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相隔一週就漲15%、個別品種漲價200%,市場“漲聲”一片——

四川中藥材產業迎來風口?

四川日報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成棟

“您再去別家看看吧,我這個價不會變的。”10月19日,面對前來求購的客商,樂山市市中區平興鎮明明澤瀉專合社負責人鄧宇梟開始“擺譜”。

“擺譜”,原因在於他手裏的上千畝澤瀉“奇貨可居”——距離澤瀉收穫還有兩個多月,鄧宇梟每天都要接待兩三撥商販,而且開出的價格一家高過一家。

感到手裏中藥材“奇貨可居”的,不只有鄧宇梟。記者走訪多地發現,烏梅、麥冬、陳皮、川芎等四川種植面積和產量均位居全國前列的中藥材,眼下均面臨不同程度的貨源緊張。那麼,中藥材市場怎麼了?市場變化之下,農戶又該如何抉擇?

火熱的市場 川藥身價迭創新高

“來川找相因(方言:便宜),結果價格還是這麼高。”10月13日下午,面對讓人“肉疼”的川芎成交價,重慶商人邵照還是在採購合約上簽字蓋章。

邵照之所以想來四川碰運氣,與四川在全國中藥材產業版圖中的地位有關。作爲重要的中藥材生產基地,全川累計有中藥材資源5000多種,常用的中藥品種佔有量居全國第一,道地藥材種類數量也是全國第一。去年,全省各類中藥材種植面積400餘萬畝,產量約200萬噸。

但眼下,中藥材生產基地的中藥材不再便宜了。邵照介紹,已簽約的貨源是國慶前鎖定的。而只過了一個國慶假期,川內頂級川芎價格就從9月下旬的24元/斤漲到28元/斤,漲幅超過15%。而他仍然願意簽字,是因爲此前接觸的貨源都已被同行一掃而空。再不下手,可能還要漲。

市場火熱,川產中藥材紛紛“漲聲”一片。一馬當先者,正是一半以上產能集中在四川的澤瀉。從年初至9月底,澤瀉身價漲幅超過200%,售價達到19元/斤。此外,市場監測顯示,烏梅、陳皮、麥冬、川芎等四川種植面積和產量均位居全國前列的中藥材,價格漲幅均超過100%。

“很多價格都創下最高紀錄。”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初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中藥材價格迎來普漲,今年更是迭創歷史新高。

漲價的動力 市場利好源源不斷

平均每分鐘接待一通諮詢電話,單日簽約金額上億元……10月8日,國慶假期剛過,總部位於成都的國內最大中藥材線上交易平臺中藥材天地網客服部門就忙得不可開交。

“產業的風口來了。”省農業農村廳特色產業處相關負責人想了想又說,“是政策風口來了。”

前述負責人認爲,當下中藥材市場的熱火朝天,原因在於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形成的中藥推廣效應、中醫和中藥政策利好不斷。

去年至今,中醫中藥在國內多地新冠疫情防控中多次大顯身手。“這讓中藥在市場的接受度和受歡迎程度不斷增加。”巴中市中醫藥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坦言,從事相關領域工作數十年,過去一年多,是“自己最忙的時候”,來自社會各界包括醫藥市場的主動接洽越來越多。

此外,進入9月底,全國各省市的中成藥集體採購期陸續開啓。在這場被稱爲“史上最大規模”的中成藥集體採購中,74款中成藥名列其中。9月25日,湖北省就宣佈,將與18個省市攜手委派代表組成中成藥省際聯盟集採領導小組辦公室,併發布《中成藥省際聯盟集中帶量採購公告(第1號)》。而稍早之前,廣東等省市已明確,將更多的中醫診療項目納入醫保範圍,不斷實現中西醫並重同治同價。

“現在中成藥和飲品訂單都排到明年下半年去了。”成都某中成藥生產企業負責人透露,在現行的醫藥集中採購規則下,必須具備一定貨源(含現貨)的生產廠商才能在競爭中勝出。由此,提前儲備藥材、備足貨源,是廠商們不約而同的選擇。“澤瀉爲主要原材料的飲品和中成藥進入了採購範圍,價格漲得就更快。”該負責人坦言,他眼下也在四處找貨源。

冷靜的提醒 川藥大規模擴產或應“求穩”

儘管田裏的澤瀉等中藥材還沒采收,夾江縣黃土鎮紅光村村姑中藥材專合社理事長王建成已經打定主意:過幾天就整地,來年把中藥材種植面積擴大一倍。

在王建成看來,兩年後每畝可收穫澤瀉200公斤,畝產值上萬元,比種其他經濟作物划算得多。

有類似看法的還有不少基層幹部。“這是個促農增收的好時機。”旺蒼縣高陽鎮雙午村村支書趙永朗認爲。而綿陽和成都不少以中藥材爲特色產業的鎮村都已開始佈局擴面增產。

但不少業內人士提出,市場越是火熱,種植戶越需要保持冷靜。

“到底是產業的風口還是潛藏的危險?”中藥材天地網相關負責人發問。他認爲,川產中藥材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統計顯示,從去年到今年,川產中藥(川芎、烏梅、麥冬)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呈現穩中有升的態勢。在全國範圍內,中藥材“穩產增產”同樣是行業發展趨勢的關鍵詞。

也正是因爲如此,省農業農村廳特色產業處相關負責人認爲,面對中藥材市場的一片“漲聲”,各地幹部羣衆更要精準冷靜地預判市場走勢:一方面,眼下漲幅較高的川產中藥材品種中,多年生種類佔據大部分,眼下擴種,收成要在兩三年以後,屆時的市場如何無法保證;另一方面,與其他大宗鮮活農產品不同,絕大部分中藥材在經過一定加工後可存儲數年,因此,一時的價格漲跌或者短暫的面積產量變化,都不會從根本上改變市場的長遠走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