本次大會以“科技自立自強,促進人民健康”爲主題,由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和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成都高新區承辦。

大會持續三天,設置1場開幕式、17場分會和3場閉門會,圍繞政策、技術和產業、基地平臺和人才、資本、科技成果轉化等5大主要版塊,通過學術報告、專題研討、重磅發佈、成果展示等活動,深入開展交流研討,全面展示“十三五”期間中國生物技術發展成就,共同謀劃“十四五”生物技術發展路徑,探索生物醫藥創新發展新格局。

近30位院士300餘位權威專家匯聚成都

六位院士現場發佈主題報告和醫學新書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大會院士專家人數爲歷屆之最,吸引了近30位院士、300餘位權威專家、1000餘名專家學者來蓉。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石碧、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啓敏、中國科學院院士金力、中國工程院院士林東昕、中國工程院院士金寧一、中國科學院院士蔣華良、中國科學院院士吳朝暉、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堅、中國工程院院士劉良、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振堂、中國工程院院士姚斌等行業翹楚。此外,大會還吸引了近20家世界500強跨國藥企、50餘家國內外知名醫藥企業,包括諾華、輝瑞、阿斯利康、賽諾菲、拜耳、艾爾建等,齊聚成都共話中國生物技術創新發展。

大會開幕式邀請了四位院士分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主題報告分享,與參會嘉賓共同探討生物技術領域的最新前沿,展望未來發展趨勢。

中國科學院院士賀福初帶來《大科學計劃與中國使命》主題報告,以蛋白質組學的實踐爲例,展示了大科學計劃是集合工程方式與計劃手段、匯聚科技資源力量、求解重大科學命題的最新研究範式,是科學研究由傳統“手工小作坊”向現代大規模“工場”演進的一次革命。

中國科學院院士蒲慕明帶來《腦科學與類腦人工智能》主題報告,分享了腦科學基本原理在類腦人工智能開發中的創新應用,對類腦人工智能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廣基帶來《基於藥代-藥效研究的細胞治療產品的成藥性探索》主題報告,分享了細胞治療產品的藥代動力學、藥效學研究理論與成果,提出了當前成藥性研究中亟需解決的關鍵問題,爲進一步加快細胞治療產業規範化發展奠定了基礎。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帶來《新時代中醫藥高質量發展的思考》主題報告,報告從機理到臨牀應用各方面闡釋了中醫藥的理念,分享了中醫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發揮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開幕式上,掌聲不斷,三位院士帶來的醫學報告新書,吸睛全場。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帶來新書《2020中醫藥研究發展報告》。該書系統回顧了2020年以來國家政策引航的中醫藥事業發展現狀及成績,以推動“十四五”中醫藥研究發展、服務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爲下階段中醫藥事業發展提供參考。

中國科學院院士魏於全在新書《2021中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發展報告》中總結了2020年生命科學領域前沿進展,聚焦生物技術領域新興熱點,分析產業發展態勢,展現出我國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正邁向系統化、工程化和數字化的新階段。

中國科學院院士陸林帶來新書《2021中國臨牀醫學研究發展報告》,分析了2020年國內外臨牀醫學研究現狀與趨勢,總結了國內外臨牀醫學研究相關的政策法規,展示了中國臨牀醫學研究的重要進展與成果。

2020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排名出爐

成都高新區綜合競爭力位列第一方陣

開幕式上,業內期盼已久的《2021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競爭力評價及分析報告》正式發佈,現場公佈2020中國生物醫藥園區競爭力排行榜。

排行榜分爲單項競爭力和綜合競爭力榜單,記者梳理排行榜發現,獲獎榜單均爲中國生物技術熱門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中,四川成都高新區與蘇州工業園區、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和上海張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列第一方陣。

據瞭解,《報告》全面系統地比較了調研園區數據,從環境競爭力、產業競爭力、技術競爭力、人才競爭力、合作競爭力5個一級指標體系和生物醫藥產業產值及增幅、研發投入等39 項二級指標體系對完成問卷調查的121 家國家級高新區、81家國家級經開區、13家省級及其他園區(總計215個園區)進行各項競爭力排名。

