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 聶堃

大衆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鴻如 濟南報道

10月18日下午兩點,伴隨着悅耳的音樂,一輛垃圾收運車緩緩開入歷城區唐冶街道辦事處,當食堂員工將廚餘垃圾倒入垃圾車上的“廚餘垃圾”桶內時,公交運輸音樂專線也順利完成了第一站的工作。自今年5月《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以來,歷城區全面組織開展垃圾分類工作,指導街道根據社區特色完善垃圾分類設施,着力在各街道打造垃圾分類公交音樂專線,“政府+社區+企業+教育系統”齊頭並進,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新模式。

政府率先示範:

加強宣教氛圍 60條音樂專線確保垃圾日產日清

在唐冶街道辦事處職工餐廳前,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欄、垃圾四分類介紹指示牌呈現了街道近一年來的成果。走進食堂用餐區,“其他垃圾”“廚餘垃圾”等分類投放標識牌爲職工餐後產生的垃圾分類投放提供指導。

“廚餘垃圾複雜,職工食堂的日產垃圾量也多,所以我們將垃圾分類公交音樂專線第一站站點設在辦事處食堂,不僅方便清運,也能起到政府的帶頭作用。”唐冶街道環衛所所長趙強介紹,每天下午兩點至四點是唐冶街道的“音樂公交”時間,專線沿“辦事處-學校-社區-商鋪”的順序設置了9個站點,最終回到街道環衛所統一清運。目前,街道已開設廚餘垃圾公交運輸音樂收運專線6條,200餘家單位和商戶加入其中。“我們計劃再開設13條公交運輸音樂專線,繼續完善廚餘垃圾收運體系,讓更多單位和商戶加入。”趙強說。

這是歷城區在垃圾分類宣教過程中的一個縮影。“公交音樂專線可以發揮流動宣傳優勢,讓市民在耳濡目染中接受文明教育,養成文明習慣,提升文明素養。”歷城區垃圾分類辦公室工作人員楊琳說,目前,歷城區已在13個街道設有60條音樂專線,確保生活垃圾日產日清。與此同時,歷城區通過加大投入力度、規範分類標準、強化宣傳教育、完善運行機制等舉措深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社區精準發力:

打造宣教主陣地,實現“家門口”分類新時尚

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居民成爲重要的推動者。歷城區從源頭着手,因地制宜,根據村社、小區的不同情況,“量身定製”垃圾分類方案,湧現出不少經得住實踐考驗的創新舉措。

歷城區魯商鳳凰城社區作爲垃圾分類示範社區,率先完成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和督導全覆蓋,實現真正意義上垃圾分類。進入社區,映入眼簾的是垃圾分類公示欄、垃圾分類模範家庭“笑臉牆”。隨着垃圾分類聯絡員的手勢望去,社區中央湖對岸的“鳳凰涅槃”固廢景觀是又一垃圾分類“金點子”。據社區垃圾分類指導員介紹,該景觀是由廢鐵加工作爲支架,用舊礦泉水瓶作爲填充物,由社區垃圾分類志願者塗上不同顏色,最終組成的“鳳凰涅槃”圖案,不僅是社區孩子們玩耍的“聖地”,還成爲社區一大創意符號。

同時,爲提倡可回收物的再利用,鼓勵居民在家中進行垃圾分類,該社區與企業合作,居民通過對芽企業平臺進行下單,並選擇合適時間進行上門回收。完成回收即可獲得相應積分,用於線上兌換牛奶、糧油或在社區超市購買生活用品時抵現。此外,今年社區還開設了社區垃圾分類宣教基地,涵蓋垃圾危機前言介紹、社區垃圾分類簡介、垃圾分類投放互動、沙盤模擬,還有大屏分類遊戲體驗,吸引了不少居民“打卡”參觀,讓居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教育系統寓教於樂:

遊戲互動體驗“沉浸式”主題課堂 綠色環保從娃娃抓起

“小朋友們,蘋果核屬於什麼垃圾呀?”老師指着卡片問道,孩子們異口同聲地回答道:“廚餘垃圾!”說完,小朋友們和老師圍坐一起,繼續辨別不同卡片上垃圾的屬性。這是歷城區新育實驗幼兒園垃圾分類課堂上的一幕。

像這樣的遊戲,每天都會在園所上演。作爲歷城區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幼兒園,新育幼兒園將垃圾分類的理念巧妙融合到小朋友們的日常學習生活中。走廊過道,孩子們利用可回收物跟家長一起製作的“變廢爲寶”手工藝品隨處可見;班級教室,歌謠、遊戲、手工、問答等方式讓幼兒體驗多種多樣的“沉浸式”垃圾分類主題課堂。

“現在,大班的小朋友已經可以獨立把垃圾分類放好。學校保育老師則根據分工的不同,把垃圾分別投放到對應垃圾桶裏,給小朋友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新育實驗幼兒園園長沙溪表示,普及垃圾分類要從娃娃抓起,從小幫助孩子建立起垃圾分類的理念與習慣,孩子們在堅持環保行爲的同時,從而影響一整個家庭的環保理念養成。

企業積極作爲:

傳統“六小件”慢慢淡出大衆視野 酒店內實現二次分類

把垃圾分類打造成“永不落幕”的民生工程需要政府、企業、社區、羣衆等多方主體協同發力。作爲人流量大、用品消耗快、廚餘垃圾產生多的單位,歷城區百花汀國際酒店也在不斷實踐探索垃圾分類之路。

“我們每個客房都會放置一個垃圾分類宣傳單和分類垃圾桶,讓住客主動分類,同時還在廚房設置規範的廚餘垃圾收集點和垃圾桶,並對員工集中進行垃圾分類培訓,確保廚餘垃圾分出量。”百花汀酒店工作人員介紹,現在酒店正慢慢嘗試將一次性牙刷、牙膏、香皂、浴液、拖鞋、梳子等傳統“六小件”淡出。

爲更好地管理垃圾分類工作,酒店制定了完備的分類管理制度,按照工作屬性,將員工分爲餐飲、客房、房務三個部門,一線員工是“第一執行人”,將垃圾進行初步分類,之後由三個部門的值日人員將自己部門的廚餘垃圾運送到地下分類處理室進行二次分類,最終集中運送到暫存點等待收運。若二次分類過程中出現分類不準確現象,將直接把責任壓實到部門成員,各部門間也進行每週評比,從而在酒店內形成獎懲機制。

推行垃圾分類需要全民參與,形成長效機制、推動習慣養成。“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是個系統工程。目前,我們還存在宣傳教育和培訓指導形式不多、內容不豐富的問題,部分居民垃圾分類的自豪感、榮譽感沒有完全激發出來。”楊琳說,下一步,歷城區將通過四級宣講體系,加強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宣傳力度和引導力度;補齊短板升級設備,根據社區(村居)等地的垃圾投放點設置、日均廚餘垃圾產生量、垃圾收運方式等現狀,建設與周圍景觀協調的垃圾分類密閉廂房,逐步實現投放設備智能化;繼續加大分類工作力度,探索更加高效高質的工作方法,力求分類工作進一步取得新成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