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新浪財經APP,查看更多資訊和大V觀點

“我國種豬引進品種市場佔有率高,核心種豬長期依賴進口,國產種豬生產水平落後於發達國家,尚未形成有競爭優勢的自主培育豬種,地方豬優秀種質資源沒有得以充分利用。”在2021中國農牧產業(衍生品)大會生豬論壇暨首屆中國生豬交易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印遇龍指出,地方豬種質創新,平衡好優質與高效的關係,是突破地方豬種保護和產業化困境的關鍵所在。

印遇龍從我國養豬業發展現狀、品種鑑定及遺傳信息挖掘、地方豬育種關鍵技術及應用三個方面進行了精彩的演講。他說,作爲人們主要的動物蛋白來源,豬肉是重要和敏感的民生產品,生豬養殖在我國農業產業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國生豬產值1.3萬億元,佔農業總產值12%;生豬出欄6.89億頭,佔世界出欄總量54%;豬肉產量5340萬噸,消費量佔肉類總量66%。

我國有76個地方豬品種,佔世界地方豬品種總數的14%,佔亞洲地方豬品種總數的33.2%,有26個培育品種,6個引進品種。在華中、華南地區,地方豬品種尤爲豐富,並且各品種具有獨特的種質特性。金華豬、太湖豬、榮昌豬、八眉豬、寧鄉豬、陸川豬、淮豬、東北民豬並稱“中國八大名豬”。

談到地方豬種質創新必要性時,印遇龍說,我國地方豬種質優良,是保障優質豬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性資源,開展地方豬種資源保護與優化利用研究,形勢緊迫、意義重大;引進品種數量增加,地方豬品種數量急劇減少,85%的地方豬種羣體數量明顯下降,地方豬保種問題嚴峻;我國地方豬種肉質優良、抗逆性強等優點突出,但受生長慢、瘦肉率和飼料轉換率低等劣勢制約,地方豬有效保護和產業化生產受限。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豬肉的需求由“量” 向“質” 轉變,培育既含中國地方豬血統又含國外瘦肉豬血統的地方豬種,市場前景廣闊。

印遇龍強調,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畜禽良種對畜牧業發展的貢獻率超過40%,只有依靠種豬種業的自主創新,加速生豬品種(品系)培育,才能促進地方豬產業健康穩定發展,提升畜牧業的核心競爭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