自2013年以來,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已開展7次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競爭力評價與分析,持續關注我國生物醫藥園區產業發展情況。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範玲副主任表示:“中心每年發佈園區競爭力評價,也是希望引導各園區能互相取長補短,促進地方產業的發展。”

17場分會和3場閉門會

同堂論道 共謀發展

此外,大會還設置17場分會和3場閉門會,囊括生物技術最新前沿和未來趨勢,涵蓋了創新藥物研發、臨牀醫學研究、醫療器械、生物前沿技術、綠色生物製造、生物技術藥物開發、組織器官衰老與修復、食品營養與安全、中醫藥防治重大疾病、中藥產業扶貧與科技創新等生物技術領域。衆多院士、專家、企業代表暢談生物醫藥未來新趨勢。

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駱清銘帶來“全腦介觀神經連接圖譜的繪製”主題研討,詳細介紹以顯微光學切片斷層成像(MOST)系列技術爲標誌的全腦定位系統(BPS),同時結合多種前沿腦科學研究技術,討論如何標記、獲取、分析和可視化具有明確空間尺度和位置的精細腦網絡結構與功能信息,以高的體素分辨率,在全腦範圍測量與繪製腦結構和功能信息的三維空間分佈及其動態變化,從而獲取三維精細的腦聯接圖譜、建立標準化的數據體系。

陸軍軍醫大學教授鄒全明帶來“超級耐藥細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疫苗臨牀試驗及產業化研究”主題研討,詳細分析瞭如何讓超級細菌疫苗在易感人羣快速起效。在鄒全明看來,超級細菌動物模型、臨牀流行病學基礎數據和臨牀試驗評價關鍵技術及標準缺乏等均是目前亟待解決的難題,要建立保護性抗原表位大數據及高通量篩選新技術、研究耐藥菌疫苗快速起效機制及新技術。

除專業分論壇外,大會還特別設置了青年科學家論壇、女科學家論壇和生物技術青年人才研討會,鼓勵行業內青年才俊與女性展示自我,交流學習。

建設生物醫藥高質量發展高地

成都高新區生物技術創新“加速跑”

在全球發達國家尤其是歐美國家陸續將生物經濟作爲可持續發展戰略支撐的背景下,生物技術“引領性、突破性、顛覆性”的影響日漸加強,“系統化、智能化、工程化”趨勢日趨明顯,生物技術將成爲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對於成都生物技術創新發展而言,此次大會意義深遠,將有力提高成都生物產業全國、乃至全球影響力。

記者注意到,此次參會的,還有諸多成都龍頭生物醫藥企業,比如來自成都高新區的威斯克生物醫藥有限公司。

作爲僅成立7個月就成爲估值60多億元的獨角獸企業,威斯克公司是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魏於全教授領銜的科研團隊,專業從事疫苗研發生產和免疫治療的生物醫藥公司。在公司董事長魏於全院士看來,成都高新區以生物醫藥產業生態圈引領產業功能區建設成效顯著,給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信心。

魏於全院士表示,“隨着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成都高新區高度關注團隊疫苗攻關進展,提前開展成果轉化和企業孵化工作,直接推動了威斯克公司的成立。同時,成都高新區通過早期投入、代建廠房等方式整合各方力量,全力幫助威斯克公司快速成長,推動企業實現跨越發展,實現了近200倍的資產撬動。”

威斯克公司正是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快速發展的縮影。據悉,成都高新區堅持以“五鏈融合”構建產業生態圈,瞄準0到1原始創新,搭建全鏈條生物技術服務平臺,形成了現代中藥、化學藥、生物製劑、醫療器械產業集羣,累計聚集3000餘家國內外知名企業,產業規模連續4年保持20%增速。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區已順利完成全國首個重大新藥創制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範基地一期建設,突破了29項關鍵性技術,支持437個新藥品種國內申報,聚集國家級人才團隊近100個,吸引世界500強企業吉利德中西部首個投資項目西部運營中心、波士頓科學第二總部及創新中心等一大批高能級項目。其中,美敦力醫療創新中心、阿斯利康中國西部總部等項目已於今年順利運營。

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成都高新區將積極構建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生物產業增長極與動力源,持續保持生物醫藥園區綜合競爭力排名全國第一梯隊,努力成爲中國生物醫藥領域高質量發展高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