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小康夢已圓,回眸今昔鉅變,你是否也曾這樣想過——啥時候能住進高樓大廈?啥時候河兩岸都是綠樹紅花?啥時候今天買的東西明天就到家?現在,都實現了!從夢想到現實,河南人民的生活發生着巨大的變化,一張張老照片訴說着奮鬥的生動實踐,一張張新照片見證了期待的幸福生活。今日起,大河網聯合“紀錄小康工程”河南數據庫,推出“豫見小康記憶”系列策劃,向即將召開的中國共產黨河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會獻禮。

大河網訊 “今天我要對你說,地上有條年輕的河,清澈倒映兩岸花,迷醉彩蝶水中落。”這是電影《天河》主題曲——《人間天河》裏面的一句歌詞,描述的就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兩岸的生態環境。

2014年南陽淅川渠首,南水北調幹渠裏清凌凌的丹江水已緩緩向北流去。

讓老百姓喝上優質水

2014年12月12日,長江水奔流北上,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10月20日,記者從南水北調中線建管局網站了解到,截至10月10日14時,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安全運行2494天,累計向北方輸水423.6億立方米,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四省市7900萬人受益,經濟社會生態效益顯著,已經成爲優化水資源配置、保障羣衆飲水安全、復甦河湖生態環境、暢通南北經濟循環的生命線。

中線工程通水以前,河南省受水區城鎮供水水源主要來自黃河水、境內周邊的徑流或水庫和地下水,水質普遍較差。中線工程通水後,極大改善了河南省受水城市水資源緊缺狀況,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水安全保障。

水質的好壞關係到千家萬戶,水質好不好,源頭是關鍵。位於南陽市淅川縣九重鎮陶岔村的陶岔渠首樞紐工程,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渠首,更是丹江口水庫的副壩,是向北送水的“水龍頭”。它的上游通過引水渠與丹江口水庫相連,下游與南水北調中線乾渠連接,守着“大水缸”,握着“水龍頭”,肩負着一渠清水源源北送的重任。“丹江口水庫周邊重點發展綠色生態種植,確保進入渠首的水質常年保持在Ⅱ類以上標準。”南陽市生態環境局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輸水水質優良,優於地表水Ⅱ類標準”已成爲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質的代名詞。

南水北調中線源頭渠首 李振林 攝

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水源

“總書記來的時候我們正在採集水樣。”南水北調中線渠首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黃進告訴記者,2021年5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丹江口水庫考察,黃進所在的單位,負責着專業的水質監測技能,擔當水源品質的“耳目”和“哨兵”。

據河南省生態環境廳資料顯示,爲保障南水北調中線渠首生態環境,丹江口水庫(河南轄區)飲用水水源分爲: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和准保護區,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乾渠(河南段)兩側飲用水水源爲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

“爲保護水源地,丹江口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及總乾渠兩側設置有保護區界樁、警示牌、宣傳牌和相關隔離防護設施。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中線工程總乾渠沿線區域規劃種植了生態防護林。”南陽市生態環境局的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了水源地的保護措施,他笑着告訴記者,保障南水北調水質安全是他們的使命,同事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水源”。

志願護水隊守護渠首水碧天藍

撿拾岸邊垃圾,清理水面漂浮物、日常巡查……這是護水志願者們的日常。大河網記者從南陽市南水北調辦瞭解到,2014年11月5日,南陽成立了南水北調志願護水總隊,下設淅川、臥龍、宛城與直屬、騎行等9個支隊,護水志願者達到3000餘人。

渠首一滴水,家國萬里情。一渠清水從這裏一路北上,流入萬千百姓家。作爲南水北調中線渠首所在地,淅川縣的生態環境直接影響着整個中線工程的水質安全。在淅川縣,護水隊員就有2000多名,他們常年守護庫區水面和庫周沿岸,清理水面細碎的草葉等漂浮物,用默默的付出保障着渠首的碧水藍天。(統籌/張磊 執行/王怡瀟 劉思嘉 製圖/胡瀚澤)

(圖片來源:“紀錄小康工程”河南數據庫)

編輯:魏蔚審覈 :新聞總值班

相關文章